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土壤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土壤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谷牧

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0700

摘要:土壤环境的安全与否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起着直接影响。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和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重视土壤污染与防治工作,并全面推进净土保卫战。目前我国各地的土壤污染程度存在差异,而且受污染的时间也不同。土壤受污染后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必须重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需要明确污染的成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同时,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我们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土壤生态保护;措施

1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类型

(1)工业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等,如果不妥善处理,会被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2)化肥农药污染。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其中的化学物质会渗入土壤,积累并对土壤生态系统和地下水产生不良影响,形成土壤污染。(3)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中含有有机废弃物、塑料、化学物质等,如果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2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分析

2.1换土法与客土法

换土修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其主要原理是用未受污染的土壤替代受污染的土壤。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换土修复方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土壤,特别是在工业废弃物等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客土修复方法是一种针对污染较轻的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主要依靠物理修复技术来实现修复效果。最关键的技术原理是将新鲜且洁净的土壤添加到被污染的土壤中,通过稀释或覆盖的方式来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低、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场地。总体而言,换土修复方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土壤,而客土修复方法适用于污染较轻的土壤。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和场地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或采取综合修复措施。此外,还需要结合污染源的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全面推进土壤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2.2电动修复技术

电动修复技术是一种能够通过电场或电泳的作用来修复土壤污染的方法。这种技术利用电迁移的原理,将土壤中的有害金属离子转移至电极中,从而实现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清理。在电动修复技术中,通过在土壤中建立电场或电泳场,利用电势差驱动有害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通过电迁移的过程,有害金属离子会从土壤中被转移到电极中,从而实现对土壤的修复。电动修复技术具有精准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它可以针对具体的污染物进行定向修复,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同时,由于电迁移的作用,修复过程中无需移除大量的土壤,减少了土壤处理的成本和影响。然而,电动修复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例如,适用于该技术的土壤类型有一定的限制,需要考虑土壤的导电性和离子迁移的效率。此外,该技术对电极的设计和布置也要求较高,需要充分考虑电场的分布和电流密度的控制。

2.3土壤淋洗技术

化学洗涤剂的使用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化学洗涤剂投放到受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化学溶剂的溶解、固化、解析等化学作用,实现对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分离和去除,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标。在使用化学洗涤剂进行土壤修复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洗涤剂,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土壤的特点进行选择。然后将洗涤剂均匀地投放到受污染的土壤中,使其充分混合。随后,洗涤剂会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可溶性或不溶性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可以随着洗涤剂的溶解、固化或解析作用而被分离出来。化学洗涤剂修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便、效果明显。它能够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属,并有利于回收和处理这些有害物质。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例如,洗涤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性。此外,洗涤剂的使用量和作用时间需要精确控制,以避免过度清洗或不足清洗的问题。

2.4植物修复技术

(1)植物提取技术。此技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根系吸收、转运和积累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植物可以吸收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并将其转移到地上部分,通过收割植物来移除污染物。(2)植物挥发技术。某些植物具有挥发有机物的能力,称为挥发性植物。这些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然后将其转化为气态化合物,并释放到大气中。这样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3)植物降解技术。某些植物具有降解有机物的能力,称为降解植物。这些植物通过根系分泌酶或菌根共生菌等微生物的协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这种技术适用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类、农药等。

3土壤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3.1加强土壤质量普查工作

首先,加强土壤普查是了解土壤资源分布、质量状况和利用潜力的基础。通过对土壤类型、质地、养分含量、污染物含量等进行详细调查,可以有效评估土壤的肥力、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能力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这些信息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科学施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加大土壤普查力度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对土壤污染源、污染程度和迁移途径的调查,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治理土壤污染,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健康。此外,土壤普查还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农田规划和土壤改良方案,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了解土壤状况还可以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加强城市土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首先,建设生态检测系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土壤检测方法和标准。通过研究和制定可靠的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和类型,为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制定土壤质量标准,明确土壤污染的阈值和安全限值,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完善生态检测系统需要建立土壤污染监测网络。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土壤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土壤质量变化,掌握土壤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监测网络可以覆盖不同土壤类型和用途的区域,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此外,生态检测系统还需要建立土壤污染信息公开平台。将土壤质量监测数据和治理成果公开,让公众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和治理进展,提高社会参与度和监督能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享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技术和经验,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4结语

在当今社会,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选择适合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释放,使受污染的土壤得到修复和恢复。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的同时,加强土壤生态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都是促进土壤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关键。此外,还需要加强土壤监测和管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土壤保护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郭彦雪,李伟.污染土壤修复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J].化工管理,2022(36):60-62.

[2]张凡,艾思含.微修复技术在典型化工污染土壤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2(3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