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质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中药炮制质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张正琴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贵州 毕节 551500)

摘要:中药炮制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中药加工技术,正常情况下,中药炮制过程中可发生化学成分转变,这些转变对疾病的治疗均可造成影响。因此,如何用现代分析技术解释其各种成分改变已经成为了中药炮制行业关注的问题。对此,本文综述了中药炮制质量技术研究进展,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中药炮制;质量分析;技术;进展

在临床治疗中,中药必须经由炮制后才能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与药物自身性质、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而在中药炮制过程中,由于中药材本身化学成分复杂,在炮制过程中又会发生新一轮的生物与化学转变,因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炮制质量一直是该行业中关注的重点。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多位学者利用现代分析技术与手段对中药炮制的机理与物质组学基础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分析。

一、 光谱技术在中药炮制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一)红外光谱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是指根系能选择性吸收部分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引起分子中震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的跃迁,并检测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可得到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技术能够用于固态、液态、气态等各种形状时的物质定性与定量检测,具有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等优势[1]。将其应用在中药炮制过程中能够明显区分中药的光谱信息,例如在附子、黑顺片、白顺片三种中药材的炮制质量分析过程中,红外光谱技术能够观察到三种中药材经不同炮制方法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偏差较大,提示红外光谱技术能够检查中药炮制后质量,并能有效评估哪种炮制技术适合应用在中药炮制过程中。

(二)其他光谱技术

等离子光谱法是将待测试样经喷雾器形成气溶胶进入石英炬管等离子体中心通道,经过光源加热激发所辐射出光,经光栅衍射分光,通过步进电机转动光栅,将元素的特征谱线准确定位于出口狭缝处,光电倍增管将该谱线光强转变为光电流,再经电路处理,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来确定元素的含量。将其应用在中药炮制过程中样本大多数不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就可以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析速度较快,且在分析过程中能够一次性读出多种化学成分,降低了周围因素对中药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2]。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能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二、色谱技术在中药炮制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一)液相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类分离与分析技术,其能以液体走位流动相,固定相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分析,以确定中药炮制后其化学成分改变,或确定是否存在特定成分,及成分具体量。液相色谱为常温操作,不受样品挥发度和热稳定性的限制,适合相对分子量较大,难汽化,不易挥发或对热敏感的物质、离子型化合物和高聚物的分离分析,大约占有机物的70%~80%,因此能够应用在中药炮制后的化学成分检测中。液相色谱固定相类型多,如离子交换色谱和排阻色谱等,作为分析时,选择余地大。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3]。另外,中药炮制后选择液相色谱技术能够提高样品的回收率,并且回收可定量,适合用于大量制备。但在当前的质量分析技术中,液相色谱技术缺少通用的检测仪器,且检查仪器较为复杂昂贵,在推广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员重视中药炮制的质量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

(二)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可分为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是指流动相为气体,固定项为固定物质的一种分析方式,例如将中药附子炮制后作为固定相进行检查。气液色谱是指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是特体的色谱分离方式,其能帮助测定中药炮制后存在的杂质,也可进行早杂质分离。气相色谱技术是一种能够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由于样品在气相中传递速度较快,因此样品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快速达到平衡的状态[4]。并且,加上可选作固定相的物质较多,因此,气相色谱技术又可作为一个分析速度快、分析效率高的分离分析方式,具有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征。气相色谱的流动相载气是色谱惰性的,基本不参与分配平衡过程,与样品分子无亲和作用,样品分子主要与固定相相互作用。而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液体也与固定相争夺样品分子,为提高选择性增加了一个因素。也可选择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做流动相,增加分离的选择性[5]。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

三、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在中药炮制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质谱联合下能对多种中药炮制后的化学成分改变进行而更加准确的分析,其能够从物质技术表明中药加工炮制后在临床中的药理依据,还能对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物质改变提供检测依据。有研究针对分析了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在中药炮制质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利用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可发现中药在炮制前后其中中药特定的成分均发生明显改变,能够作为观察炮制后中药治疗效果的一项技术[6]。在中药炮制后选择色谱-质谱联合技术进行质量分析能够测定中药的成分改变与成分含量,为中药炮制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能评价炮制后中药的药用价值。另外,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在医学上可用来研究人体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在临床上用于鉴别药物中毒或疾病类型,因此适用范围广泛。

四、小结

综上,中药炮制作为我国中药临床使用治疗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其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诊疗效果。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药炮制后质量分析技术也在不断的被开发,包括色谱技术、光谱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存在能够更加方便临床观察中药的化学成分改变情况,评估其药用价值,更方便了临床治疗。在日后研究中,我们将针对中药炮制质量分析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为中药炮制质量指导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石典花,戴衍朋,张乐林,等.基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现状调研的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04):711-716.

[2]马彦江,位玉蝶,刘瑞霞,等.浅析中药临方炮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3):195-197.

[3]迮薇薇,王建科,李玮,等.浅谈中药精品饮片标本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39(06):41-42.

[4]迮薇薇,王建科,李玮,等.以中药炮制特色文化建设促进中药炮制技术的教学以及传承[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01):36-37+41.

[5]姚娟,李芸,吴平安,等.中医药思维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强化培养探索[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2,41(05):94-97.

[6]祝婧,钟凌云,杨明,等.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现状分析及创新发展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9):4919-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