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

马爱强

临沂市兰山区兰山办事处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既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同时又是物态的、客观实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征,其对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对自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和分类,并从三个层面探索了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分类;人文精神

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工艺流程,其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鲜明。在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民间艺人们根据生活需求融合自身的审美元素,进行着集美观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展现出了鲜明的精神理想和人文情怀,也让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点文化资源,当然在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1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和分类

民间工艺美术颇具历史传承性,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相关的工艺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属性。民间工艺美术需要满足几个特征:一是历史传承性。民间工艺美术历史多延续百年以上,通过世代传承下来,属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属性;二是民族和地域特色。民间工艺美术集齐民族文化、自然、地理元素于一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间工艺美术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进行的创作,体现出古人们卓越的创造力,是一种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三是手工制作。很多民间工艺美术都诞生在工业社会之前,以手工艺人的手工生产为主,这就为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赋予了艺术性、情感性和独特性,因此,民间工艺美术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彰显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综合来看,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手工技艺,比如陶瓷、印染、编织、农具等等;另一类就是艺术品,包括风筝、年画、景泰蓝等类型,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类多样,在分类上也可从多角度来进行界定。

2 民间工艺美术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关于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可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从文化层面来看,民间工艺美术大多是劳动人民亲手创作,源自于劳动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大多数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也蕴含着一种精神寄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种造物活动和文化行为,也深受人的尺度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客观性,更在于人为其赋予的主观性。以中国的瓷器为例,其美学价值非常高,首先就是在于瓷器有着光洁细腻、晶莹剔透的釉面,或是光彩绚丽、或是洁白无瑕;其次就是在于其优美的造型,或是端庄稳重、或是饱满圆润,而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为其赋予的文化元素,制作瓷器的主体是人,制作者会根据自身的审美心理建立起一种体验和认知,这种创造活动就是精神活动的外化过程。如,宋朝的瓷器雅致、细腻、莹润,表达的就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情绪和人格追求。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就是自然、道德、审美之间的三者统一,因此,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也会以人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其审美需求和使用功能,这就为民间工艺美术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和审美价值。

从使用层面来看,民间工艺美术源自于生活,这让这种艺术品类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工匠们在创作民间工艺美术时,首先会从生活和生产出发,在这种前提设定下创作者也逐步认识到只有兼具实用性和文化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才能够获得发展空间。因此,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始终会坚持实用性原则,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构思精巧、种类繁多,其实用性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统计,大多数民间工艺美术都会秉承实用性和简单性原则,无论是生活和生产用具,还是服饰和饮食,都首先会关注实用性原则,一般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不会太过贵重,有时甚至是粗笨简单,但这却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工匠们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制作中,比如,在我国古代的北方,人们会给刚刚满月的孩子准备“老虎头”、银质挂件等,以祈求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新年时,会在窗户上张贴窗花;在春日踏青时会放风筝等等,由此就诞生了一系列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这凝聚着普通民众对于生活实用性的要求,人们也会将这种情感寄托在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以达成美化生活的目的。总体来看,不管是简单实用的民间工艺,还是华美堂皇的宫廷民间工艺美术,亦或是雅致含蓄的文人民间工艺美术,它们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从文化和审美层面来看,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工艺美术满足了这个群体的独特物质和文化需求,在新时期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上,需要采取多元文化的解释立场,以做到求同存异。

从发展性角度来看,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其可持续发展性特点,从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很多作品的灵感都是源自于生活和自然,在传统时代中物资资源匮乏,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都要依靠自然。以竹器工艺为例,在我国南方地区竹资源非常丰富,于是生活在当地的劳动人民选择用竹子生产竹家具、竹文具、竹日常用具等等,也将一些神话故事、花鸟虫鱼等融入到竹工艺中,从而诞生了独具特色的竹工艺美术作品。人文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而民间工艺美术从选材、制作到工艺方面,都是围绕人作为出发点,会予以人足够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得到代代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在社会的发展下,一些民间工艺美术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其影响却是长期存在的。

除此之外,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还在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的融合与发展,以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为例,各个少数民族都存在着互相影响、渗透的现象,各民族会相互借鉴其他民族的工艺美术制作方式。比如,在我国的云南、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直至目前还保留着原始造纸过程,这便是受到我国传统造纸技艺的影响,少数民族居民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对造纸术进行了适度改造。有的少数民族之间也会进行内部交流,比如,尽管彝族、壮族和瑶族是不同的少数民族,但是人们在重大节日上都会使用到“铜鼓”,由此构建出了一个铜鼓文化圈,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使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变得绚丽多姿,造就了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璀璨明珠。

三、结语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工艺美术成为了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不仅有着浓郁的精神文化特征,也具有意识形态作用,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在民间工艺美术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体现,其中的人文精神不仅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表现,也为人们的人格理想奠定了基础,为后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在下一阶段,需要深挖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价值,并将其融入现代化工艺美术创作中,以助推优秀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艳丽. 论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J]. 中国科技纵横,2017(10):217.

[2]郑丹丹,刘丽爽. 民间工艺美术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1):2912-2912.

[3]赖冬生. 寿山石雕动物创作设计特征及神韵表达研究[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5):78-80.

[4]陈元玉. 湖北民间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探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12(12):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