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李通,曹大元,田世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水资源的借助和开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紧密关联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适应全球发展形势,分析研究全球发展问题,切实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即水文地质工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工作将从基础层面探讨和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科学的发展,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科技发展

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地质环境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和问题,特别是水文研究进展缓慢。水文地质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是一个严重的空白,值得全国重视。水文地质调查在地质环境调查总攻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基本上能够被认为是地质调查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各方面都处于转型期。在当前环境下,我国一定要运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手段,适应当前全球发展形势,综合多种手段,科学保护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切实做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动我国科技发展不断进步。

1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概况

1.1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自然界地下水变化和运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的资源与充分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采矿的不利影响,地下水的防治等。结合我国目前的水文地质情况,岩溶裂隙水在吸水过程中表现出显着的效果。此外,对碎屑沉积岩和碳酸盐岩也有显着效果。例如,在寻找水源时,通常能够借助激发极化衰减场寻找水层孔隙的位置,借助电场频率寻找水源,从而明确水源。水井的详细位置,对整个水资源的借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环境地质

在环境地质学中,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国内环境地质研究在地表水和土壤污染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这将为今后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予以有效帮助。环境地质学是上个世纪提出来的,目的是有效解决地表灾害。地表灾害是环境地质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地表沉降、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对地表地质灾害的深入分析和勘探,以及对我们国家部分主要交通城市的评价[1]。

2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测量一定要考虑水文地质。一方面,水文地质本身就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深化水文地质调查,能够保证工程调查内容的全方位性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有许多潜在威胁,如地下水埋藏变化引起的地面沉降或地面抬高、工程地基腐蚀破坏等。水文地质调查能够有效识别这些潜在威胁并从整体上解决问题。工程建设效率有待提高。此外,水位地质调查标准化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地质调查工作有序开展,从某种角度上看来能够保障建设项目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具备较高的综合效益。

3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新技术方法发展战略

3.1隧道工程

在我国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隧道施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岩溶地层的滞水问题。从以往的铁路隧道建设中可以看出,曾发生过特大的洪水事件,整个事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提出了部分隧道深部岩溶水体治理的技术研究目标。对于这项研究,既要有足够的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知识,又要有更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保证良好的发展。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方法,才能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切实保障我国水文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健康稳定发展。

3.2填海造地、围湖造田

为有效扩大我国耕地面积,提升社会经济生产力,一定要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3]。这些工程扩大了我国国土面积的同时,围垦也从某种角度上看来改变了土壤结构,从而致使泥沙堆积加速,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对水资源形成不利影响。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需要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开展土地复垦工程。采取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可信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3岩石斜坡

结合石质边坡问题,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将严重妨碍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工作。就连水利工程大坝、航道、铁路等工程的地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效果。能够借助水文、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进行测量,及时发现岩质边坡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及时纠正问题,保证我国基础设施的稳定建设。

3.4干旱区地下水开发

水资源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重要资源,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备重要效果。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水资源保护和节水,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方法,才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借助效率。在中国的一些干旱地区,其中包含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干旱缺水的程度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保证当地工农业的正常生产,应当需要先进的节水技术。保障我国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运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调查分析缺水地区的实际需水量。分析周围地质和地形的真实情况,借助地表水和地下水调节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4]。一方面,一定要积极应用当代地质调查技术开展开发,了解地下水文状况和特征。另一方面,科学确定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能够为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衍生的发展动力,有效保障干旱区的经济发展。

3.5进一步提升工程地质勘察人员水平

由此可见,对于当前水文地质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应当需要提升测量人员在具体测量工作中的水平和能力。一方面,要加大优秀科研人员的引进力度,确保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为科研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其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水文地质科研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内部侦查人员培训体系,借助网络平台学习和出国交流学习,提升侦查人员的技能和水平。调查人员能够积极学习新思想、新技术,并合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有效提升工程地质调查质量和效率。

3.6调查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这一阶段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普遍提升。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发展新的测量技术。在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有效促进水文调查质量和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还需增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研究,加大投入,采取使用先进的调查设备,构建指标数据管理服务系统。鉴于水文条件变化很大,一定要采取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以确保。全方位提高质量调查质量。在工程地质勘探阶段,为有效解决水文地质问题,一定要科学应用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对钻井段岩性分层资料进行分析,有效获取含水层、岩溶等层位发育信息。就该方法而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具备很强的实际意义。此外,在选用这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之前,一定要进行地球物理勘探,以确保施工人员不存在安全问题。然后结合获得的相关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异常问题,为后期立项做准备。此外,借助分析数据初步获得了地质环境,并构建了初步模型。参照结合具体情况调整模型,最终得到真实的水文地质环境。

结语

科学解决水文地质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设计地质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新时期,只有充分认识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调查,考虑调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加以改进。切实提升地质研究水平,促进工程项目有效建设。总之,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质灾害,每一次严重的地质灾害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地质灾害的成因主要是人为的和自然的。同时,绝大部分地质灾害都与水有密切关联,应当需要促进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此,相关专业人士应积极探索、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促进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的有效结合,切实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建宝.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20):193-195.

[2]张阳,陈荣,杨永印.研究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地质构造[J].世界有色金属,2019,(21):226+228.

[3]刘行行.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地质构造研究[J].建筑安全,2019,34(0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