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开展中医主题活动——以“木棉”主题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浅谈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开展中医主题活动——以“木棉”主题为例

戴燕芬

博罗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516100

摘要:中医药文化和我们平时生活密不可分,初步掌握一些中草药治病、保健的方法也和我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可以提高孩子学习主动性,帮助其有效学习,实现玩中学、学中乐目的,以主题的形式学习中医药文化,有核心、有主体、有连续性和发展性,选择合适的主题,开展丰富的活动、创设浓厚的氛围,将会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从小在心中燃起“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火种。

关键词: 合适的主题  丰富的活动  浓厚的氛围

中医药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的社会呼声,承载着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的美好愿望。中医药出版社向中小学推出《采药去》的读本,作者段煦以中草药为主题,带领孩子“怎样拥有一双达尔文的眼睛”在自然中发现美,发现价值。这些图书对于孩子从小了解中医药、接受中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幼儿园孩子年龄小,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除了阅读图书,如何把中医文化具体化、生活化也是我们应该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开展幼儿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以下我以主题《木棉》为例,谈谈幼儿园中医文化主题开展的方法:

一、从孩子的兴趣和经验出发,选择身边合适的中医药文化主题

(一)筛选出幼儿感兴趣的中医药主题

通过观察、谈话等筛选出孩子喜欢、熟悉的主题,我园正在开展市重点课题《罗浮山中医药文化资源园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使得中医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孩子对中药植物的特征、形状、药用价值等感兴趣,于是我们从身边百草园出发,发现芦荟有些变黄了,发现鸡蛋花开了……,每天都有新发现。春季开学了,大三班的孩子们在我们幼儿园操场上捡到一些木棉花,把花捧在手里,对着红艳艳的木棉花谈论不停,有些孩子说:“我奶奶每天都去广场捡木棉花” “我喝过木棉花煲猪肉汤” “我妈妈说木棉花很英雄”……面对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各种中药植物,我感觉这是一个开展中医药文化的契机,三、四月份正是木棉花开的时候,从木棉的根、茎、叶、花等入手,从木棉花药用价值着手,开展一系列活动,整合五大领域内容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二)制定完善的中医药主题计划

孩子知道木棉花在我们春季开学的时候开花,开花的时候叶子掉光了,木棉花晒干以后,可以拿来煲汤,孩子们还想知道木棉花到底有几个名字?木棉花只开在我们博罗吗?木棉花有几种吃法?湿的木棉能吃吗?……

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想知道的东西,制定了基本主题网,根据“木棉花大探秘”大主题,产生了几个小主题:“拾木棉——晒木棉”“识木棉——木棉花的秘密”“食木棉——木棉的功效及食用方法”等。

     二、追随孩子探究的兴趣,围绕身边主题开展丰富的中医药活动

(一)用自己的方式表征

孩子们年龄小,他们会用自己独特方式表征自己的发现与体验,孩子们通过画木棉花、亲子手工制作木棉花等方式表达木棉花的颜色、形状特征、种类等特点,部分幼儿到作品还参加了县卫健局和博罗美术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医药美术展。

(二)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自主调查和学习

孩子们拾到木棉花以后,不知怎么晒才最好,我们通过看视频,通过采访老中医等活动,了解到合适的晒木棉花方法。

一天,孩子发现了一个电子秤,很想知道一朵木棉花有多重?湿的时候是多重?晒干以后又是多重呢?于是孩子们开始了秤木棉花的活动,学习测量称重。孩子们每天来园去操场捡木棉花,然后称重、记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而有序。孩子们好想知道园里木棉树有多高,于是他们去采访了园长,还邀请了我们幼儿园体育老师一起上三楼找参照物,一起测量。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还对木棉花的名字感兴趣,于是我们设计调查表、孩子和家长收集和整理资料,第二天,带上调查表以演讲的形式和老师、孩子们一起分享,有些孩子还意犹未尽,会主动说出自己还知道芦荟有什么作用?还知道车前草名字的由来等等……由此可见,木棉的开展只是作为中医药文化启蒙的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以主题的方式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开展更多适合孩子的中药主题,整合五大领域的内容,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从小燃起对中医文化的兴趣。

(三)开展小中医体验活动

孩子们年龄小,很多学习都是在游戏中习得,孩子们捡来了许多的木棉花,展示在班上,孩子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就会在吆喝:“木棉花包猪肉汤咯,喝不喝?”木棉花煲鸡汤咯,喝不喝?”哈哈,木棉花茶来咯……”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寻找资料,采访了百年老字号“天来堂”的老中医,了解了木棉花各种吃法,并制作成小药方,投放在中医体验区,孩子们开展了小中医体验活动,体验开药方、体验称药材、包药材、并介绍木棉花的各种吃法及功效,对中医文化产生兴趣。

三、结合主题内容,创设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环境对孩子影响很大,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参与到班级主题墙的布置,展示各种作品及亲子作品,为孩子准备一个展示自己,分享自己的平台,孩子们喜欢自主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域材料很重要、开设体验区,图书角投放有关的中医药相关图书、为孩子准备一面涂鸦墙,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表现自己。

除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对孩子影响也很重要,老师要用自己言行举止去影响孩子,做一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中医文化,如每天早上的晨检、运动后的脸色变化,通过“察言观色”的故事,让孩子们做个有心人,知道中医通过观察脸色就能判断出人的健康状况。通过餐后、睡前给孩子讲《寻威的歪脖子》的故事,了解穴位治疗的神奇,知道正确的睡眠习惯,健康地生活。

木棉的主题活动告一段落了,但是中医药文化教育还在继续,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孩子兴趣利用身边资源开展更多关于中医药文化的主题,中医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是一个辩证的整体,所以“木棉”主题的开展只是一个例子,通过例子引出更多孩子感兴趣的中医文化主题。通过开展和我们平时生活密不可分的中医主题,初步了解一些中草药治病、保健方法,知道中医保健和我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让孩子们在一个一个的中药主题中找到乐趣得到发展,弘扬国粹经典,从小在心中燃起“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火种。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范玲丽课程园本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幼儿教育杂志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4期

〔3〕虞永平 论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学前教育研究》

〔4〕《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上下册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