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创新研究

周强

新疆建工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吐鲁番市分公司  新疆吐鲁番市 838000

摘要:现阶段大众对于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因此文章就对当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人员意识和素质落后

工程施工的管理者是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参与者,因此他们在各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思想还不够先进,管理意识比较落后,限制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质量管理人员是质量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往往出现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有的质量管理人员甚至同时兼职几个项目,导致工作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质量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另外,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流程较多,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与其承担的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等,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中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责任意识薄弱,对项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再加上相关的培训内容过于简单、考核不严格,导致工程施工现场质量问题和事故频频发生,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1.2材料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施工材料的成本支出占很大的比重,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更是影响建筑质量高低的重要原因。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材料的种类无所不包,使用数量也较多,并且施工材料的规格、性能和质量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施工材料分配管理不当,则会影响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导致施工成本流失。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没有做好事前的调查,对工程所需材料的性能没有了解清楚,对价格、质量和供应商的资质等情况没有做严格的市场调查,导致选用的施工材料没有达到工程要求,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例如,在具体施工工作时,有的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私自降低材料的质量标准或减少使用数量,导致施工中出现劣质材料或材料不足,因此威胁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在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施工材料存储地点,出现材料受潮、损毁的情况。材料的领用没有严格的领用制度,没有专人负责,出现材料错用、误领、浪费的情况。

1.3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多方参与者,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准,一旦管理制度出问题,非常容易出现质量控制失衡等问题,各参与方的利益均会受到损害,甚至会对公众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的施工单位没有深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直接照搬其他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案,导致施工现场混乱,责任划分不明确,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工程通常需要使用多种材料、设备,需要配备不同的施工人员,很多工作需要各部门交叉完成,如果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不能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现场管理方案无法落实,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和改进,也会影响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措施和策略

2.1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成效,建筑企业就必须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首先,建筑企业应与各参建单位共同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小组,明确其职责和权利,督促其全面落实动态跟踪管理。该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小组的成员主要有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等,其中,技术骨干需要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其次,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并且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施工情况,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明确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严格执行后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在此期间,建筑企业必须严格实行签字制度。只有分项工程的某道工序通过质量检查和验收后(建筑企业要组织工程质量负责人、技术人员以及验收人员完成签字工作),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再次,建筑企业还应建立并积极落实岗位责任制。最后,在正式施工前,建筑企业应及时落实建设工程交底工作,以确保参建人员明确施工内容、施工工艺、施工重难点、薄弱环节以及自身职责,牢固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2.2提升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力度

施工材料在工程建设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就需要质量监督人员落实材料管理工作。首先,质量监督人员应当根据材料采购清单逐一核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过关。与此同时,还需要与材料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材料进场时间,并需要将施工材料堆放在指定位置,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落实施工材料保护工作。另外,质量监督人员应当制定施工材料进出制度,并在综合分析施工单位施工计划以及施工环节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科学控制施工材料的领用量,并应当及时登记材料领用情况。对于施工设备而言,务必要求操作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做好设备作业与人员施工关系协调工作,防止出现干扰设备施工状况,避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保养维护机制,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应用设备前后检查设备的状态,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处理,以便于尽可能地发挥设备的价值。

2.3强化质量安全教育,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房屋建筑施工单位来讲,在具体的日常作业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组织相关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切实让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其在具体作业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问题。另外,针对施工作业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施工单位还应当进一步强化理论和实际间的联系,不断强化施工作业人员关于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切实使施工作业人员真正掌握并能熟练使用各项设备、机械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技能,以确保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得以熟练、规范地实施操作,全面保证各项施工作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

2.4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如若能够合理把控现场质量,就能够有效预防日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首先,在开始施工前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全方位调查具体施工地点,随后全面细致地检查将要使用到的设备、材料等质量,并且还需要定期检查机械设备,防止由于设备故障而引发施工质量。其次,需要加大监察施工现场的工作力度,以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施工质量问题发现并进行解决。并且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要求相关责任人及时进行处理,防止问题不断恶化而导致质量问题出现。值得一提是必须严格根据规定流程来开展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其合理性与有效性。再者,质量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此次施工前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其比较具体施工进度,如若实际施工进度出现拖延情况,就要求及时找出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确保整体施工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建筑企业必须把握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施工质量管理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同时,建筑企业还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佚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探讨[J].中国招标,2019(20):25-26.

[2]高艳.探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45-47.

[3]李志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9(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