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下经皮胃造瘘术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DSA下经皮胃造瘘术临床应用价值

孙青龙,黄锐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吞咽困难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治疗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共52例,遵循手术方法差异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均为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对比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80.77%,观察组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别明显,P<0.05。结论: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并适时广泛推广。

【关键词】吞咽困难;DSA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有效率

吞咽困难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以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误咽、误吸等为主要的症状表现,可能会导致患者没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问题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1]。对于吞咽困难患者来说,一般需要进行肠内营养以满足机体正常的营养需求,胃造瘘术是较为常用的肠内营养方法,当前阶段胃造瘘术的技术较多,此次研究探讨DSA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治疗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共52例,遵循手术方法异同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均为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在研究开始前,对患者进行筛选,若患者合并肝、肾等主要的脏器损伤,各类禁忌症,精神意识异常,不纳入研究。患者知晓研究,且对参与同意书进行了自愿的签署。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患者性别比为14:12,最大年龄的患者为74岁,最小年龄的患者为29岁,平均为(48.64±8.33)岁;观察组中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均为13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8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9±8.5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主要内容为:(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目的、基本方法、术中应配合的事项、安全性等信息,腹部B超检查,检测凝血功能、血常规,建立静脉通道。(2)术中患者取仰卧位,实施麻醉后,超滑导丝引导下,经口将5F导管插入胃腔内注入1500ml气体,扩张胃腔,使肝叶上移及横结肠下移。于左锁骨中线进行穿刺,剑突至脐上1/3处[2]。消毒并局麻后,透视下使用固定穿刺针在造痿口左右侧1cm行穿刺后丝线固定胃壁,在选择的造痿点处行局麻,行小切口后钝性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用16Fr穿刺针与腹壁垂直向扩张的胃穿刺腹壁和胃前壁,成功后拔出穿刺针将PG饲养管通过可撕脱导引鞘送入胃腔内。经PG饲养管尾端的侧口注入灭菌蒸馏水3ml充盈胃内饲养管的球囊,然后拔除、撕脱导引鞘,外拉饲养管使胃壁与腹壁贴紧,确认胃前壁与腹壁紧密接触后将皮肤垫盘锁牢固定[3]

1.3观察指标

将术后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为症状完全消失,肠内营养正常供应;有效为症状有明显好转;无效为病情未见显著好转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100.00-治疗无效率。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80.77%,观察组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别明显,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6

22

4

0

100.00%

对照组

26

10

11

5

80.77%

P值

-

-

-

-

P<0.05

3结论

吞咽困难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发病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其无法正常传输电信号,造成了吞咽功能出现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营养吸收,需要及时采取手段进行治疗。

目前对于吞咽困难患者来说,需要及时进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正常的营养摄入,肠内营养是常用的营养支持手段,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胃造瘘术等肠内营养方法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发现其与常规手术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DSA下经皮胃造瘘术是指在DSA引导下,用套管针经腹壁穿刺入胃腔,置入导丝,引导胃造痿管经进入胃腔,从而形成的胃造痿,该手术操作简单,一般手术时间在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只需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安全性较高,造瘘管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能够减少鼻咽不适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便于携带,可在家中进行管饲[4-5]

综上所述,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DSA下经皮胃造瘘术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并适时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谭,文秋月,胡鸿涛,黎海亮.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0,17(01):13-17.DOI:10.13929/j.issn.1672-8475.2020.01.004.

[2]刘源,李曦,王奇奇,王科,刘洋,肖薇,何春水.超声引导下经皮胃腔穿刺充气术在经皮胃造瘘术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8,15(07):447-449.DOI:10.13929/j.1672-8475.201801005.

[3]刘再加,焦次来,程志刚,刘应军.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伴食管梗阻晚期癌症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08):1187-1190.DOI:10.13437/j.cnki.jcr.2017.08.035.

[4]张卫华,李拥军,蒋健强,陆威.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传统外科胃造瘘术的对比研究[J].交通医学,2019,33(06):626-627.DOI:10.19767/j.cnki.32-1412.2019.06.030.

[5]陈浩,白利君,张扬.肠内营养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10):120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