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提升幼儿倾听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多措并举 提升幼儿倾听能力

刘梦

平谷区第七幼儿园 北京市 101200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从国家还是家庭来看,对于幼儿教育都是空前的重视,因此也迎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无疑对于幼儿教师来讲更是面临重大的挑战。面对新课改我们发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时过于强调要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因此带来了很多弊病--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如课堂上会出现随便打断别人的话,随意插话,随便下座位等这些不礼貌的现象,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忽略了幼儿倾听能力与规则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我班有而实际,针对“幼儿倾听能力”尝试性开展了“老师讲故事!”“我会倾听”等系列活动,通过关注幼儿表现及时表扬评价、认真倾听幼儿表达及时鼓励,发现幼儿倾听习惯逐步形成了。

关键词:幼儿 倾听 习惯 评价

正文:在强调幼儿为主,老师为辅的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高兴地看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变得活泼大胆勇于表达了,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敢于辩驳他人的想法。但是我在教学活动中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勇于表达,敢于表达是我希望看到的,但是随之而来的现象是幼儿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自顾自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

在一次语言活动《郊游》,讲的是郊游过程中几个小动物互相帮助最终脱离危险的故事。这节活动要求幼儿看图并排序,然后按照自己的排序讲故事。首先我请幼儿举手来讲每幅图讲的是什么,孩子们都把手举得特别高,有的幼儿还离开座位跑到我的眼前来举手,嘴里还喊着:“我来,我来,我知道”,当我选择一个幼儿开始回答问题时,其他的幼儿并没有安静的听,而是自己在下面自说自话。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每幅图讲完之后,该幼儿自己排序了。谁知在一个小朋友的答案没说完的情况下,好几个小朋友就在下面嚷嚷:“他说错了,他跟我的不一样·····”这时我说:“请小朋友安静的听一听,看一看哪些地方不一样,这个小朋友说的有没有道理。”孩子们听完我的话之后虽然不嚷了,但是也没有专注的听,而是三三两两的讨论起自己的答案了。这样的状况让我哭笑不得,哭是孩子们不会专注的倾听他人的话,随意打断他人的话,不尊重他人没有礼貌;笑的是我班的孩子合作意识很强,知道小组讨论。于是索性这节活动下面的环节我就以小组的形式继续开展,虽然这节课目标完成了,但是活动过程让我陷入了思考之中。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幼儿要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突显了对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我依据指南,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下系列探究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

第一,以“老师”讲故事为契机,激发幼儿表达与倾听。首先我创设情景,让每位幼儿体验一次“老师”讲故事。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以及跟家长沟通发现多数幼儿对“老师”故事很感兴趣,也非常重视,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引导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故事给小朋友分享,要尽最大努力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让小朋友喜欢听你讲的故事。当然其他幼儿在听的过程中也有任务,就是听完故事之后要说出故事讲得道理和故事中好听的词语。开始的时候这个活动进行得并不顺利,多数孩子听完一遍之后并不能说出故事中的词语和道理,这个时候表扬就派上了用场,我会说“某某小朋友真棒,听出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其他小朋友要加油喽!”……幼儿园的孩子仿效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我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一个比一个倾听得认真。而且在幼儿讲故事之前我有意识地问孩子:“前面小朋友讲故事时,你们该怎么做呢?”让孩子们在回答中明确倾听的要求。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孩子们听故事的时候表现很好,可以安静的听,并且听完之后能说出词语和道理,只有个别幼儿需要提醒,这样的进步让我很欣喜。我想讲故事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同时也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许我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基于此,我在一轮讲故事结束之后,请全班幼儿一起选出“讲故事小能手”“倾听小标兵”并且颁发奖状。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班开展了第二轮讲故事比赛,这次锻炼幼儿的表现能力,我添加了一条要求,就是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加语气和动作,要争取吸引每个幼儿的注意力,争取一遍就能让小朋友记住故事中的词语和道理,并且表现好的幼儿老师给录像放到班级的博客中,让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学习。无疑这是一个大大的诱惑,也给了孩子们史无前例的动力和约束力。这项活动我们一直在持续,每轮都提出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值得庆幸的是讲故事比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倾听、语言表达总结等方面的进步。

第二,教学活动动静结合,吸引幼儿专注倾听。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课堂上孩子倾听的持续性也需要老师想办法保持好。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来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注意动静搭配,在讲授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甚至让幼儿操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让幼儿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幼儿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把握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以游戏形式为主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感悟后,激发出认知矛盾,使学习成为孩子们的主观愿望,这样调动了孩子们倾听的主动性和持续性,而且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上。

第三,适时适度评价,激发幼儿认真倾听。在活动中老师要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对幼儿的评价不是只关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包括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教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可以融化孩子的心,一个不经意间的安抚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课堂上发现有的幼儿听得特别认真时,要及时表扬,一个眼神,一句称赞,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通过小榜样引领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第四,用心倾听,树立榜样,师幼共同成长。任何事物的作用力都是相互的,老师要求幼儿倾听,那么首先我们老师要学会如何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园的孩子常常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并把老师当做榜样效仿。因此我要做一名善于倾听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孩子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孩子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从孩子的讲述中,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孩子体验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的同时,更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不断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

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探索好的策略与方法,使孩子们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