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2
/ 2

浅论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陈颖昕

身份证:239005198706191048

摘要:现阶段,建筑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工程项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项目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施工管理方面。因此,为了提高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确保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有序进行,就必须对项目采取正确的措施,将施工现场管理和相关优化方案包括在内,加强管理。由此可见,管理者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应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度做出相应的最优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高项目建设的进度效率。

关键词:现场工程管理;原则;创新管理

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降低建设项目成本、加快建设项目进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必须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施工项目的发展。

1. 建设工程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1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度走向市场后,人的观念、经营意识逐渐发生了变化,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渐形成。建设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之间责任不清、关系模糊、激励不足、约束松散,不确定因素太多,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

施工企业之间在工程招标中存在过度竞争,相互推搡,以低价中标,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和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了责任,而承包商则处于被动地位。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职能错位;国有建筑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之间存在不公平竞争,影响了公平正义的实现。行业保护和区域保护依然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无论市场经济的趋势如何势不可挡,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都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2.现场工程管理创新原则

2.1确保施工单位有效联系的原则

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通常是由多个建设单位合作参与完成的。在合作期间,参与建设单位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当或不完善,势必会造成一定的错误,给施工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能够按期顺利完成,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该处理好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这时就要求我们对现场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创新,以保证施工单位之间的有效联系。

2.2科学协调地方统一原则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正确论证、分析和处理关系到一个工程的可行性,而工程的可行性对整个工程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作用,对局部程序的正确处理和相应的处理方法关系到当前施工体系的建设等,这些都属于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除了涉及到工程的诸多方面外,还与当地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处理和协调施工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施工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坚持科学的采购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实施有效的现场项目管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把控好工程质量,除了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工程大局外,还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坚持科学原则,从而更好地创新管理。

3.影响项目管理的主要因素

3.1人为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包括决策失误、规划不严、指挥不当、控制协调不力、责任不清、行为失误等,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管理和决策层面的影响面较大,因此,选择项目经理必须慎重,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指挥协调能力。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长、施工人员、质量安全人员、造价人员、材料人员必须兼备诚信和能力,能够胜任自己的技术业务工作。对严重失职、不称职的,要及时更换、调整。

3.2物质干扰因素

类似材料也可能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成本。项目经理应指示物料部门严格按照计划,根据物料质量要求,组织物料分阶段、分批进入现场。加强规划,提供的材料和半成品要有相应的质量合格证,如出厂合格证、原材料检验试验报告和材料合格证,严格审查材料供应商的信用水平和供应能力,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杜绝采购回扣、以次充好的违纪行为。

3.3机械设备的干扰因素

机械选型不当、供货不及时、运行中出现问题、机械故障、维护不当、利用率低、效率差、更新不及时、收费不合理等影响正常施工,造成质量事故、安全事故。这类问题涉及到施工准备中机械的合理配置和动力部门的工作范围,应通过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的前期施工方案来解决。施工中出现各种机械使用问题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好机械使用应急预案。为防止施工中出现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维修和认证运行,对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机械由动力部门进行平衡调度。

4. 现场工程管理的具体创新措施

4.1引入绿色管理理念

倡导绿色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在项目管理活动中不仅要注重效益和效率,更要注重环境友好性。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项目管理者必须积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噪音污染、粉尘污染、渣土污染和光污染。项目管理人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短视行为,注重项目的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项目的过程控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业主、建设方和社会的共赢。

4.2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施工企业相关管理制度

制度是施工企业实施管理措施的有效保证。有的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实行百年不变的方针。它们的管理制度有许多规定是多年前根据社会形态和市场经济条件制定的,有些已经过时或不适应当前的市场情况。受多方面的影响,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更新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而过时的管理法规只会阻碍建筑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因此,在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中,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项目管理的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工作监督考核办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检测单位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二是要改变过去重进度、轻质量、主要以限期衡量为主的片面思想,减少行政干预,任何涉及工程质量的行政决策都应多采纳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的专业意见,不要以外行指挥专家。

4.3采用科学的方法,实行统一的工程质量管理

一般来说,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有几种途径。一是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白纸黑字地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完成的任务,明确其工作职责;二是严密监控现场施工安全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由施工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监理单位有效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施工事故的发生。第三,对支付手段进行财务控制,要求对资金安排制定计划,按进度分批转移项目资金,当建设单位未完成规定任务时,拒绝支付项目,以控制现场项目管理的质量,尽量减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尽量少出错甚至不出错,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的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存在现场施工管理不足、不能高效识别产品质量、施工技术不成熟等问题,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能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参考文献

[1]杨世栋.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探讨[J].信息周刊,2020(9)1.

[2]许太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53-154.

[3]杨川.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砖瓦世界,2020(6)175.

[4]梁小文.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智能城市,20206(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