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张建丽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十四小学  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摘 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所以课堂教学效果是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新课标更加强调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更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但是,由于课程数量众多、知识面广,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有趣、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知识欲望,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学科知识是从生活中获得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并且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为生活服务。语文本身便是语言学科,在生活中,我们一直在通过语言来沟通和交流,所以,语文在所有的科目中,是和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少,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很难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其中蕴含的情感。若是在生活的时候,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应用那些知识的话,学生便会觉得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不大,甚至认识不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这会直接导致學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排斥语文的学习。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又饿又冷的小女孩在冬天被冻死在马路边的故事,对于生活在生活无忧的年代的学生来说,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不能体会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和人物的描写要表达的对可怜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残酷现实的痛恨。还有一些相同类型的课文,虽然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文章太过压抑和沉重,对小学生的发展来说学习这些思想还太早,而且这些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和包涵的思想与当前小学生纯洁快乐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相隔离,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来理解这些课文的深刻内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如果一味讲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那么很少有学生能够从这些课文内容中真正体会到课文所要表达的对社会制度的落后与黑暗的不满,这样的教学内容反而只会让他们感到枯燥,失去继续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 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但是部分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际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还经常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听课,即便是说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但是教学的时候,教师还是通过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获得的教学效果比较差。

  (三)主次错位

新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重点和中心,也是最基本的理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常常出现主次错位,目标模糊的情况、教师仍然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占主导地位,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低下。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一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这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非常被动。这种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语文或者其他课程。

二、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一)营造自主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外,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也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好成绩的根本保证。只要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他们就可以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同时确保学生高度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自主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亲和力,这样学生才愿意听老师讲课,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的进行沟通,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見。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在讲《童年的发现》一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刚开始阶段可以为学生播放动画片,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兴奋,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是不是会做和动画上一样会飞的梦境呢,知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吗”,学生都会积极踊跃的回答,并且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导入新课,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听课,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说,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学生才能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提升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景阳冈》一课时,在课堂上可以创设疑问,向同学们提问“老虎是否该打死”这一话题,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并且给出理由,这样学生能够在这样讨论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促进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水平

  合作学习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同时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需要互动,学生和学生应该合作和互动。教师最好建议学生分组交流,通过学习和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专注于分析和找到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展现问文章的故事情节,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组织课堂活动来展现文章的内容,例如课堂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角色的情感,提升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使用性,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只有学生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别的科目,所以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讲到《落花生》这节课前,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关于花生的资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到花生的播种、生成、结果、收获等资料,这样上课前学生会对花生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会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学习;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春苗.点燃学生课堂兴趣的火花——浅谈如何激活课堂的点滴体会[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5).

  [2]赵利贵.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版),2012(3).

  [3]曾振良.加强互动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