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7、血清乳酸脱氢酶联合降钙素原预测重症肺炎的预后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3

白介素17、血清乳酸脱氢酶联合降钙素原预测重症肺炎的预后的价值分析

杨庚1   ,田丽红*

1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福建 厦门 361021;

*通讯作者:田丽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 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目的:分析白介素17(IL-17)、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联合降钙素原(PCT)预测重症肺炎的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到本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共65例,普通肺炎患者65例,以及健康受检者65例,对全部人员实施白介素17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以及PCT检测,分析联合检测价值与意义。结果:重症肺炎组PCT指标为6.80±3.74(pg/ml)、IL-17指标为26.73±7.02(pg/ml)、LDH指标为320.17±77.92(U/L)结论:白介素17、血清乳酸脱氢酶、PCT可预测重症肺炎预后,将上述三个检测指标联合对于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生评判是否重症肺炎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介素17;血清乳酸脱氢酶;PCT;预测;重症肺炎;预后价值

肺部感染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发热、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其抵抗力差,极易进一步发展为重症肺炎。重症肺炎(英文名称:severe pneumonia,英文简称:SP)主要为不同的病原体亦或是其他因素引发的肺组织炎症进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逐步恶化形成的疾病。此疾病出现会致使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同时增加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快速评价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尽早识别重症肺炎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多类评分系统经常运用在对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与治疗预后中,但因为收集的数据信息不够及时和完整,使得临床中运用受限。所以,需积极地探寻更为高效、准确以及简单的生物学指标,对疾病预后效果进行评估。白细胞介素-17在疾病急性发作期明显增加,诱导各类细胞因子表达,其含量和肺炎严重程度有关[1]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指标被认作是对重症肺炎疾病检测的高效性预测因子,作为细胞质酶的一种,广泛性存在脑部、肝脏、心脏、肺部以及肾脏等等各个组织内,但仅在细胞质内,并不在分泌物中,可看出血清内LDH指标升高可将细胞膜受破坏程度和组织受损程度。若是炎症感染引发机体出现损伤之后,LDH会从细胞内释放出,进而可对组织损伤和细胞损伤加以监测[2-3]。PCT为机体感染敏感度监测的指标,其可诱导促炎细胞因子,造成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底膜与肺间质成分被讲解,使得炎症细胞出现浸润与组织破坏问题出现,使得肺损伤程度明显增加。国内外研究证明,白介素17、血清乳酸脱氢酶PCT用来评价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目前临床上较少将上述指标合并分析重症肺炎预后;此外,上述三种指标检测较为简单,在临床中检测较为便捷。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白介素17(IL-17)、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联合PCT预测重症肺炎的预后的价值,为临床工作者判断重症肺炎提供依据,进而能够让重症肺炎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提高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到我院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共65例(男女比例为35:30),普通肺炎患者73例(男女比例为43:30),以及健康受检者50例(男女比例为30:20)对全部人员分别实施白介素17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以及PCT检测。重症肺炎患者年龄66-80岁,平均年龄(72.16±4.28)岁;普通肺炎患者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2.14±4.24)岁;重症肺炎患者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2.15±4.22)岁;健康受检者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2.24±4.19)岁。

1.2方法

抽取患者清晨的外周空腹静脉血液3.5mL,将标本放置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内,转速设置为3000r/min,离心操作将血清分离,分别测量其PCT指标、IL-17指标、LDH指标。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98,

分析健康组、普通肺炎组、以及重症肺炎组检测指标:PCT指标、IL-17指标、LDH指标。

1.4数据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重症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分析血清白介素17、LDH及PCT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价分析。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

2.结果

2.1 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血清白介素17、LDH及PCT比较

健康组PCT指标为1.01±0.42(ng/ml)、IL-17指标为8.91±2.82(ng/ml)、LDH指标为177.74±31.19(U/L);NMPP组PCT指标为3.12±1.82(ng/ml)、IL-17指标13.27±5.72(ng/ml)、LDH指标为280.62±42.35(U/L);轻症NMPP组PCT指标为4.01±1.76(ng/ml)、IL-17指标为17.09±2.81(ng/ml)、LDH指标为273.80±44.54(U/L);重症NMPP组PCT指标为6.80±3.74(ng/ml)、IL-17指标为26.73±7.02(ng/ml)、LDH指标为320.17±77.92(U/L);健康组与重症NMPP组组间PCT指标对比(T=12.4034,P=0.0000)、IL-17指标为对比(T=18.9907,P=0.0000)、LDH指标对比(T=13.6816,P=0.0000)。

3.讨论

重症肺炎是肺组织在不同病因、不同致病菌导致的炎症恶化、加重形成的,是急诊医学,尤其是重症医学中常见的危重病,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高[4]而对重症肺炎的正确诊断和早期开始适当的抗菌治疗对提高危重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5]

PCT是在甲状腺器官内滤泡旁细胞、肺以及肠内神经内分泌细胞产出的降钙素激素肽前体,脂多糖、细菌内毒素作为造成PCT分泌关键性刺激因素。临床中,PCT经常被作为指导患者是否需接受抗生素药物,亦是判断否需持续性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判定标准,可建立诊断、明确预后和指导经验性抗生素药物治疗[6]。血清中PCT的浓度一般在明确为细菌感染患者血清内增多,还可作为一种感染炎性反应介质,进而对疾病预后造成影响。现有临床研究指出PCT可作为早期细菌感染指标,指导抗生素使用,更可用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评估[7]PCT大于0.25ng/mL但小于0.5ng/ml需考虑细菌感染可能,但当PCT大于10ng/ml时,需考虑严重的脓毒血症可能,预后差。白细胞介素-17在疾病急性发作期明显增加,诱导各类细胞因子表达,其含量和肺炎严重程度有关,亦和LDH水平间有显著关系8。LDH作为存在机体内较为普遍的一种酶,其催化底物丙酮酸氧化成乳酸,可被作为炎症标记物。若是机体由于各类因素出现组织受损的时候,LDH水平会较为迅速地放松至细胞之外,引发血清内LDH水平浓度会升高,特别是对各类脏器依旧在发育中的儿童群体中,灵敏度较高。可看出,LDH水平的升高和较多的肺部疾病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间质性肺病、阻塞性疾病等等[9-10]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重症肺炎组血清白介素17、LDH及PCT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血清白介素17、LDH及PCT指标均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同时,我们通过ROC曲线分析表明,联用上述三个指标可较好的预测重症肺炎的预后。

综上所述,血清白介素17、LDH及PCT可用于反映重症肺炎的疾病严重程度,是重症肺炎的不良预后因素,联用上述三个指标可以更加准确及快速的预测重症肺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指导临床医生诊治重症肺炎。

参考文献:

[1] Fan H, Lu B, Yang D, Zhang D, Shi T, Lu G.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of IL-17 and Related Cytokines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Japa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72:387-93.

[2] 刘建国,蒲荣. IL-6和IL-18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3):44-46.

[3] 房翠云.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脑钠肽、D-二聚体对小儿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3):59-62.

[4] Lanks CW, Musani AI, Hsia DW.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Med Clin North Am. 2019;103:487-501.

[5] Cilloniz C, Torres A, Niederman MS. Management of pneumon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Bmj. 2021;375:e065871.

[6] 吴敬银.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PCT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8):4031-4034.

[7] Branche A, Neeser O, Mueller B, Schuetz P. Procalcitonin to guide antibiotic decision making.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32:130-5.

[8] Kyriazopoulou E, Liaskou-Antoniou L, Adamis G, Panagaki A, Melachroinopoulos N, Drakou E, et al. Procalcitonin to Reduce Long-Term Infection-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in Sepsis. A Randomized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21;203:202-10.

[9] 曹大龙,李运成. 降钙素原联合CURB-65评分、PSI评分对重症肺炎诊断及预后的预测[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1):25-28.

[10] 王晶,杭文璐,杜永亮,等. 血PCT、IL-6及AFR在老年重症肺炎预后中的评估价值[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2(3):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