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风险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风险管理探究

李旦

湖南省张家界市荷花国际机场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要:为了提升我国民航交通运输事业的质量,同时提升通信导航监视的工作水平,应对新时代的要求,对民航发展过程中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予以更多关注。本文从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出发,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旨在带动我国民航交通系统更加的完善与安全。

关键词:民航;通信导航监视;风险管理

1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为促进民航事业的持续发展,实现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充分了解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理念,做好迷航飞机的抗干扰检测工作,优化工作人员的准确机制及培训机制,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民航管理水平,为民航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2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风险因素分析

2.1人为因素风险

通信导航监视的工作人员的水平,决定了整个监视工作的质量,也是风险防控中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较大,工作人员的行为难以有效地规范,导致了整个监控系统存在漏洞。主要如下,首先,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存在疏忽情况,长时间进行通信导航监控工作,会有部分人员存在疲惫心理,从而导致了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进行通信导航监测与相关操作时存在“错、忘、漏”的行为,易导致不安全事件甚至事故的发生。其次,信息传达出现偏差,导致监控工作出现误解。工作人员可能自身水平不达标或者是缺乏相应的经验,在发布跑道指令等时可能存在不正确的现象,同时可能会出现误操作仪表着陆系统的情况。

2.2设备存在风险

在进行通信导航监控的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情况关系着监控的质量。但是当前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首先,设备自身的质量不达标。在进行设备购置的时候,没有结合新的运行要求,同时没有进行设备的广泛对比进行采购,导致设备自身的质量等存在缺陷。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工作量大,本身处于超长使用状态,甚至24小时全天候运行,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耗损程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逐渐加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故障的风险概率。最后,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不当或者维护保养不到位,会直接造成设备的电气故障,加之设备自身也就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导致了设备在实际的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中存在风险。

2.3环境因素风险

在民航通信导航监视中,若无法对设备设施运行环境、气候环境、电磁环境等环境因素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势必会影响到民航飞机的安全运行。特别是设备设施的运行环境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有着较大影响,必须保证防火、防雷、湿度控制、温度控制等设施的正常运行,避免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效果受到影响

2.4法律法规带来的风险

“无规矩不成方圆”,民航专业相关法律法规是无数血泪史换来的经验教训,是民航长期运行发展得出的规律制度,必须严格遵守。一旦没有有效的遵守法律法规制度,亦或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修订,都会给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运行带来风险隐患。当前民航运行已经是交通运输的主要内容,我国对于民航导航监视工作出台过相关文件,修订了《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对于设备使用、修复、巡检等各项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制度执行,在岗位上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和按照无效、废止的规章制度工作的情况,给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3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风险管理措施

3.1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大量的操作人员。由于仪器数量过多,操作较为复杂,因此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出现失误的概率较大,从而影响航空安全。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事关民航安全,数据接收以及传输不能出现一丝失误,相关的民航企业必须要保证操作不能出现问题。因而,提升、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确保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抓手。第一,定期的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最大程度上保障操作人员掌握相关操作知识。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使操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第二,努力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对通信导航监视操作人员来说,仪器数量较多,操作难度较大,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所以,对操作人员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积极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尽可能在操作中减少失误发生。第三,要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在参加培训活动之后,民航企业要定期的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保障操作人员能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把培训考核制度作为对操作人员管理的有效抓手之一。

3.2加强通信设备因素的管理提升

通信设备因素的管理必须要注重对设备质量、安装质量以及维护水平的、操作水平的提升。做好日常维护可以有效提升设备运行品质,严格把关设备质量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所以,在进行设备选择时必须要明确设备选购标准,同时也要做好全面的安装调试,控制好设备的安装质量。此外,还做好科学化、系统化的维护周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运行检查与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3规避环境因素风险

首先应当稳定电磁环境。结合民航发展的特殊性和具体要求,对于周围电磁环境进行改建,落实无线电管理要求,利用设备与技术保护电磁环境。确保无线电台站及频率合法合规,同时其他部门也必须要对民航所在区域内部电磁环境进行保护,建立巡查制度,健全完善的无线电干扰排查机制,及时的发现风险并清除黑电台。其次,要完善附属设施配置环境。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人员要加大通信、导航、监控机房等的保护力度,确保配置环境的防雷、防火等技术水平到位,提升安全性。最后,做好天气预测工作,建立风险防控策略,对于天气状况结合气象部门进行了解,做好应急管理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规避环境对设备安全运行的风险。

3.4规避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因素风险

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民航专业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废止、颁布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人员要持续的开展该专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辨识更新,才能及时发现废止的规章、识别新颁布的法规,对有效的规章开展学习培训,严格遵守、严格要求、按章操作、合规运行。其次,有关部门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完善,结合新技术修订技术指标、操作流程等,使工作更加高效、设备运行更加稳定、民航飞行更加安全可靠。

4结束语

在进行民航通信导航监视风险的管理中,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充分掌握和了解环境风险因素、人为风险因素和通信设备风险因素所带来的威胁,并深入研究与分析这些风险因素的成因和特征,以便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法以及技术的创新,切实提高我国民航的安全和发展,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旸.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风险管理探微[J].中国新通信,2020,22(15):18.

[2]何玲.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风险管理[J].民航管理,2019(07):66-67.

[3]吴昊.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管理思路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19(01):159.

[4]杨莹,吴勇.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危机[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