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如山,沐浴风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师德如山,沐浴风雨

董荟

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昂首阔步的奋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

“国之兴,必将贵师而重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强国战略。国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新时代、新目标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提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示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先生之大,大在信念,大在品格,大在修养。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传播学问的工作,更是传播思想、启迪智慧的事业,肩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使命。这是历史对我们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要恪守初心,潜心育人,仰先生大家之风范,行“立德树人之责任。

职业道德理想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高位引领。 “师德如山,山临风雨而不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教师应该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教师首先应该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履行职责,尽职尽责。教师应该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被尊重和受重视。教师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思想政治素质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底线。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首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国家,热爱中华传统美德。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祖国,教师的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职业行为准则是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的不同职业行为要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教师的形象不单是外表上的,更应是心灵上的、人格上的。要把径明行修、德高望重的优美风格与优秀品质集于一身。如在传播优秀文化中,要求不得通过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如在规范从教行为中要求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等。

沉得下来是师德师风的心理要求。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沉得下来,才能提练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十分晦涩、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师一种神奇的魔力,总是能让学生很快就理解这个知识点,能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感受到乐趣。

钻得进去是师德师风的基本方法。一万步帙卷浩瀚的世界,最初都有良师的开卷。小时候老师为了鼓励我们认真记笔记,曾自费为笔记优秀的同学买奖品;为了鼓励我们上课多举手发言,给每个发言的同学发小书签作为奖励,使我们觉得可爱又有趣。这些细小温暖的事,都让我们心中变得暖洋洋的。课间休息时,老师会和我们分享自己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事,还会和我们炫耀自己的小特技……那时感觉老师是那么地亲切、善良、有趣。

责任担当是师德师风的基本素质。做一名老师,首先就意味着寂寞、奉献和牺牲。"三尺讲台,两袖清风”。教师这一特殊的行业,没有科技领域里的鲜花和掌声,没有潮流行业里的荣誉和地位,也没有企业老板的收入和骄傲。但也正是如此,才更需要老师能够严于自律,保持一颗平常心,一颗责任心。用平常心来看待自己的职业,用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用主人公的心态投入工作,用主人公的责任感激励自己;不被外界的种种诱惑所吸引,不被外界的潮流所动摇,甘于寂寞和奉献,甘于清贫和牺牲。在工作中能够投入自己的心血,播撒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唤起学生们的激情和动力。

淡泊名利是师德师风的精神境界。“师爱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湖北山区的胡安梅教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可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我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当全国各地的达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胡安梅没有想到自我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教师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胡安梅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时代呼唤我们,人民期待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重托。

个人简介:讲师,河南省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在国内CN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省厅级课题多项,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会计技能竞赛多次获得一等奖,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姓名,董荟,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年3月,籍贯,驻马店平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