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工程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石油化工工程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冬冬

身份证号:652322199011091015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化工行业有了很大进展。油品是我国工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油品具有气化属性,储运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其因气化或者其他原因出现损耗,浪费资源。尤其是石油等运输损耗可能会导致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对运输人员以及周边人员产生危害。本文就石油化工工程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思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油品储运;安全环保

引言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能源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也逐渐突出,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更是屡见不鲜。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在储运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挥发、跑冒、滴漏等损耗,因此,当前的油品储运人员的工作重心就是如何做好油品储运工作,更好的避免油品的损耗,竭尽所能的节约能源并提高油品的质量,消除油品储运过程存在中的各种隐患,保护环境。

1油品储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在石油产品的储运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油品损耗,有许多潜在的危险。石油产品含有各种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当这些物质挥发到空气中时,其中一些蒸发的物质是有毒的,首先会危及相关工人的健康。例如,含有甲苯、苯、醚和其他物质的化合物是有毒的,它还可能导致工人急性或慢性中毒。此外,在交通密集的地区,煤油的挥发性成分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等潜在危险。从石油企业的角度来看,石油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失不仅会降低石油产品的质量,增加潜在的安全风险,还会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石油企业的成本投资,这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难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石油产品的流失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将难题留给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工作。大气中石油产品中的挥发性物质不仅可以降低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还可以引起酸雨。因此,煤油企业应加强管理,建立自身的管理体系,规范员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基础上减少石油产品储运损失。

2石油化工工程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问题

2.1人为因素

管理人员及运输人员的主观性、积极性、技术性、素质是影响损耗产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储运过程中因个人素质较差、认知不足,擅自启动控制装置等,会导致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损耗。如果个人缺乏主观性和积极性,在具体运输过程中发现其出现损耗问题,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制止,会极大程度加剧损耗问题的产生。此外,做好相关储运设备的运维和管理工作是预先减少损耗问题,降低损耗量的主要措施,由于储油输油设备长期未经过检验和保养,导致其部分结构出现损坏,或者部分结构区域的气密性较差,可能会导致运输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油品损耗,或者由于个人对设备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损耗量加大的问题产生。

2.2企业安全监督机制匮乏

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油品储运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并没有出台相对应的油品安全储运监督管理运行方案,这使得整个油品储运过程缺乏安全监督,容易出现一系列安全环保问题。其次,在现阶段企业缺乏相对应的油品储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油品储运安全管理协调机制,这使得整个油品储运过程缺乏调度系统,在出现一系列安全环保问题时,企业容易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

2.3储运设备的损坏

设备损坏是影响储运损失的重要原因。管道的腐蚀和损坏会导致石油产品泄漏,储油罐损坏、呼吸泄漏、管道穿孔等造成自然通风、漏油和损失。

3石油化工工程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对策

3.1提升油品储运罐区安全运行工作相关人员的综合水平

要想确保油品储运罐区工作的顺利进行,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及丰富的经验累积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应当要具备优秀的应变能力。除了要尽可能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及专业能力以外,企业还应当要完善应急应变预案的建设,以此保证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的产生,遏制事故的扩大。

3.2落实具体储运规范

落实具体的储运规范是指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控制,以减少因人为操作等问题导致油品出现损耗的问题出现。石油企业可以根据个人的岗位,落实具体的职责,并做好储存、运输、收发等过程中的交接作用,如出现问题依照制度追究个人的责任,切实减少因人为问题导致损耗问题的产生。为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对储运装置的实时监测,及时采用相关措施解决运输过程中消耗量过高问题,通过奖惩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切实保障个人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石油企业针对油品储运的消耗问题,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方法,颁布《油品储运操作技术规范》文件,对储运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在原油区的技术规范要求,原油卸入到零位罐之中,经过管线或者泵打入到储存罐之中,其间需要进行沉淀切水以及检查常压。半成品灌区的操作技术要求进行检尺、换罐、沉淀、切水,随后将其付向成品罐之中。成品罐区的操作需要在调度室检验合格后,进行催化、常压、切水、检尺等工作。油品运输则需要严格依照《成品油安全运输管理规定》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操作,切实避免因人工操作不当导致其出现损耗问题。

3.3强化储运设备运维管理

因设备问题所导致的油品储运消耗问题,应从管理角度出发,切实保障设备储运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科学性,通过日常运维管理的基本手段,实现减少油品运输消耗的目标。储运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储运管理人员及运输人员应对储油装置的密闭性进行检查,从整体角度出发观察其是否出现破损或者密封效果不好等问题,尤其是对呼吸阀、管道等装置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检查,判断其是否出现故障问题或者损伤。其次,做好日常储运运输工作中的保养,即将投入使用的运输设备需要做好保养工作,包括对设备动力装置、传输装置、调节装置的保养,观察并判断其是否出现相应的问题,如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新型的装置,并对其进行气密性检验,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将其投入到油品的运输之中。最后,设备的运维管理应做好相应的记录,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油品储运装置的管理,对其储存环境、储存方式等进行控制,根据日常工作内容进行调节,并做好记录工作,切实保障投入运营中的油储装置和运输装置状态良好。例如,在日常监控过程汇总,对管线、阻火器、静电接地、安全阀、压力表、导轨等设备及附件进行检查,切实保障其铅封完毕,各类消防设施是否良好,相关设备是否可以及时投入使用,各种仪表设备的检测结果是否良好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石化产业飞速发展,油品储运罐区的安全运行工作也越来越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而且现如今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会导致诸多的恶劣影响和后果,因此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积极采取解决的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洪成林.油品储运常见安全管理问题及其规避措施[J].国际援助,2022(6):16-18.

[2]郭群.油品储运企业防爆电气设备管理常见问题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21(2):22-24.

[3]唐雪冰.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计量与测量仪表设计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