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双创”教育模式研究

黄跃娟   ,刘玉丁   ,李欣   ,朱雨婷

哈尔滨华德学院    15002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学校若想优化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要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着眼点,建设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加强其创业能力,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现阶段,国内各高等院校均致力于内涵式建设和发展,以加强学生双创能力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旨在改善教育质量。但是,部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是依托社团活动和双创实践项目训练等层面进行,并未充分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当中。诚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还面临诸多困境。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有机融合的时代意义,探究融合困境,对于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双创”;教育模式;研究

引言

创新创业的核心聚焦于“双创”人才的培育。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认知、创业能力、创业经验,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专业型创业比例低、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低,“三缺”“四低”等问题暴露了我国大学生“双创”教育支持体系的结构不善、功能缺失与运行低效。因此,有必要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家庭等多方力量,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全面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支持体系建设,以满足新形势下“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双创”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意义

1.1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必然选择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但有助于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优化教育质量。但是,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延续以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对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重视。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大范围普及和推广,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在优化毕业生就业率以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等层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是囿于师资配置、课程设置以及教育内容等因素,在人才培养中,学校尚未很好地渗透双创知识。双创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有助于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当中,可以在教授学生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群体发展提供帮助。

1.2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迫切需求

将创新创业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当中,是新时代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亦是学校方面主动融入经济新常态并把握新常态的主要途径。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从传统高速增长态势向高质量发展转移,而这也导致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学校育人质量要求的提高。在此环境下,毕业生要快速顺应新时代经济体系的构建,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所以,创新创业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双创教育体系专业化与系统化发展,是落实以创新带动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经济增长、以创业带动社会群体就业的迫切需求。

2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1传统高职教学方法与“双创”脱节

高职学校开设的“双创”课程,与技能型课程关联度不高,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以课堂书本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参与性不强,多数学生没有学习和从事“双创”活动的意愿。另外,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有待提高,而且课程学科覆盖面有限。在现今“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作为教学受众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不再满足做被动的听众,他们渴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期望能够亲自获取知识、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此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明显存在教学手段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很难在课堂教学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况且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下,教学管理过分强调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与创新创业要求明显存在脱节,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躺平”状态也不足为奇。

2.2教师资源短缺严重束缚教学活动的开展

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要想能够顺利开展“双创”教育,就要有足够能够胜任“双创”要求的师资。目前,在全国职教院校中接受过“双创”培训,特别是具有实际创新创业工程实际经验的师资,少之又少。这其中有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晚的原因,主要是在以往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单纯强调了师资的学历和专业,忽视了对“双创”人才的引进吸纳和培养。在这种全社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背景下,学校却难以有效解决这种“供需”矛盾。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资源升级和更新慢,这也是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没有兴趣的原因所在。加之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制度上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而且在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重视力度不够,使有意愿从事“双创”活动的广大教师望而却。

3“双创”教育工作策略

3.1创新双创教育理念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开展高校双创教育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与培养卓越双创人才为双创教育目标,以响应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动力,依托产教融合开展高校双创教育,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双创教育着力点。同时,高校应依托产教融合将双创教育链融入产业链,提高双创教育与新时代双创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并赋予高校双创教育时代特征,构建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高校双创教育机制,打造高校双创教育与行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将高校、企业、行业、产业优质资源与双创需求融入其中,在唤醒产教融合内在驱动力的同时推动社会资源深度融入高校双创教育中,为高校开展双创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使高校双创教育开展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持续。

3.2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体系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要立足全局优化“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深度融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发展,还要以创新性、设计性、能力性为目标设计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与反馈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双创”教育支持主体协同治理的管理机构,以协同治理模式打破单一支持主体“一家独大”的局面,确保各主体都能自觉履行各自职责,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价值功能,引导多元主体间协同共促、和谐共存;此外,要面向大学生“双创”素养及能力发展目标,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师资建设、“双创”实践平台建设、学术机构改革等为切入口,全面深化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教师成长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构建起完善的大学生“双创”教育支持体系运行机制,保障体系高效运行。

3.3推进师资建设,强化资源耦合

为了推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快构建“双创”教育教研室,统筹组织实施“双创”课程教研及师资培训工作,同时要加快建立完善的人才引培机制,既要在教师引进和职称晋升方面设置绿色通道,积极聘用“双创”经验丰富的行企精英作为兼职教师,又要坚持“走出来”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既有“双创”师资队伍培训,使之持续更新观念,自觉提升“双创”教学知识储备与技能,还要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双创”实践,鼓励其到企业挂职、自主创业或与学生共同创业,使之通过实践持续提升“双创”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结语

近年来,双创教育观念有所改善,高校也针对双创教育新思路和新机制展开了深度探究,并逐渐将培养学生们企业家精神视作双创教育工作的主要着眼点与落脚点。然而,相对于其他国家大学而言,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化与持续性的教育体制。对此,学校应积极探究,构建具备本土特色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创建契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程化双创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玲,谢琦,李文静,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5):118-119.

〔2〕杨立群,于丹丹,李美谦.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16):25-27.

〔3〕吴立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6):79-81.

课题项目:高等教育202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B142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