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张红漓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濮阳 457000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担负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为了强化高职院校的服务职能,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需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尽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本文在对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做出分析后,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职能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地方经济

职业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地方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一环,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解决地方人才供需矛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指的是由地方政府出资所创建的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其不仅具备高等教育的功能,还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存在地域性的特征。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时,通常是以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要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

(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价值

对于地方性的高职院校而言,其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区域人口的综合素质,对人才的持续输出必定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增强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可以为各类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在技术水平得以提升的基础上,也能帮助其找寻新的利益增长点。有关学者曾提出,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而在高职院校的作用下,可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增强了地方政府创建高职院校的积极性。如果某一地方高职院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服务职能,政府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会随之减少,这必定会导致高职院校逐渐走向衰败[1]。因此,可以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

鉴于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其在办学过程中,应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对自身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做出不断的调整。只有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升人才输出质量,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高职院校在帮助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各类问题时,便是明确了阶段性的发展动力。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作用下,高职院校必定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同时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者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双方互赢的目标。如果地方的高职院校未能与地方经济发展建立有效的联系,而是闭门造车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则会由于失去动力而无法扩大与发展。

(三)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标志着院校的办学质量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人才输出的质量是判定高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人才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判定其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人才质量的判定,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而这些标准将直接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地方性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教学目标不仅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应将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教学宗旨,即根据地域性经济发展的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二、提升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有效策略

从某一层面来讲,高职院校与经济发展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其自身在社会上所处的层级也有所不同,其中的高职院校属于上层建筑,而经济本身则属于经济基础。相关理论中指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上层建筑又会对经济基础形成反作用,二者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为了达成双方共赢的效果,则需确定有效的发展途径。因此,要想发挥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也需要选对方法和途径。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准确定位

办学定位,实际上是指学校在世界、国家以及区域内教学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其涉及到多种定位内容,主要包括类型、人才、规模等。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办学定位是指导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院校只有摆正自身的位置,才能明确其发展方向,为后续的教学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设置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社会职能确定的基础上,办学定位可以跟从社会职能,即将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办学目标,以免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迷失方向,保证教学工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在确定办学方向时,可以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做出分析,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则可保证人才输出的有效性[2]

(二)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这里的专业指的是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专业课程,产业则是指社会生产活动的生产部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均应与社会生产活动相对应,即要求专业性突出,具备明确的指向。同时,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也可实高职院校与社会生产之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桥梁,使专业课设置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与具体的产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结合产业发展要求,选定教学目标,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样既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也可提升人才就业率,充分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促进高校事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推进学研体一体化进程

在长期的发展中,有关学者针对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逐渐深入,高职院校的服务经济职能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如何强化高职院校的职能作用成为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要想使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则需要加强对学研产一体化的推行力度。其中的“学”指的是,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课程以及教学目标,使其在经济方面的促进作用得以良好发挥;“研”指的是,教师所开展的各类研究工作均要围绕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工作尽可能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来开展;“产”指的是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利益增长点。在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在高职院校与经济发展之间构建有效的桥梁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学研产一体化的推行,则为此创建了有利的条件,可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能。

(四)强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主要办学目的便是为社会输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地方性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不得脱离社会实际,这样才能保证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以及教学手段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即加强对人才技术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快的适应生产环境;其次,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将能够满足社会生产需求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并且根据这一标准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最后,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通过强化教师人员的实践能力来带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门所推出的,有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应准确定位,并且明确发展方向,承担起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责任,且能够快速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才输出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可见,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明确,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升人才质量,方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应认清自身的社会责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做到对高素质人才的持续输出,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职教前沿.2022(12)

[2]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 朱德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5).

基金项目:2022年度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PZYKY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