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下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21世纪下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韦选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实验小学  5473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老师们的教学重心已经从过去只关注考试分数的提高,转移到了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在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考试,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方式,它与应试教育是相对的,但又不是完全相反的。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对课题的兴趣、思考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从当前的教育状况来看,数学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教学。

一、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题海战术”泛滥,学生对题目的领悟不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在“叫苦连天”,因为他们的作业永远都做不完,但他们的成绩,依旧没有任何进步。学学生们会做的题目,都会反复地做,但如果是更难的题目,他们还是会做不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单纯的题海战术,并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题目。数学课程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能运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知识,来处理更多的问题,从而达到“学方法”、“学思路”的目的。然而,有些老师对这种思想认识不够,或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得不够好,造成了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式死板,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学生的天性活泼,对新奇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但注意力难以保持。数学课程中存在着一些枯燥无味的理论性知识,这些都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们依然以“黑板+粉笔”的单一讲解为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是固定的,但是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热情却很低。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同学都“惧怕”数学,总是希望能提早敲响下课铃声。这说明学生们对教室里的学习不感兴趣,在教学指导、课程设置等方面,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除了注重如何“教”之外,还要注重如何“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评价方式单一,学生能力提高速度较慢

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然而,一些老师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真正的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点,只是根据试卷上的分数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小学的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的性格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把他们归类为“好学生”或“坏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就是教师评估的最大价值所在。比如,A同学在平常的生活中比较马虎,但他的思维和逻辑能力非常强大,在遇到难题和新题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该将A学生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对其进行评估,既要批评他的疏忽,也要认可他的聪明才智。

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1、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很多小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乏味的课程,因此,老师们就必须把那些乏味的知识用一种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去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时,小学生对长度单位还没有具体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老师在讲台上用PPT演示了几个常用的物件,并用“厘米”、“米”等标记了它们的长度。这个时候,学生们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个“橡胶大概5厘米,房屋大概3米”的概念。之后老师可以给出一些长度,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找到和老师给出的长度相同的东西,在指定时间内发现目标最多者为赢。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对同学在台下打盹的不良课堂现象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在快乐的教室氛围中,同学们不仅能认识到“厘米和米”,而且还能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当老师再向同学们解释长度单位的变换时,同学们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

2、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方面,老师们应该鼓励学生们互相之间进行讨论,并使用参考书或微课来展开积极的探索,从而让学生们的求知欲得到提高。在进行分组时,要保证每个团队的成员都能够互相启发,团队的总体学习能力也是差不多的。比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知识时,老师可以首先用PPT课件演示平移、旋转的变化,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设定通关类的问题,在第一关,让学生找到PPT中的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在幻灯片里,找到移动几个格子。第三阶段,要同学们动笔,把变化后的图用手绘出来。在提出问题后,老师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与赞扬。在这样的师生互动、合作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探索精神将得到提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升,不可能只靠“题海战术”,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的积累和沉淀。教师应根据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要以大量运算为基础,还要将自主探索和思考作为提高自己能力的切入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思”和“学”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为国家的发展培育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刚.略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2(07):117.

[2]张国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J].学园,2021,14(29):34-36.

[3]王秉珠.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策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6):114-115.

[4]刘春胜.浅析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策略[J].学周刊,2019(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