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分析

阳海水

511024197803060394

摘要:在工程施工中,工程地质勘探与水文地质勘察是最基础的资料基础,在有关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施工与设计的成败。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确定其目标、内容,对于提升其水平、推动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制图;探讨

引言

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以确定施工现场的真实地质情况。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制定了该建筑物的设计与建设计划。对建筑结构进行精确、高效的勘察,能使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更加合理化,并能对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性调节,使建筑结构更加科学。而在当前的工程地质工作中,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忽视了真实的水文地质情况,致使在工程建设中产生了诸如地下水灾害之类的岩土工程问题。所以,对该地区进行工程、水文等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关系

在工程地质学中,水文学与地质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岩石学工作。水文地质和岩石力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表水体是水文地质的核心内容,而地表水体是岩石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性质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某些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域,由于缺乏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使得其在工程地质设计中被忽略,从而导致了工程地质问题的产生,从而对工程的勘察和设计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对水文学的认识,才能更好的保障工程地质勘探的质量。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研究

(一)工程地质勘测和测绘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通常使用尺度作为评价各设计阶段建设状况的指标。根据项目类型、运营规模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确定了施工规模的大小。在目前的阶段,在工程地质勘测中,通常采用的是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三种尺度。小的是1:1万~1:5000,大的是1:25000~1:10000。在1:2到1:50之间的大尺度中,如何合理地选取尺度是关系到工程地质调查结果精度的重要问题,所以,工作人员要建立尺度的决定性因子,并对项目施工的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选取最适合的尺度,确保测量结果的质量。

(二)水文地质调查与制图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水文地质勘探方法。水文地质绘制工程对于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水文地质标准等信息内容的把握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文地质调查能够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地区水文状况和危害地表水生产的气象因素,并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地形特征、地表水补充量、径流、排水管道情况等进行详细地记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望揭示出该地区裂缝水的赋存规律及空间展布规律,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基本水文、气象资料。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之间的问题

(一)水文地质对工程岩石结构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岩体的构造会对地下水位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岩体构造的构造对施工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为此,有关部门在进行水力资料的调查时,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方法,对资料进行深度剖析。例如,如何对该区的岩体构造进行科学、合理地防护措施。

(二)水文地质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对其进行勘察与评价是非常关键的,其结果将对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地基是一项建设项目,地基不稳固会给项目建设带来困难。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存在,会对地基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为此,必须加强对建筑物地基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以减小其对建筑物地基的破坏,保证建筑物地基的安全。

(三)各类工程施工中的水患问题

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施工质量的好坏,都离不开该地区的天然地下水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分法”理论的新方法。在工程项目的地质环境调查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则在工程后期的施工中,因其受水文地质的影响,将会产生显著的工程质量问题,从而对工程的进度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妨碍工程的发展。

四、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灾害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地下水位调查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应提高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要密切关注潜流变化,多雨季降雨多,潜流上升,而初季降雨少,潜流下降,这是由天气因素和人类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对水位线上升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地表水的类型以及导致水位线上升下降的具体原因进行认识,对水位线变动的变化进行科学地分析,并对其进行总结,从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状况的设计计划和工程建设方案,从而将水位线变动的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二)加大对地面水质及铺装结构变化的观测力度

地表地下水与岩土工程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将改变岩土结构和含水量等,引起各种灾害。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除了密切观测地下水变化之外,更要掌握岩土壤层含水量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全面操控,进行科学的解析与科研,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人力资源,提及专业能力

工程地质调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程地质调查制度和实施标准。这也是在对工程地质勘查中进行地质环境勘查的基本依据。因此,一定要努力提高建设者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方便提高工程地质学者的专业技术水平,让其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有关的专业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此外,还应该制定并完善建筑工程测量评价体系、精确测量管理能力、对水文和工程地质信息内容的严格检测、详尽记录等,确保对各种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和解决办法。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文地质环境探测的项目投资,同时不断改善水文地质环境探测的技术和机械装备。实现了对整个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全面深入,提高了进度的有效性。

(三)对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强调

地球物理、钻井是地球物理勘查的重要手段。物探利用技术专业的地质环境物理机器设备,对建筑施工的岩层的主要参数进行检测,比如:岩层导电率、带磁、放射性物质、延展性和相对密度等,将建筑施工的地质环境数据进行整合,并进行统计,对建筑施工现场出现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施工地底最深处的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钻探过程中,需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源,或者是驱动的力量来推动旋转的激光切割和冲击性机械设备来破坏岩石层,使用的是直径很小但深度很深的麻花钻,对所取得的岩心进行分析,从而对地质环境中岩石层的构造、岩石特征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打孔取下的岩层试品和水质样品的实验分析,不仅可以实现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的长期性探测,还可以利用打孔进行注浆试验,准确测量岩体层内应力等。与地球物理方法相比,该方法使用规范更为简便,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和较高的应用效果。

结语

总之,不管是工程规模大小,还是工程地质,还是水文地质,都是必不可少的。调查人员应该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逐步的累积自己的经验,熟练的使用各种调查方法,对工程施工场地的气候、温度、地形地貌、水文情况等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出一份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调查方案,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为工程建设提供详尽准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从而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瑶.水文地质问题在煤矿地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7(2):10-11.

[2]桑金平.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J].大科技,2019,23(39):187.

[3]王萌.探析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建筑建材装饰,2019,31(17):18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