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超短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江荣艳

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究超短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将202010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基础治疗、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超短波治疗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治疗中,其治疗操作相对较为简单,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痛苦程度较低,并且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保障了患者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关键词】超短波;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就肠系膜淋巴结炎而言,其是导致患儿出现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并且多发于七岁以下的患儿之中,经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出现并发症状,或者是在患者出现肠道炎症之后[2]。对于该疾病而言,最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患儿出现发热、腹痛以及呕吐的情况,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状态。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实施基础性治疗,但是其效果不太理想,对患者的腹痛改善情况不佳,因此对其实施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0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超短波治疗措施,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20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岁-11岁,平均年龄(6.57±2.21)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3岁-11岁,平均年龄(6.94±2.06)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抗病毒、抗炎以及解痉对症治疗。

对照组实施基础性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短波治疗措施。即:使用LDT—CD31型落地超短波电疗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同时使用软干燥的纯棉毛巾将两个10cm×10cm的电极板进行包裹,同时将这两个电极板分别放置于患者的腹部前后,并且在患者的腹部前使用沙袋对其进行加压,避免其出现脱落的情况。调节好超短波电疗机的电流为100mA,并按照2-3档调节好流量的功率,分别为微热量以及温热量,对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持续时间在半小时左右,治疗一周至十天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治疗有效率:显效:对患者治疗7-10d之后,患者的腹痛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腹部彩超复查也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有效:对患者治疗7-10d之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但是对其实施腹部彩超复查发现仍然有少量肿大的淋巴结存在。无效:对患者治疗7-10d之后,患者仍然存在腹痛的情况,并且患者腹部彩超仍然存在有少量淋巴结。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有效率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75.00%(30/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

40

21(52.50)

17(4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6(40.00)

14(35.00)

10(25.00)

30(75.00)

X2

/

/

/

/

6.274

P值

/

/

/

/

0.012

3讨论

近些年来,国内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率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治疗中,都使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但是细菌的耐药性会明显增加,而这也是导致其发病率增加的原因[4]。而通过对于超短波治疗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实现消炎、止痛等治疗效果。其利用电容式的电极对能量进行输出,并将患者智育电极之间,通过高频电场的作用,从而产生热效应,使得患者的表层能够均匀受热,改善其循环状态,促进炎症产物的排出,提升患者的免疫力,继而保障治疗效果[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其主要原因便是由于超短波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循环,对于部分渗出液的吸收以及炎症产物的排出会加快,进而实现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提升,实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治疗中,相较于实施基础治疗措施而言,实施超短波治疗能够显著实现对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改善,患者能够更加切实的感受到治疗效果的提升,继而愿意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保障治疗质量。同时该项治疗措施下,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也相对较低,患者免疫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有助于帮助患者维持治疗后的良好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超短波治疗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治疗中,其治疗操作相对较为简单,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痛苦程度较低,并且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保障了患者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堃,吴九思,赵红霞,欧亚娟.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03):196-200.

[2]张斌,张胜良,姜德全.艾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反复发作1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2):75+77.

[3]郭雨薇,杨敏,崔文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05):931-935.

[4]陈俞清,杨昆.近4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20,16(06):108-111.

[5]何梓桐,何育风,黄俊能,吴冰洁,赵夏云,黄文宝,梁培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8):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