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乳腺癌家庭抗逆力变化轨迹的纵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2

首发乳腺癌家庭抗逆力变化轨迹的纵向研究

尹娅楠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00030

摘要:通过调查首发乳腺癌家庭抗逆力的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构建首发乳腺癌家庭抗逆力干预方案、促进良好家庭调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2022年7月-2023年1月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的首发乳腺癌以及与患者康复结局紧密相关的家庭成员-照顾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弹性量表、慢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对发乳腺癌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抗逆力水平:经过随访发现首发乳腺癌患者家庭抗逆力得分情况在T0时间得分为(93.17±10.25)分、T2得分为(94.65±10.01)分、T3得分为(96.07±9.87)分、T4得分为(97.04±7.35)分。USR维度条目在不同时间点分值较低。照顾者庭抗逆力得分情况在T0时间得分为(97.67±10.241)分、T2得分为(99.87±10.11)分、T3得分为(101.24±9.77)分、T4得分为(102.14±9.35)分。USR维度条目在不同时间点分值较低;患者和照顾者家庭抗逆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增长趋势,其中首发乳腺癌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存在差异性(P<0.05);不同组别之间在一般资料、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方面存在差异。在四个时间段内,第3组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得分最低,两组之间的家庭抗逆力差异始终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第1组患者家属的家庭抗逆力增加,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降低。第2组患者和照顾者家庭抗逆力降低,而第3组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增加。不同群体中影响家庭抗逆力变化趋势的因素存在差异;家庭抗逆力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自我效能具有相关性,其中社会支持与家庭抗逆力在T0、T1、T2 时间相关性较高,我效能与家庭抗逆力相关性在T3较高;照顾者负担与家庭抗逆力存在负相关性。结论:首发乳腺癌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水哦平较低,其中患者的水平低于照顾者,照顾者在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水平较低,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关键词:首发乳腺癌;家庭抗逆力;纵向研究。

前言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世界上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增长迅速,年龄逐渐年轻化。积极和标准化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整个治疗周期的生活质量。然而,癌症患者在不同的治疗和适应阶段仍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家家庭抗逆力的概念为家庭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家庭抗逆力是指一个家庭在可能的创伤事件后保持或继续有效活动(包括照顾成员)的能力。家庭抗逆力有助于家庭健康适应并从主要压力因素中恢复过来。目前,肿瘤学中关于家庭抗逆力的研究很少,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儿童家庭,而不是成人家庭。乳腺癌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对其家家庭抗逆力研究较少。基于此,我们在构建针对性干预计划的基础上,对首发癌症患者家庭抗逆力进行了理论研究,调查不同时间点的家庭抗逆力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可为调动其家庭潜在力量,实现良好调适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促进家庭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用2022年7月-2023年1月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的首发乳腺癌以及与患者康复结局紧密相关的家庭成员-照顾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②首次发作、生命体征平稳;③患者病历资料保存完整;④患者随访记录完整。⑤知情同意并愿意参与本研究。照顾者纳入标准:①承担主要照护责任的家庭成员,即24小时照顾时间最长、承担照顾任务最重者;②年龄≥18岁,能够配合调查;③照顾者为专业陪护人员。④知情同意并愿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晚期姑息手术、减瘤手术;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心、脑、肝、肾、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④合并急危重症、终末期疾病;⑤既往有其他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

1.2诊断标准

根据2017年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乳房肿块、凹陷或橘皮改变或卫星状皮肤肿块、乳头凹陷、乳头出血或浆液性溢液,这伴随腋窝和锁骨区域淋巴结肿大,乳腺超声、乳房X光检查通过MRI检测到病变,血清肿瘤CA-153、CA-125、CEA等体征呈阳性,或超声引导的乳腺穿刺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Ki-67、HER-2、ER、PR等呈阳性。可以通过结合上述指标进行诊断。

1.3研究工具

1.3.1一般资料问卷

使用研究者自行设计对患者和照顾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疾病相关信息(乳腺癌分型、既往史等)、家庭特征(子女数量、家庭经济收入、家务承担情况等);照顾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身体状况(是否身患慢性病)、家庭特征(家务承担情况、家庭经济支柱与否等)。

1.3.2家庭弹性量表

李玉丽在译文中引进了家庭弹性量表简化版(FRAS-C)的中文版,用于测量首发乳腺癌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水平。该量表由三个维度组成:家庭沟通和问题解决(FCPS)、社会资源利用(USR)和持有积极看法(MPO),共32项。该量表使用Likert的四级评分法,其中1-4分非常有争议,非常一致。该量表的总分为32-128分,得分越高,家庭的容忍度越好。

1.3.3慢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

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S 6)测量患者对症状管理和治疗的信心。该量表6个条目,范围从1-10分评定。分数越高,患者对疾病控制的信心越强。

1.3.4照顾者负担量表

中文版的照顾者负担量表(CZBI)被用来测量照顾者的压力。CZBI有两个维度:个人负担和责任负担。个人负担包括第1、4、5、8、9、14和16-21项,责任负担包括第2、3、6、11、12和13项。分数的总和是量表上的总分。分数越高,负担越重。该级别根据分数分为四个级别:a<20分表示没有负担;B.点20至39表示轻微负担;C.第40至59点表示合理的负担;D.60-88点表示负担较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基本特征进行描述,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当资料符合正态和方差齐度时,选取 t检验;使用频率和百分比(%)来表达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P<0.05纳入统计标准。

2、结果

  1. 家庭抗逆力水平:经过随访发现首发乳腺癌患者家庭抗逆力得分情况在T0时间得分为(93.17±10.25)分、T2得分为(94.65±10.01)分、T3得分为(96.07±9.87)分、T4得分为(97.04±7.35)分。USR维度条目在不同时间点分值较低。照顾者庭抗逆力得分情况在T0时间得分为(97.67±10.241)分、T2得分为(99.87±10.11)分、T3得分为(101.24±9.77)分、T4得分为(102.14±9.35)分。USR维度条目在不同时间点分值较低。

2.患者和照顾者家庭抗逆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增长趋势,其中首发乳腺癌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存在差异性(P<0.05)。

3.不同组的家庭抗逆力分析:根据同一家庭中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得分,通过聚类分析将首次乳腺癌的家庭分为三类:第1组的患者得分较弱,照顾者得分较好,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大。在第2组中,患者得分较高,照顾者得分较低,两者之间存在中度差异。在第3组中,患者和照顾者的得分较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小。不同组别之间在一般资料、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方面存在差异。在四个时间段内,第3组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得分最低,两组之间的家庭抗逆力差异始终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第1组患者家属的家庭抗逆力增加,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降低。第2组患者和照顾者家庭抗逆力降低,而第3组患者和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增加。不同群体中影响家庭抗逆力变化趋势的因素存在差异。

4.家庭抗逆力的相关性:家庭抗逆力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自我效能具有相关性,其中社会支持与家庭抗逆力在T0、T1、T2 时间相关性较高,我效能与家庭抗逆力相关性在T3较高;照顾者负担与家庭抗逆力存在负相关性。

3.结论

首发乳腺癌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水平较低,其中患者的水平低于照顾者,照顾者在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水平较低,应给予特别的关注。随着时间的变化,首发乳腺癌患者的家庭抗逆力逐渐上升,不同类型的家庭抗逆力有所不同,应分别展开给予不同的时间进行干预调整。

参考文献
[1] 杨舒涵, 温健, 窦怀豹,等. 乳管镜对以病理性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

[2] 张杰, 李芷君, 张丽,等. 首发单纯骨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 46(10):6.

[3] 倪凤媛李青山刘兰芳李冠英. 复发转移乳腺癌首发转移模式及预后影响因素[J]. 医学信息, 2018, 031(012):1-5.
课题编号: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局  Jcd20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