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环境及材料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支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区域游戏环境及材料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支持作用

王 ,硕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区域游戏活动进行环境创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游戏活动开展和幼儿园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要科学运用教育资源,通过空间分配与材料提供等,全方位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凸显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区域游戏环境及材料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支持作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游戏环境及材料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作用

引言

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他们能怀揣浓厚的兴致,探索事物背后的奥秘。基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以趣味游戏的形式组织探究性的科学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积极参与中启迪智慧、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将来的成长、升学均有裨益。在探究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认真分析学情、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游戏,让游戏活动发挥最佳的育人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有促进作用。

一、促进幼儿园区域游戏有效开展的意义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促进幼儿发展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区域游戏的高效开展能够满足幼儿的娱乐需求,区域游戏大多具有形式多样、趣味无穷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多样化的区域游戏中能够发挥创新精神进行动手实践,幼儿的娱乐需求能够在区域游戏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区域游戏的高效开展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区域游戏在尊重幼儿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幼儿的潜能,通过区域游戏,幼儿可以获取一定的生活知识、学习知识等。同时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也在区域游戏中得到了发展,区域游戏对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幼儿动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区域游戏的高效开展还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区域游戏是启迪幼儿智慧、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区域活动中的情境设置、氛围营造等方式都为幼儿行为、认知的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幼儿能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系统认识。

二、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相结合的存在问题

(一)材料投放缺乏科学性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合理适当的游戏材料就是给幼儿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能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挥和实现自己的潜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然而,在当下的幼儿区域活动中,多数活动材料都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活动设计和园区资源进行投放,各种活动材料五花八门地被摆放在一起,不便于幼儿操作,也不利于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材料投放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明确的投放方向。

(二))材料投放较为随意,幼儿参与度不够

在投放班级区域材料时,教师将适合本年龄段的材料一次性全部投入区域中,看似多元的材料投放,只是材料的罗列和堆砌,有时给幼儿带来选择困扰,难以有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有的教师在游戏材料的可变性和“一物多玩”方面开发能力欠缺,无法赋予材料更多的使用价值,无法满足幼儿深度学习的需要。

三、区域游戏环境及材料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区域游戏规则,规范幼儿游戏行为

明确的游戏规则是区域游戏开展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区域游戏的有序、高效、安全开展保驾护航。教师在区域游戏创设过程中要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意义,确保幼儿区域游戏的开展能够有明确规则的保障,提升区域游戏开展的实际效益。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安全规则,保障幼儿的安全,教师要对活动区域、材料用法进行系统规定,加强对游戏材料安全性与完整性的检查,也要禁止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胡打乱闹,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保障幼儿的安全;另一方面,教师在明确秩序规则的同时也要确保幼儿全程参与区域游戏,实现区域游戏效益最大化。例如,教师在进行“迎新年”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即可进行规则的制订。“迎新年”区域游戏需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福字、贺卡、剪纸以及红包的自制活动,欣赏《喜洋洋》等具有新年氛围的音乐,使幼儿在欣赏音乐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欢乐的新年氛围。但是“迎新年”活动的物品制作环节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教师在组织“迎新年”这一区域游戏过程中要通过明确游戏规则确保幼儿在应用游戏材料进行对联制作、剪纸制作过程中的安全,切实发挥游戏的价值。

(二)投放幼儿喜欢的区域游戏材料

区域游戏活动的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幼儿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爱好,为他们投放喜欢的材料,让幼儿乐意利用这些材料开展游戏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在游戏中参与和探索,更便于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为此,幼儿教师投放材料时可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进行投放。如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强,有的幼儿接受事物的能力差……,教师要为幼儿投放多样化的材料,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材料并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此外,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投放时,幼儿教师要针对当前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日常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需求,去进行相关工作开展,如为小班幼儿就选择相对简单和实用性较强的材料,对于则可以投放形式多样的材料,而大班投放的材料则要有拓展性。

(三)增加区域游戏中的低结构材料

低结构材料具有简单、多变,操作性强和开放性强等特点,因其对于幼儿的限制少,所以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力进行充分的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低结构材料相较于高结构材料而言,更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自主性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供的低结构材料最好来源于生活。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体验的提升,主要在于幼儿园教师以儿童视角充分利用游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具体而言,在环境创设上,幼儿园教师要站在儿童立场重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给予幼儿参与和选择的权利;在游戏指导上,要尊重幼儿独立的尝试与探索,增强幼儿自信心;在教育目标上,不仅注重预设性目标的实现,而且不能忽视游戏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保护幼儿当下的游戏性体验;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加强低结构材料的数量与质量,为幼儿创造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机会与可能。

结束语

总之,区域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方式。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经验和认知规律,通过教师的专业引领与适当支持,必定能发挥区域游戏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终身学习发展方面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伟花.游戏课程化背景下的幼儿自主游戏实践探究[J].好家长,2021(45):30.

[2]蒋婷婷.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001363.

[3]任璐.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现状研究[D].山西大学,2021.00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