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用于腹盆部恶性肿瘤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CBCT用于腹盆部恶性肿瘤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李怡霏

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腹盆一病区  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 分析CBCT在腹盆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70例腹盆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借助CBCT技术精确放射扫描区域,对照组1次/3d,观察组1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值和放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X、Y、Z轴摆位误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20/35),其中显效7例、有效11例、好转2例,无效及恶化1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5%(29/35),其中显效12例、有效13例、好转4例、无效及恶化6例。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用于腹盆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可及时发现摆位误差,并通过重新匹配校正减小误差范围,提高放射治疗的适形度,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锥形束CT;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

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促进肿瘤预后效果的作用上日益凸显。提高肿瘤区域照射的精准性为放射治疗安全性提供保障,而通过对靶区照射剂量强度的提高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可最大限度的发挥照射治疗的作用。但在实际放射治疗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摆位误差现象层出不穷,该种情况一则会导致靶区照射剂量不足而影响放疗疗效,同时靶区以外的部位还会因受到强剂量的放射治疗而受损,因此,分析摆位误差的原因并做相应的临床工作调整至关重要。有关研究发现,CBCT技术对引导盆腔肿瘤精确放疗作用明显[1]。鉴于此,我院也对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期间应用CBCT技术,获得良好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根据研究对象的选取和排除标准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70例腹盆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组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1-70编号,根据编号奇偶数法将此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3例和22例,年龄介于38-61岁之间,平均年龄(49.34±2.08)岁,肿瘤类型:直肠结肠癌7例、前列腺癌4例、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1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2例和23例,年龄介于41-63岁之间,平均年龄(50.16±2.33)岁,肿瘤类型:直肠结肠癌8例、前列腺癌子5例、子宫内膜癌6例、宫颈癌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条件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对比研究的条件。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结合医学影像资料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明确为腹盆部恶性肿瘤;(2)患者腹盆部表皮组织完好,无破损;(3)患者及家属对于放射治疗知情同意;(3)患者具备正常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交流无障碍,治疗过程中能够根据医护人员的指示给予良好的配合。

排除标准:(1)盆腹部恶性肿瘤晚期的生命垂危患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对研究存在重大误解,拒不配合者。

1.3方法

两组均借助CBCT扫描结果调整放射摆位,对照组1次/3d,观察组1次/d。操作如下:

(1)扫描前给予患者补充足量水分,行膀胱彩超监测尿量约200ml左右,然后根据患者肿瘤所在位置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以体板+热塑膜,在患者等中心体表做一“+”标记。(2)应用Simens Somatom Confidence CT机对患者行全腹部平扫+增强CT扫描,扫描条件:120KV 300mAs,上界:肝膈面 下界:股骨中段,层厚5mm。(3)扫描结束后图像上传至Varian Eclipse系统中查看,根据影像中X、Y、Z轴的摆位进行进行放射治疗摆位匹配,并纠正摆位误差。校正后,将肿瘤区、累及器官及其外周0.3-0.5cm定为计划靶区,做好标记后再行调强放射治疗。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个月后收集研究数据,记录每次行CBCT扫描时得出的摆位误差值,比较两组患者在X轴、Y轴、Z轴上导致摆位误差的水平移位平均值。

观察两组患者行不同频次CBCT摆位误差纠正后采取放射治疗的效果。经纠正摆位照射治疗,患者肿瘤靶区减少,且未在其他组织中发现新肿瘤病灶为显效;治疗后,肿瘤病灶萎缩,范围缩小≥30%,且暂未发现新病灶为有效;治疗后,肿瘤病灶范围萎缩,但不明显(<30%),暂未发现疑似新肿瘤病灶为好转;治疗后,肿瘤病灶增大或无变化或在周围区域发现可疑新病灶为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好转)/总治疗病例×100.00%。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摆位误差指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数据比较以t检验;疗效指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数据比较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摆位误差值比较

如表1数据所示,观察组患者X、Y、Z轴摆位误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2.1 两组患者摆位误差结果对比

摆位

对照组(n=35)

观察组(n=35)

t

P

X轴

0.33±0.15

0.18±0.09

5.305

<0.05

y轴

0.31±0.11

0.19±0.07

4.112

<0.05

Z轴

0.32±0.12

0.20±0.12

3.853

<0.05

2.2两组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20/35),其中显效7例、有效11例、好转2例,无效及恶化1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9%(29/35),其中显效12例、有效13例、好转4例、无效及恶化6例。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盆部是恶性肿瘤的高发部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射治疗是临床针对恶性肿瘤最常应用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借助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起到控制肿瘤病灶发展的效果,但其对于正常细胞也具有较强的损伤,故提高射线照射区域的精准性是确保治疗安全性的关键[2]。由于腹盆部组织器官移动度较大,放射治疗中时有摆位误差情况发生。不仅导致放射疗法的效果降低,同时也会损伤其他组织器官,给患者造成不可逆伤害[3]。我院通过CBCT技术的应用,发现其对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摆位偏差有较高的敏感性,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及时辅助患者进行摆位校正,完成精准照射。

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放射治疗中采用CBCT扫描均得出摆位误差,而应用频率较高(1次/d)的观察组患者X、Y、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均较应用率低(1次/3d)的对照组患者低。此外,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CBCT扫描可有效纠正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提高治疗靶区范围的精准度,从而获得良好疗效,提高治疗增益比[4-5]

综上所述,腹盆部恶性肿瘤放疗应用CBCT可减少摆位误差,精确放疗靶区,提高放疗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恩龙,时飞跃,陈飞,赵环宇.CBCT在盆腔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142-143.

[2]方呈祥,孙海燕.盆腔肿瘤放疗的锥形束CT应用分次间、内摆位误差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5):1685-1686.

[3]梁少强,黄荣,石锦平,蒋军,曾晓红,何瀚,周菲菲.CBCT在盆腔肿瘤放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2):35-36+39.

[4]钟幸,王瑾,许峰,柏森,钟仁明.56例腹盆腔肿瘤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在线与离线摆位调整频率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04):333-334.

[5]李平, 田野, 陈敏斌,等. 锥形束CT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分析[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9, 24(5):44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