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浅谈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崔永琴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中心完全小学565300

摘要:文字不仅是我国灿烂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世界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唯有认识和掌握大量文字,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科目的学习,并为以后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文字,小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精准地表达出来,同时对于其他人的思想情感也能有效全面的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给予识字写字教学足够重视,并运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以此来使小学生掌握更多文字。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书写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精准教会学生认字,写字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小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而且关系到他们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小学语文课堂识字和写字指导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学科的识字和写字指导环节将在小学各年级实现全覆盖。

一、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效率不高

新课标中规定,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且并且明确提出,小学生应该掌握3500个常见汉字,这样的庞大识字数量让他们负担过重,甚至是力不从心,使他们有不习惯的感觉,甚至达不到新课标的识字数量要求。同时,因为考试的压力,许多教师都会把读写字词的时间缩短,节省出时间让学生练习写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连识字的时间都没有保障,更别提选择适当的识字教学方式了。而一些难度较大,需要在上下文中去理解的字词,就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记忆,这就降低了他们的识字效率,也影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识字教育的效果变差。

(二)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分离

受年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识字的难度。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对新字的发音、特点、含义进行解释,这些都没有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枯燥而独特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学很多生字,假如对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不太了解,如果不能把识字教学变得更生动,一定会很难达到既定的识字目标。

二、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书写能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书写。很多老师都错误地认为,考试成绩好就行。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因此,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提高和提高学生的语文书写能力作为首要目标。要搞好写字课,就要时常走进学生的身旁,指导他们书写,必要时,就用笔写,让他们自己去读,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书写,使他们的书写能力得到提升。

(二)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写字

在教学《春夏秋冬》一课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春、冬”等字。在指导学生写“春”字时,教师利用顺口溜提醒学生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确保最后一横最长,强调撇、捺要写得舒展,宽度超过最长的横,底部的日宽度与第二横长度相近;在写“冬”时,教师可以口头讲解书写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理解“折弯要‘上小下大’”“横撇和捺要舒展”“底下两个点要写在一条直线上”等要点。这样的写字指导可以打破机械僵化的课堂氛围,学生自主书写,写字的积极性很高。

(三)应用信息技术发展教学,规范学生汉字书写

在进行《江南》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借助投影仪等现代设备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投影仪将汉字的书写顺序展示学生,学生在现代智能化教学模式下进行汉字学习时,能够集中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注意力,能够全神贯注的观看投影屏幕中的教学内容,为更加深入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邀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中跟随投影仪所展现的写作顺序进行汉字书写,然后将最终写作成果展示于班级中,通过以此能够不断增强学生今后进行汉字识字写字时的学习信心。例如书写《江南》中的“东、南、西、北”这些汉字书写时,首先教师对这些汉字所代表的含义、读音进行讲解,然后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展示这些汉字的写作顺序,学生在观看汉字视频课件时,会增强对汉字的记忆力,能够根据视频的规范顺序进行书写。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教学《猜字谜》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识“相、遇、喜”等12个字,并学会又字旁、两点水两个偏旁,会写“左、右、红”等7个字。首先,通过猜谜游戏,可以更好地理解组合字、形声文字的结构与规律。比如字谜,双mù不是林。同学们学过了“双木林”这个词,除了双mù林还有其他别的字吗?谜底是“相”,左为木,右为目。其次,通过象形和会意来帮助学生记忆“喜”。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壴”和“口”组成的“喜”字,在课堂上查阅有关材料,从汉字的发展过程中理解其组成及意义。知道上半截是鼓声,敲鼓,把嘴笑,说明这儿有喜事发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华汉字的趣味。猜出了字词,再进行临摹,要求学生在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坐姿,头、身、臂、足都要到位,其中的关键在于“臂开”。标准的持笔应该具有:指实、掌虚实、握笔时腕部松弛、动作灵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指的作用。“掌虚”可以通过一个小球或一个纸团来化解,比如把一个纸团放在手心里,用拇指、食指、中指捏着毛笔。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若想高效学习语文,就需要针对文字能够有效掌握。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识字教学要给予更多关注,不断对识字教学进行强化,从而使小学生掌握文字的同时能够进行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以学生为核心,为小学生建设出优异学习空间,进而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和国家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才,使我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兰梅.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书法教育的有效途径[J].思维与智慧,2020(20):42-43.

[2]张晓婷.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浅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4):44-45.

[3]黄妹好.小学汉字书写规范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2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