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与启示

许鸿雁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文博分校   037000

摘要:项目式学习这一概念是著名教育家杜威根据“做中学”提出的。如今被广泛的学校得到认可,项目式学习的重点是学习内容和过程,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比起传统式学习方式更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建立数学思维逻辑图。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知识形成连接和跨越,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重视数学项目式学习,并把数学项目式学习应用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

引言:小学阶段的数学特点是实践性较强,数学课本中很多数学内容都会通过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目的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对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也需要学生把数学思想应用于生活实践。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明确项目式学习的目标,要从实际经验出发,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学生不仅要学习这个问题,更要学会探究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修改、评价,对学生有长久的帮助。项目式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项目式学习将以往的数学课堂实现了跨越式转变,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以下启示。

一、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数学问题不仅局限于纸面上的应用,教师要在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搭建数学问题平台。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趋向于实际话,培养学生的单独思考能力,合作创新能力。学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对数学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数学不是一个直线性上升或者是下降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试错,才能提高数学成绩。

例如,教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都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例如在讲《分数的乘法》这节课时,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在学生遇到不同的困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丰富了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思维体系,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得到新的进步。

二、预设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项目化数学课堂更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教师要从课堂的整体效果出发,密切联系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好课堂的教学节奏。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难易程度调整课堂节奏。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应用题便会觉得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圆的周长》这类题,首先学生要从题目中圈出关键信息,知道这道题问的是什么,然后再从题目中分析解题条件,思考题目给出的条件与答案有什么联系,必要时可以画图,圆的周长一般都是考查的对应关系式,学生把题目中分析的条件对应到关系式中,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数学应用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训练,教师是不可能通过一堂课将所有问题都交给学生的。教师要在每堂课前设计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教学内容。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通过后半课进行知识渗透。而“分数的运用”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可以通过一节半课进行这节内容的讲解,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拉低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评价激励,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被鼓励,才能产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数学是一门环环相扣的学科,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碰到了难度大的问题,要鼓励学生不能就此放弃,如果放弃这个问题接下来还会迎来另一个问题。数学就是要不断地克服旧问题,迎接新问题。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就要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给予鼓励。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也要主动地向老师提出反馈,师生交流合作地同时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互动活动,分别从知识,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问,这节课收获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互评,同桌互评等方式,最后教师根据全体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性评价。这种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及时找出不足之处。比如学习《认识小数》时,鼓励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小数的意义,感悟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学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培养学生看到分数就能算出对应小数的能力。小数和分数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能因为没有学好小数就放弃分数,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提高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师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鼓励。学习数学是一个不断攻坚克难的过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及时鼓励。教师要避免成绩论,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被鼓励的情况下,才能在遇到难题时重燃学习的信心。

结束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尽可能地从简单的事物出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推理探究。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分析好项目式学习的利弊,认识到项目式学习的作用,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要仅局限于一种。总而言之,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关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活动,根据当时学生所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切实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傅怀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策略探析[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121-123.DOI:10.26914/c.cnkihy.2022.036288.

[2]储艺. 智慧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DOI:10.27761/d.cnki.gaqsf.2020.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