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公信力重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自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公信力重构

岑灏林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071

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说:“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舆论的上述四种力,都属于新闻舆论作用力的范畴。“四力”的主体并不仅指新闻媒体,而是针对于大众传播的全过程。相对于其他三力而言,公信力至关重要,因为公信力是传播主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存在基础,或曰先决条件。缺乏公信力的传播主体,其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绝对不可能非常大、十分强。

关键词:新闻舆论;信息时代;公信力

在过去的十年间,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大众传播已经发生了颠覆性变革。经过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应用加持后,真正意义上的大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大信息时代,信息的高速流动取代了传播的秩序,成为了大众传播的第一要素,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也是受众,每个人都可以平等享有发布信息的权力和能力。在法不责众的固有意识影响下,在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的前提下,自媒体的权力和无须匹配的责任,带来的产物就是自媒体不受限制的野蛮生长。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媒体时代就是大信息时代的表象。

公信力的本质,是大众传播主体构建社会共识的能力。在大众传媒时代,由于信息垄断,报纸和电视的公信力天然较高,因为反驳者很难有发声平台。那时候,舆论构建社会共识的成本很低,因此读者的态度分布中,多数在主流共识附近震荡,社会意识分布是一个以主流共识为最高峰的山峰。但自媒体时代中,极化的内容天然的更适合细分人群,人群围绕自己更喜欢的极化内容进行分布,社会意识分布变为无数个不兼容的小山头。构建社会共识的难度在自媒体时代增加了无数倍,依靠极化来巩固铁粉的自媒体,必然挑起冲突以巩固自身,获取流量。

这种变化导致的后果,就是传统的主流媒体公信力体系不断被蚕食,而在部分主流媒体和信息发布部门处理新闻事件不当后,甚至出现了公信力肉眼可见的崩坏。举例而言,可以参见近期发生的C6276次列车互殴事件,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鼠头鸭脖"事件……事实上,近几年这种自会公信力的行为屡见不鲜。归纳一下,基本包括以下类型:基于某些原因,一些大众传播主题发布虚假或不实信息;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回避或屏蔽重要信息的主体;在单篇报道中存在矛盾之处,或同一媒体同一时间的不同报道之间存在矛盾之处,或同一媒体前后报道之间存在矛盾之处,不能自圆其说;政府机构部门代表政府所作的承诺没有兑现,违背了“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或者是新闻媒体所作报道言过其实。

公信力的核心在于“信”。作为大众传播的主体,如果不坦诚、不诚信,甚至言而无信,那么,他人对他的信任就无从谈起。在这里,大众传播主体对他人的诚信表现是原因,他人对特定主体的信任回报是结果。缺少前面的原因,就不会有后面的结果。进而言之,特定主体对他人的诚信表现是前置性(前因)的,他人对特定主体的高度信赖则是回报性(后果)的,是某种意义上的“投桃报李”。当公信力崩坏时,就是大众传播主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流媒体遭遇信任危机,进而被完全被抛弃时。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尽快实现公信力的重构,已经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主流媒体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构公信力,关键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颗“定盘星”指引下,始终立足受众需要,坚持价值恪守。始终以满足受众知晓真相需要为价值恪守,把握真实性这条生命线;始终以满足受众知识积累需要为价值恪守,减少信息“快餐文化”,和“复制品”,提高知识生产水平,成风化人;始终以满足受众参与监督需要为价值恪守,第一时间发声,以正视听,以主动作为赢得受众尊重和信任;始终以满足受众感受正义需要为价值恪守,在维护社会正义中有更好的作为,更好地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以赢得受众的信任与好感;始终以满足受众实现审美需要为价值恪守,应致力于提高新闻生产能力,既传播“自然美”,又传播“加工美”,努力帮助受众感受“美”。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引下的价值恪守,应用到主流媒体公信力重构的实践中,需要的是主流媒体的机制创新。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提高“透明度”,创新报道机制,注重“调查性新闻”“解释性新闻”“精确新闻”的传播,努力将传统报道中“零碎的真实”和“经验的真实”提升为“整体的真实”和“科学的真实”。在方法论上,主流媒体须针对新闻来源、新闻采编等环节设计出一套增强新闻“透明度”的标准,建立新闻证据系统,优化调查方法,从而实现报道机制创新。

挖掘独特视角,创新新闻原创机制。面对同一题材的竞争,主流媒体的最佳选择便是立足受众视角,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辩证思维,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切入点,挖掘独特视角,以视角的独特促成新闻原创,从而实现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

强化“三度”融合,创新品质提升机制。决定主流媒体内容品质的直接因素,离不开“高度、深度、温度”的“三度”融合。从内容生产角度看,“高度”主要指主流媒体选择报道题材的价值含量,“深度”主要指挖掘报道题材价值的深入性,“温度”主要指报道的人文关怀程度。强化“三度”融合,是主流媒体赢得受众认可、提升公信力的基础性支撑。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既“顶天”又“立地”。

抢占“第一落点”,创新新闻速报机制。加快落地“全天候”传播,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即时传播,先声夺人,在传播速度、现场感、内容全面性等方面努力做到“唯我独尊”。

积极守望社会,创新舆论监督机制。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积极主动作为,守望社会,发挥社会公器之力。主流媒体要从内部机制创新、二级媒体合作机制创新、主流媒体与党政机关良性互动机制创新等方面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开展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加速智能驱动,创新融合传播机制。加速智能驱动,在内容生产、平台搭建、渠道创新、端口建设等方面,创新融合传播机制,不断提高新闻传播能力,增强受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感。

发挥智库之功,创新媒体用人机制。建设媒体智库,是主流媒体提升公信力的必经之路。发挥媒体智库功能,借力各种新技术、人才等资源,构建“大传播”格局,延伸主流媒体传播“链条”,利用长尾理论向受众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受众需求。

大信息时代,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或者说我们的主流媒体,看似面临自媒体的强大竞争,本质上,是我们对自身价值定位以及整个传播秩序定位偏移,造成的价值缺失。而重构公信力,就是主流媒体进行自身价值重构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走好、走稳这一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勇敢探索,更需要我们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勇敢迈出这一步!

参考文献:

[1]姜博文. 数字传媒时代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困境与批判 ——兼及对媒体公信力下降的反思[J]. 传媒,2019(11):90-92.

[2]吴蓉.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提高公信力的几点思考[J]. 传播力研究,2023,7(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