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古典吉他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徐博,金阁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

摘 要:随着古典吉他这门乐器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和推广,喜爱它的人们越来越多。由于古典他在中国起步晚,正规师资缺乏,在这门乐器的普及和推广过程中,存在了一系列问题。作为受过正规学习和系统训练过的古典吉他音乐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必要在这项音乐教育工作当中作出一些好的方法的探讨和推广,使古典吉他和钢琴、小提琴一样,让人们对它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古典吉他教学;审美教育;重要性;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为了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审美教育,老师要引入音乐作品,促进学生的自我审视,并在学生之间推进相互鉴赏。从多个方面出发,全方位开展审美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与审美能力。

1.审美教育和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

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并体现创造性教育来进行的。通过探究与体验客观形象之间的对应、谐和、比较、均衡、旋律、多元协调统一等变化规律,合理掌握形式美,丰富、优化人类审美观心理构造,提高体验和创造性审美观的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和美育、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音乐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性教育,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更明确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从而形成明确、端正的生活审美情调、生活审美理想、生活审美价值观,从而有效净化学生思想情感、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使他们更加喜爱生命、更喜爱美。音乐教育是审美教学的部分,而不是全部,音乐教育是作为审美教学来展开的,其主张通过音乐活动和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修养。审美教学表现出了自由、和谐性、形象具体、情感性等特征,而音乐教育则可以把蕴藏的审美教育价值全面、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品味和享受文化艺术,是使学生获得身心快乐的一门教育。

2.古典吉他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审美教育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的言行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着很美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美丽,相对来说学生有着很大的审美可塑性和求知欲,所以通过音乐课程,向学生传播全面、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并训练学生的音乐技巧,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与审美修养,从而促使学生体格和心理上的全2.2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形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而形象思维又是逻辑思维的基石,它是根据人类审美情感发展出来的,对每件事物认识其形,才可以借助逻辑思维进行分类和认识事物。换言之,唯有以审美情感的功能与体现原理为切入点,人们方可更正确地认识事物,从而进行更为严谨的思考。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了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重要意义。创新精神的内涵有不怕困难、不甘守旧、具有革新的意志与勇气等,所谓创造力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迅速发觉提问、大胆创新构想、多方面思索、高效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音乐教学改革指出,要抛弃"老师简单讲授、学生被动掌握"的陈旧教学方法,创立以学生为主体、民主课堂、协作沟通、生动活泼的实验发现型、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此方式教育的学生就具备了更高的思维能力,可以勇于指出问题和发表不同看法,在音乐实践中也就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可以另辟蹊径、标新立异,从而显示出更高的艺术创造

精神与创新能力。

3.古典吉他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策略

3.1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理念

审美理念的养成是审美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所以当下我国教学与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在音乐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审美理念的必要性。乐器是演奏音乐作品的媒介,是传达音乐内涵的途径,乐器由演奏者的双手操作来演奏音乐,有的还需要动用口、脚和全身协同完成,这一系列动作首先都需要人的大脑来发号施令,所以说在乐器演奏中,人脑的思考是最为重要的。呈现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需要演奏者不仅不出差错、准确地演奏音符,还需要让被音乐作品赋予情感,这就需要演奏者思考:怎样精准的弹奏才能避免出错,怎么样弹奏,才能表达出音乐作品的美。因此,要准确地表达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就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用大脑思考,去审视怎样传达音乐作品的美,这一个环节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方式方法,也就是音乐教授过程中的美育环节是必需而且必要的。

3.2注重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审美创作能力的训练也是审美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而音乐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要使学生可以充分地体验到美感并建立正确欣赏美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建立正确美学创作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将自己所掌握到的音乐知识技能成为改变日常生活的利器。马克思曾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诚然,提高音乐审美的能力需要一双能听懂音乐语言逻辑的“耳朵”,要理解音乐语言的逻辑,只有真正学习好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听懂音乐语言的逻辑,如为什么一首音乐需要用小调而非大调?因为小调在音的组织结构上形成阴郁感;又如为什么不同的音乐要用不同的拍号?除了方便记谱外,不同的拍号也会带来不同的音乐感觉,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以华尔兹而著名的3/4拍,这些都是音乐语言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对于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教授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习好音乐理论知识是必需的课程。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学生审美鉴赏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音乐老师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改革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要认真去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审美能力得以全面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整体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为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袁小娟.审美教育,艺术熏陶——基于音乐专业素养的村初中古典吉他教学研究[J].音乐教育研究,2020(8):117-118.

[2] 王宏莉.美术欣赏课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