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

许凯

3405051991101814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加强对电力工程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电力工程属于基础类民生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加强对电力工程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工作者要从电力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保证电力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并切实做好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保护。

关键词:电力工程;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分析

引言

电力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必须审慎面对的重大问题;针对性分析我国电力供应的薄弱环节与面临挑战,构建新时期电力安全供应保障体系,是切实推动电力安全供应保障能力现代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逐步开始数字化转型,信息化技术被逐渐应用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针对电力的安全管理工作,引进信息化技术实施相关的信息化管理,能做到电力安全生产之间的互补,不仅让电力安全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能满足大多数行业对电能的需求,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

1电力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与其他建筑类工程项目相比,电力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复杂性。(1)施工场地的多样性。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场地不仅有室内低层和高层的施工场地,还有野外荒地、城市道路、郊区道路、跨公路、铁路、农村环境、跨闪过水等各种场地。(2)在不同施工环境下,所面对的用电人员也会不同,其项目施工作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和效果,在项目施工前,项目负责人需要针对实际施工环境和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仔细的核实,确认其是否具备施工可行性、合理性和时效性,降低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居民纠纷等问题。待施工图纸核查无误后,再对其施工工具和各种施工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消除技术和安全隐患问题,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最大程度地保障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2隐蔽性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且有很多隐蔽的工程项目,如果没有对这些隐藏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审核与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施工判定,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控,做好工程施工进度和控制与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

2电力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

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电力工程施工时,需要管理人员去探测将要建设的现场,观察有没有隐患问题。如果发现问题的话,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掉。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但是在实践中,管理人员做检查工作时敷衍了事,只做一些表面上的工作来应付上级部门对于他们工作上的检查,这样的工作态度与行为为下一步电力工程施工埋下深刻的安全隐患,而那些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很好地及时发现并处理掉,很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暴发。

2.2相关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施工单位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就很容易导致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其次,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案不健全完善,也是电力工程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场地安全问题的体现。没有相关的制度标准作为行为规范,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自身不具备安全意识,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不利于电力工程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安全防护意识不足、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足,也是导致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较高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2.3施工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缺乏联系性

从客观层面来看,施工进度管理与施工安全管理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施工单位要想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力度,开展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势必会占用一部分的施工时间;而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影响项目整体施工品质。此外,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不具备开展各种管理工作的协调整合能力,也很容易导致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果与预期管理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

3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当前的电力安全供应由电网企业、管理部门主导,而电源企业、储能企业、普通民众等主体参与度不高。应加快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平衡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企业、用户、投资方、服务商等各方利益,形成全员参与的电力安全供应新格局。建立健全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采取容量补偿、容量市场等方式,发现并补偿常规电源调节备用的价值;妥善处理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发电环节“搁浅”成本,提高电力安全供应的可持续保障能力。

3.2人员安全培训信息化应用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完善人才的培训模式,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保障电力的安全性,可以考虑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打造一个全新的安全培训信息化体系和系统,通过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展多样化安全培训工作,组织安全培训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组织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开展问卷调查等,让每一个电力工作者都能了解自身的责任,了解自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培训内容的实施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安全培训人员通过完成员工的身份认证,可自主选择培训的课件和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及目标之后进行自我测评,以达到培训目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整合学习、考核、评价等诸多模块,开展多样化、沉浸式地学习体验,弥补传统培训模式的不足。

3.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机制,并且在实践中不仅仅是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而已,还应当将安全管理制度彻底落实。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时,为了切实贯彻项目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应针对施工单位不同种类人员﹑科室等明确职责,保证安全管理有序高效进行。与部门管理人员达成安全管理责任协议,能够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机制有效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把工作划分到每个部门,使责权统一,各部门之间还能相互监督、相互激励,搞好安全管理。对于电力工程施工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问题。

3.4全面落实施工进度规划

首先,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制订的项目施工方案,保证各个施工环境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其次,工程监理单位要定期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进度进行监督,并做好相应的监理记录,对关键工序的施工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发现施工进度比实际施工进度过快或过慢时,监理单位应及时找出原因,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调整,使其与施工进度计划相一致,还要采取合理施工措施,尽可能地满足签订的合同工期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电力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作为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很不完善。电力工程施工单位要对电力工程进度计划和安全管理方案不断调整与完善,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保障施工安全性和施工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皓元.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202-204.

[2]张明.关于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思考[J].电力设备管理,2021(8):152-153.

[3]张德治.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1(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