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研究

岳矗

万荣县示范小学  山西万荣 044200

摘要: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提出一些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方法,这样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才能得到更大地提高。

关键词:音乐;兴趣;欣赏

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标的改革,学校越来越注重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如今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基础,并且学生会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小学音乐的教学是以审美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最终得以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推动人的长久的驱动力,这应该作为小学音乐教学新课标的新兴理念。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就播放一些歌曲给学生听一听,然后和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音调、情感,学生的音乐学习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与学生的心理不符合,学生对这种音乐课堂是没有兴趣的。所以,在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小学音乐教材中找出重点,找出切入口,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跳舞、唱歌、演奏乐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的意识,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音乐故事来开始,选用一些故事性较强的音乐欣赏,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自己讲,也可以请学生上台讲,还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动画给学生看,增强学生的兴趣。在播放一些比较有意境的歌曲时,教师可以拉上教室的窗帘,调暗教室的光线,创造出一个相应的氛围,然后播放曲目,让学生在这个意境中进入音乐的氛围,随着乐曲的旋律一起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与音乐欣赏的目的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
二、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在整个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课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了乐器演奏欣赏、歌曲欣赏、歌曲艺术欣赏等内容。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除了要具备有较好的音乐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和戏曲、文学史、美术等相关的一系列知识,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相应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生动的讲解,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一首歌曲,教师如果以不同的方法进行讲解,也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些带有民族风情的歌曲,教师可以加入民族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更加体会到歌曲中带有的民族情感。还有一些歌曲,它们会被改编到一些经典的舞台剧、戏剧之中,教师就可以在讲解这首歌曲时将相应的戏剧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歌曲背后的故事,感悟其中的感情。所以说,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的音乐教师是学生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基本,较好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较多的知识背景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三、尊重学生的欣赏自主
在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欣赏自主性,不要将学生的音乐欣赏思维变得模式化,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音乐鉴赏,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素质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提升学生音乐欣赏的自主性时一定要注重好度。一方面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鉴赏之中,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展示自己的音乐知识和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将音乐欣赏作品的特点、学生的心理阶段特征和学生这一时期的知识方面的认识相结合,选取适合学生的音乐鉴赏歌曲,引导学生自发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这才是音乐欣赏课堂的目的所在。在一些有角色扮演的欣赏曲目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入手,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体验其中的情感,然后再适当地导入音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去辨别不同的音乐旋律所代表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点,然后教师再讲述音乐中每个角色的特点,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这样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学生的音乐欣赏自主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音乐欣赏课堂的内涵和意义。教师只有适当地尊重学生的音乐自主性,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鉴赏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音乐思维能力,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才会在其中得到真正地发展和提高。总而言之,在整体的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鉴赏教学是一种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创造力的活动,这其中包括了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对音乐的想象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若想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起到更大的作用,教师就一定要想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比教师用什么好的教学方式都有用。教师带领学生去探究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新颖的教学形式,用多媒体让声音和图片结合,用游戏的形式教学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奇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视觉感和音乐审美感。在音乐欣赏课中,采用多媒体可以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对音乐的喜好,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和创造性。音乐教师采用动态的形式体现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可以使其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这样,学生能简单易懂地学会音乐知识。音乐活动教学也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提高交流的效率,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形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省时省力省资源,而且效果也很好,教学步骤简单,教学内容丰富。

五、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要以学生的审美观念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口头说学生参与是不行的,学生真正去参与音乐审美活动,才会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才会实现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音乐教师为教学的领导者。教师为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的教学之中,就要采取一些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走进音乐鉴赏活动之中。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教师也可以借此来观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错误,领悟出更完善的教学方法,拉近教学成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完善,使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一步步带领学生深度探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有效教学成为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任重而道远的。都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每一位老师也要多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经验,最终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琳娜.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J].儿童音乐,2022(05).
[2]常清清.浅谈小学音乐欣赏中的情感教学[J].读书文摘,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