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0
/ 2

探讨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叶子林

330523197710123217

摘要: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应地,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过低或质量不合格都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性降低的可能。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工程管理中的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场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中国建筑项目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安全,需要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企业施工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有关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守施工规定,而施工过程的要求的提高,也就代表着现场施工管理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所以,在目前的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要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地进行建筑施工的目的。

1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对施工资源与材料的使用没有清晰的规范与规划,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创新的方法,既能对施工材料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范,又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又能有效地降低施工费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效地利用建筑资源,指的是在工程管理模式中进行创新的时候,要对施工人员展开创新的管理,根据工作场所的性质、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来进行工作安排,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来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以此来提升工作质量,最终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1.2有利于实现工程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对该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建筑企业要注重工程管理工作,正确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与建筑工程的需求相结合,对工程施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达到自身稳步发展的目的。

2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建筑工程管理观念滞后

建筑业在国家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建筑工程企业的运营管理者往往忽略了建筑业发展中的建筑工程管理。只注重工程施工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忽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这种固化的管理方式,在很多建设单位中都有出现。但是,这些业主通常会觉得,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一些不具备专业技术和管理观念的团队就可以进行管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极大地拖延了整个项目的进程,加大了资金的投资,使得项目的施工效率大大降低。

2.2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体系缺失

在国内传统的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中,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体系,建筑工程的人才和团队建设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造成了传统的建筑行业的总体理念比较滞后。业主和管理部门的体制还不健全,在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的情况下,也就不能为建筑工程的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见,工程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使得工程管理工作不能按照现实状况来进行,很多的施工管理出现了偏差,这就使得工程的总体进展缓慢,给建设单位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3现场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案

3.1思想观念的创新

企业管理者对工程进行创新,可以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所以,要积极地引入某些优秀的人才,加大对其的投资力度,以确保整个企业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加强。也要鼓励员工思想方法的创新,主动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把市场需求当作重点,意识到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其长远发展。

3.2组织结构的创新

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应根据合同规定,依照合同的规定执行合同。与此同时,工程并非一个企业,没有明确的职责界定,在现场施工工作中,不能以自身的一方之利为出发点,无法将企业与真实的发展理念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安全隐患。项目管理人员的决策和指导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着较大的制约。因此,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实际建设与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多个项目,并进行有效的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面对其所面对的种种问题,进一步创新,推进施工现场的创新和全过程的实施,为其构建合理的实施机构。

3.3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责任体系,为其建立一个合理的资产管理体系,理顺整个企业的关系,使权责明晰。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以推动新的财产权关系的形成。以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关系为基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各企业和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其次,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构建健全的公司法人财产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公司的财产进行界定,使公司的责任主体职能更加清晰,从而确保公司的责任主体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第四,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地约束和激励有关人员。因此,企业的成立是有项目分公司进行的,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要充分表达公司的意见,既要提高其经济效益,又要减少市场风险。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需要对合同执行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确保工作的高效执行,并对工程中的工期、成本和质量等展开控制。

4现场施工管理应用的优越性

4.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建筑工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核心、基础和前提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对建筑工地许多的建设和管理进行有效的优化。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企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道德素养,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很好的证明人力资源分配重点,从而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水平。

4.2材料质量的有效提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选择材料是很关键的一环,因为材料的品质会对整体的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的品质进行严密的监控。在这一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关注材料的生产经营企业,在采购前进行有效的检查,从而更好的减少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风险。

4.3检验效率的持续提高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检测效率的不断提升还体现在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有效进行上,其内容主要包含了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对工地施工管理者进行了有效的监控,从而不断地提升了监控的效能。

结语

在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建筑行业是一个引领行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与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研究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积极地改进和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合理地运用创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乔大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22(36):141-142.

[2]王大朋,冯晓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2022,17(24):191-192.

[3]张颖鑫.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砖瓦,2022(0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