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环境监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水质环境监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韩丽1 ,于红梅2 ,高东2 ,邬琼2

1内蒙古华清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2内蒙古尚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41

摘要:造成现代水质环境污染的因素比较复杂,人们对现代工业发展对水质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越来越重视,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质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质污染的处理应用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从微生物检测技术特点出发,分析了优化改进应用效果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质;环境监测;微生物检测

0引言

我国是淡水资源相比人口规模和发展需要有较大缺口的国家。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城乡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水源污染、工业污染排放等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环境。水质环境检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要适应生态环境检测的需要,在检测之前明确检测指标体系和操作标准,从技术装备、设备的优化更新入手,提高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先进性,增强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水质环境监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1.1概述

很多污水中含有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苯、酚、乙二醇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源污染、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水环境生态平衡被破坏。每年因为水污染导致的各类疾病发生率也持续上升。加强环境监测是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在水质环境监测中实施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周期长、操作比较复杂等特点。在进行污染监测中,要注重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实施需要,应用先进的现代生态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应用的问题,提高生态检测技术应用的成效,才能促进水资源环境监测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1.2重要性

我国对饮用水的检测标准是具有良好的感官形状,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组成和有毒物质浓度,不含有寄生虫、病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监测技术能准确掌握水质情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为人们保障生活用水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掌握水资源污染因子的发展情况、预防各类污染源头是环境监测的重要职责,为促进环保政策的落实、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加强对水质环境监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实现对环境污染因子的有效实时检测能力,能促进环境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效。在环境监测中采集的大量数据信息和技术监督行为有着直接联系,能便于对水资源环境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水资源环境监测中的新技术代表,在改善水环境上的作用效果显著。

2微生物检测技术分析

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环境分析学、物理学和生物检测技术,合理利用微生物来掌握水资源中其他微生物和水体的情况,以有效规避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在具体应用中,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一种辅助性检测技术,虽然无法准确体现水体被污染的准确程度,但是在有效控制和处理水污染中具有独特作用。常见的水质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

2.1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下主要是以杂居混生的状态生存,利用微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特点进行生物监测试验,首先就要对自然混生状态的微生物群体进行分离纯化,获取需要使用的微生物种群,才能应用于后续的水资源环境监测。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微生物菌种的鉴定中,是后续微生物监测的基础保障型技术[2]

2.2微生物染色技术

在微生物进行水资源环境监测中,染色技术是作为辅助检测技术,对需要观测的微生物细胞进行染色处理,便于进行后续的观测和研究。微生物在染色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而无法真实准确反映微生物的实际情况。因此微生物染色技术的操作要求比较高,流程比较繁琐,对染色、脱色等不同的环节都要执行严格的准确操作,以提高水资源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2.3微生物显微技术

微生物的显微技术主要是由操作人员适应水资源环境的监测需要,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先进的显微设备,调整相关的显微指标以满足水质环境检测要求。为提高显微检测技术的准确性,一般需要提高直接观察环节的精度,以避免实际情况和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差距。

2.4酶免疫检测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酶标记抗体的方式来对水资源中存在的抗体进行检测,实现对水中污染物的准确识别。技术原理是通过添加特定物质稳定的免疫酶,准确检验水中污染物的抗原情况。该技术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在水质环境监测、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3]

2.5微生物传感技术

该技术是基于生物传感器,结合医学和生物学的检测技术原理,分析水体中污染生物,具有快速检测、检测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采用先进的生物传感器,具有对水中污染很强的灵敏度,检测效果较好,目前利用甲烷乙醇生物传感器开展深度水质监测具有很好的成效,能准确展示微生物的功能和特性,以此为基础对整个水体中的微生物类型和含量进行判断。

2.6 PCR技术

该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能对水资源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保证水质环境监测的精度、准确度和合理性。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模块DNA、脱氧核酸等方法实现DNA聚积并和酶发生反应,促进其在高温条件下变异或是低温条件下裂变,加速模块DNA的反应速度,从而检测出水体污染物的真实浓度。该技术是新型生态检测技术的代表,灵敏度高、产量高,操作简单。

3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建议

3.1提高检测技术应用的准备工作质量

在开展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之前,要对技术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帮助掌握微生物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操作要求,做好对水质环境的分析研究,掌握水质环境的整体情况,保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检测准备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条件下温度、湿度等指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实验室采用模拟检测功能,提前对水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后续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奠定基础。要掌握微生物传感器和微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原理,运用计算机软件构建微生物检测模型,提高水体采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利用度。

2.2规范检测技术应用的流程操作

在实验室进行水质环境监测实验中,要进一步规范检测流程,按照相关检测要求执行试验步骤,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控制实验环境条件,做到环境通风、温度湿度适宜,无灰尘、病毒等其他微生物,加强现场消毒工作。采用各种测试技术保证实验室内空气、试验台的清洁度。操作人员要在正式试验之前,对试验设备进行试运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促进设备在试验中的正常运行,保证每个检测环节质量,促进追踪检测结果质量的提高。

2.3确保检测技术应用的样本采集质量

在水质环境的试验样品采集中,要严格执行规定要求,使用无菌样本玻璃瓶进行采集,避免样本受到外界环境污染。要从水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样本采集范围的划定。针对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要选择距离水面15厘米左右的水体样本。对自来水进行采样时,要先将自来水放水15秒之后进行采样。采集的样本要做好存储和运输,采用低温密封方式,确保采集样本真实性,不因为外界污染影响最终检查结果。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受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影响,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严峻的水质环境问题,我国对环境污染检测和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推进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缓解水资源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伟红,钱大益,冯丹.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与创新,2023(07):159-161.

[2]贺莉明.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化工,2023,43(02):194-195.

[3]褚继菊.水质监测中的常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及控制要点探析[J].地下水,2022,44(03):109-110.

作者简介:韩丽(1981.07),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硕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