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的发展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的发展管理措施

赵美玲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015543

摘要:骆驼常年生活在环境十分恶劣的沙漠戈壁中,主要采食梭梭、碱柴、红柳、骆驼刺等很粗干的野草和灌木枝叶为食,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草本食物都有一定药用价值,因此也造就了骆驼的奶、皮、毛、骨、驼峰、驼掌都有较高利用价值,对人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在骆驼饲养过程中大都采用靠天养畜,追求数量,粗放单一的经营方式,导致骆驼培育周期较长、数量较少、可利用率较低、综合生产性能下降。保护和发展骆驼产业,是壮大驼群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应用新技术管理,将会大大拓宽人们对骆驼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戈壁红驼           发展管理

乌拉特后旗草场总面积为3644.13万亩,属于高原荒漠化草原类型(也叫半荒漠草原),由东向西禾草逐渐减少,灌木增多,西部超旱生小灌木占绝对优势,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戈壁红驼适宜的生长环境。

1.戈壁红驼的发展价值

   1.1 驼绒  戈壁红驼体格高大、毛多数为紫红色、颜色深而均匀、绒层厚而密实。所产驼绒纤维长、绒丝细、颜色纯,曾获得美国“安美桥第二届国际驼绒奖”。成年戈壁红驼平均每只年产毛量为4.2公斤,收绒量为3.57公斤。按毛纤维品质好坏,可将驼毛分为头路毛、二路毛、三路毛。一般以绒毛纤维细长、色泽光亮,呈杏黄色、棕红色、银灰色或白色为佳。驼绒是上好的珍贵纺织原料,它的分量轻、易洗涤、保暖性好、不易虫蛀、价格又比羽绒便宜,人们喜欢用它来作为棉衣、棉裤或做成驼毛被等,现在已开发驼绒衫,它分量轻、柔软、保暖、亲肤,美观典雅,价格也不菲,有着广阔的前景。

1.2 驼肉 乌后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承载了它的绿色天然健康肉食,它以梭梭、碱柴、红柳、骆驼刺、芨芨草、柳条等灌木和半灌木的盐碱植物为食。常年季节性迁徙。 成年公驼头体长可达3.2-3.5米,胴体重200公斤—— 450公斤,屠宰率为5.2%左右。骆驼全身都是宝,驼掌、驼峰、驼筋等均是北方宴席上十分高级的一道美味佳肴。尤其是驼峰肉是很好吃的肉食,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

   1.3 驼乳  从3月份母驼产羔之后就可以开始挤驼奶,驼乳的成分接近牛奶,粘而稠,脂肪球小,易为人和幼畜消化吸收。戈壁红驼的产奶量不高,但泌乳期长,可达14-17个月左右。除哺乳驼羔外每日挤奶1—2千克,若进行适当补饲,可进一步提高。

驼奶通常40元一斤,营养丰富,挤下来就可以直接饮用,当前很多人当做医疗保健来食用。

毎升驼奶中所含胰岛素是牛奶的3000倍,含铁量是牛奶的十倍,维生素 C 的含量是牛奶的三倍,脂肪和乳糖含量却远远低于牛奶,绝对是糖尿病患者和乳糖不耐人群的福音。此外,驼乳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和18种人体所需氟基酸,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被誉为沙漠软黄金。

2.戈壁红驼的管理措施

2.1 繁殖  戈壁红驼公驼可从4岁开始繁殖配种,最长时间可维持到20岁左右;母驼可从4-5岁开始配种产羔,繁殖高峰年龄可延续到20岁以上。其发情有严格的季节性,一般从12月上旬到翌年4月中旬,戈壁红驼为诱导排卵,妊娠期374-419天。

临产期戈壁红驼母驼常有精神不安,独自离群,因此要加强观察。初生驼羔体重较小,只有35-45千克,怕冷,软弱,需要特别照顾。母驼产后不舐羔,需要饲养人员用干布擦净羔口鼻及身上的粘液,并穿上毡背心保暖。初生驼羔必须喂足初乳。对不能自己站立吃奶的驼羔要人抱着找母驼吃奶。

2.2 采食  戈壁红驼采食速度快,边走边吃,放牧时各自行动,分散面广。戈壁红驼的合群性较其它家畜差,但也随放牧员的调教习俗。一般情况下从剪毛抓绒以后驼群便放野外,任其自由选择草场采食栖息,到入冬前才将驼群收回家门口圈舍地过冬,这期间要加强管理直至第二年产羔剪毛结束;驼群在夏季也跑风,有时可跑出百里之外。平常应经常查看游走方向及栖息地,以免发生丢失损失意外。掌上放牧现在已经走入牧民家。戈壁红驼虽然耐渴,但要注意饮水,特别是冬季应每日或隔日饮一次井水。在圈舍或井附近应设有补盐槽,尤其不可缺少食盐。

2.3 组群  一般应分为繁殖群与非繁殖群,这样便于接羔和配种,驼群头数以80-100峰左右为宜。

2.4 棚圈建设 戈壁红驼耐严寒但不善抗冷风,尤其是幼龄驼,因此在冬季应搭盖棚圈以御风寒。多风沙地区驼圈形状以圆形为好,围墙高2.8米,棚高3.5米,每峰骆驼占有棚的面积按4.5-5.0平方米计算,圈内面积每峰驼应不少于8平方米。

2.5 补饲 戈壁红驼在膘情好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补饲,但怀孕以及哺乳期的骆驼每天需要补充蛋白质,添加豆科植物和含有适当含量的食盐和禾本科的牧草。如:玉米秸秆、苜蓿燕麦草等,部分缺少盐生植物的地区需要适当地给骆驼补充盐分,通常是在晚上添加最为合适一般按体重500千克每日喂粗料17千克,精料1.5千克,食盐30克。

3.戈壁红驼的疾病防治

3.1  传染病

3.1.1炭疽病  指由致病性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热性、败血性流行症。各种年龄的骆驼都可发病,首先通过呼吸道由接触病畜或饮水以及采食易发生污染或病区内的家畜周围的土壤、植物等,经接触消化道、呼吸道、伤口直接受传染,主要特征是牲畜突然或发病前倒地死亡,七窍大量出血,尸僵不全等。发生疑似病时及时按规定必须上报兽医部门进行处理,尤其要注意不得自行解剖。疫区应每年进行预防免疫。

3.1.2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病,主要由感染病畜者及带此菌动物直接经消化道传染,特别注意在接触动物或流产胎儿时可间接经健康皮肤传染。其发病主要生理特征是周期性流产。病畜立即进行严格隔离,污染物及时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注意做好人身的防护。每年配种前要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3.1.3脓肿病  主要是以头、颈、肩、腿周围及蹄部区的体表皮下结缔组织或淋巴结或局部深层肌肉组织周围发生慢性脓肿为特征的地方性流行病。其基本防治措施为:平时加强饲养,多注意观察,发病早期时进行隔离治疗,对局部脓肿可用手术排脓处理,进行盐水冲洗,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对发病早期的病例均能收到一定疗效。

3.1.4破伤风  为破伤风杆菌感染经皮肤伤口直接感染致病,表现特征为精神萎靡、粘膜发绀,咀嚼与吞咽都很困难,到病程后期周身僵硬,成木马状,发病3-10天。多数在剪毛、去势消毒不严格时发生。一旦发病,治愈率较低。所以在进行上述工作时应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3.2普通病

3.2.1瘤胃臌气  主要由于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及瘤胃性能变弱导致积聚气体过多发病。基本防治措施为:排气,轻度臌气消失后可继续灌服鱼石脂20-30克,医治原发病,灌服中药剂健胃散、健脾散。

3.2.2肠便秘  冬春枯草季节长期采食粗硬饲草、缺乏饮水时多发。其防治措施为加强人工饲养与管理,充足安全饮水。硫酸钠800-1000克加大量水灌服,直肠便秘可直接采取药物灌肠。灌服各种健脾益胃药。

参考文献:【1】   骆驼常见病的治疗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   骆驼的饲养管理          畜牧与兽医   

【3】   浅谈我国稀有畜种戈壁红驼的发展与保护

草原畜牧业

【4】   骆驼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中国畜禽种业    

          【5】   骆驼保护与政策         内蒙古骆驼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