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的护理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儿童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的护理实践探索

陈怡(第一作者),张小桃(通讯作者)

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医院(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 重庆涪陵 408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6-20236月本院收治的78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采用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组间研究对象发育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在语言行为、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的评分上均明显较观察组更低(P<0.05)。其精细动作、大动作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更利于改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功能、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及智力水平。

关键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康复护理

引言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表达、语言理解等语言能力未达到同龄儿童水平,为常见的发育性疾病。目前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包括颅脑刺激、语言训练等,其中语言训练对于恢复患儿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均有积极意义,不过目前常用的一对一语言训练方法存在一定的应用不足,如一对一时患儿缺乏同伴支持,参与度不高,积极性差等,致使训练效果有限,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语言训练方案。本研究进一步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社交、大运动等多个方面发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采用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16~38个月,平均(28.65±6.37)个月;体重9~18kg,平均(13.57±2.15)kg。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15~38个月,平均(28.51±6.22)岁;体重8~18kg,平均(13.48±2.06)kg。所有一般资料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显示为无数据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①听力训练:组织各组患儿听音乐,每组每次选择1例患儿进行测试,其余患儿进行监督,要求患儿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做出拍手动作,在音乐停止后立即停止拍手,提高患儿对声音的准确辨识能力,对测试成功的患儿给予相应奖励。②注意力训练: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2幅图片,2幅图片基本一致,仅存在1~4处不同,让同一小组患儿查找图中不同之处,相互交流,彼此帮助,最后由1例患儿代表汇报结果,完全正确的小组予以奖励。③口语发音训练:进行口型发音引导,要求患儿从单个音节逐步向字、词、短语复述,组织各组患儿相互竞争、监督,对学习较快、模仿度较高的患儿给予奖励。④理解能力训练:利用多媒体播放卡通动画,组织患儿进行学习,比如将鞠躬动作与“您好”“尊敬”等词汇联系,挥手与“你好”“再见”“我在这儿”等词汇练习,提高患儿的肢体语言理解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日常礼貌行为。⑤表达能力训练:组织组内患儿两两一对,进行“你听我选”游戏,由1例患儿聆听音频,但不能说话,要求患儿通过手势、肢体动作等方式向同伴传递听到的信息,该同伴则在准备好的图片中选出相应的图片,比如患儿听到“汪汪”的声音时,可通过模仿小狗的走姿、比划小狗的外貌特征来提醒同伴,旨在通过该游戏进一步提高患儿的表达能力,促进彼此友谊。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护理后,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来评估患儿的发育情况。统计并比较护理后患儿家长满意度,应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Gesell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护理前,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语言行为、精细动作、大动作、社交行为、适应能力评分后显示统计学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语言行为、社交行为、适应能力评分均有所升高,同时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精细动作、大动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儿的Gesel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语言行为

精细动作

大动作

社交行为

适应能力

对照组

护理前

50.82±3.62

52.18±4.02

51.36±3.85

52.74±4.15

52.60±4.08

观察组

50.97±3.66

52.09±4.00

51.45±3.91

52.65±4.11

52.55±4.05

t

0.07

0.04

0.04

0.04

0.02

P

>0.05

>0.05

>0.05

>0.05

>0.05

对照组

护理后

64.82±4.39

81.30±5.78

81.25±6.29

67.26±4.57

75.49±5.42

观察组

79.21±5.48

82.33±5.81

81.55±6.37

81.23±5.62

88.22±6.28

t

5.40

0.30

0.08

5.04

3.89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为97.44%,其较对照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84.62%显著更高(P<0.05)。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儿家长总满意度

对照组

39

16(41.03)

17(43.59)

6(15.38)

33(84.62)

观察组

39

22(56.41)

16(41.03)

1(2.56)

38(97.44)

χ2

3.92

P

<0.05

3讨论

语言发育迟缓具有发病率高、对身心发育影响大的特点,常见病因包括智力低下、脑瘫等,易出现于脑损伤后。及时恢复儿童语言能力,对改善其学习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可避免内向、孤僻、抑郁等心理障碍形成,提高儿童长期社会生活中的交际能力。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为康复师减轻工作量,较一对一语言训练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康复师可将更多精力放在语言训练内容改进上,通过增加语言训练课程的趣味性及患儿彼此之间的交流内容,从而提高患儿参与积极性,如在注意力训练、理解能力训练过程中,每组患儿以集体游戏的方式展开训练,既培养了患儿的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又能帮助其恢复听、复述等综合语言能力,从而达到更佳的语言康复效果,且患儿在参与训练课程过程中算数、记忆等能力被充分训练,达到了一定的促神经发育效果,因而集体训练组的智商发育水平更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更利于改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功能、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及智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凤翠.儿童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6):193-194.

[2]孙永荣,杜晓艳.早期干预对儿童发育和行为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3):106-107.

[3]宋晓蕾.早期康复护理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作用分析[J].名医,2019(05):207.

[4]黎珊.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156-157.

[5]黄鹏展,杨晓悦,葛雪娇等.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护理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