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张晓帅2.,刘思慧

610322199706205219

230183198205291645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线之一,它是人民生活物质的重要物质保障基础,时代发展下,建筑业同样发展迅速,楼盘兴起,高楼耸立下施工进度和难度都在加大,相应的人们对施工安全生产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仅是因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更多的是因为建筑群体结构后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想让建筑产业成为真正的惠民,为民工程,就必须要重视建筑业施工安全,做好安全保障,建立安全体制,要利用一切有效措施防范于未然,加强建筑过程管理,只有这样才为建筑业的美好发展而增添力量。

关键词:安全生产;过程管理;文明施工

引言

工程建设下,很多企业缺少专业的、统一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方式不够现代化,部分施工企业将日常的管理检查忽略掉,做的安全措施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由于我国建筑业长期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进行管控,相关领域学者也进行了安全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研究,但由于企业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因素,不同的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安全管理重点还有很大差异。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一)高空坠落隐患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建筑物大多都会向高处发展,很多的施工项目中都有高空作业。所以高空掉落事故也是目前建筑业中最常发生的事故类型,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洞口、临边处、脚手架、吊篮、塔吊等位置的施工作业中。另外,因为施工项目都会有工期要求,所以在施工中经常会安排一部分的交叉作业,也就是在同一个区域内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工种在同时施工。交叉作业非常容易导致坠物伤人、高处坠落、机械打击事故的发生,占事故发生总数的12%一15%。

(二)触电事故

建筑施工项目必然会涉及到电力作业,不只是建筑物的电气照明作业,在施工中也会用到许多的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所以在这几年中,触电事故也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常见事故之一。在工地中有很多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在炎热的环境中,有些墙体材料可能会发生自燃,从而引发火灾。还有,施工现场难免会因施工需要增设电线,重型机械的操作在现场留下深坑,造成安全隐患。

(三)机械伤害

施工中都要用到许多的大型机械,如果操作不慎的话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机械伤害事故目前也是比较常见的施工事故类型。这里所说的机械指的是垂直运输机械或机具。

二、建筑工程施工人因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管理部门各个岗位和建筑基层项目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管理层不合规范,未能有效指导实践,服务施工建设;培养缺乏战略性,长期性,固定性的劳务公司选择性,项目施工一线的管理人员和劳务分包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不到位,不细致。在公司各部门的日常管理中,只有按照岗位的职责履行“责任”的指导和工作。无法依照详细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指导,造成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并没有进行有效连接;项目一线管理工作者对于职责安全责任缺少清晰了解,安全意识并不是很高,过程中安全责任得不到落实。

(二)缺乏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当中现在的民工们大都是来源不清,人员复杂,受教育程度也高低不一,大部分是学历相对较低的,他们对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也了解不深,他们这种劳务工程队伍把赚钱看得特别重要,对于所在工地的存在的危险性毫不顾忌,持着不管不顾的心理,而且他们存在着临时性,同时建筑企业对他们的管理就会存在欠缺。一些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不够完善,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缺乏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

(三)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建筑企业的安全教育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对操作人员的三级教育,缺少对管理人员的教育。违反规定的,不制定施工方案,不按施工方案或特殊施工方案实施,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不按要求对原材料验收的、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的、不按要求旁站监督知道的等等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占得比例更大,而违章作业大多是由上述读职失职行为造成的。现实情况是,项目劳务分包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尚未到位。成效甚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人员本身受到的安全培训及其有限,以至培训的水平有限,在培训教育中没有从受教育人的心理层面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进行分析,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三、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培训策略

(一)指定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网格化”体系。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网格化”责任体系,明确安全教育负责人及其责任,实现安全教育责任包保到人。项目部要确定1名安全教育负责人及若干名安全教育责任人,明确其安全教育职责,做好个人安全教育、信息分类登记以及健康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所有人员一人一档。二是编制计划方案。施工单位安全教育负责人应组织企业相关部门编制企业教育考核制度及计划,各项目部应根据企业教育考核制度、年度教育计划组织有关人员编制项目教育培训方案。三是过程影像记录。项目安全教育要留有影像记录,施工单位安全教育负责人要加强项目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的监督管理,及时参与、监督项目级、班组级教育考核工作的实施,检查项目安全教育影像记录情况,做好各级教育考核资料的存档工作。

(二)建立安全高效的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需优化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模式,严格遵循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开展施工活动。首先,需贯彻落实行业法规,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其次,建筑项目合同主体之间需切实履行合同约定,避免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保证各方利益不受损。最后,管理人员需强化专项治理工作,注重工程项目的细节管理,从整体上优化工程质量。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现场监督机制,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工程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监管

建筑企业要将劳务队伍的培训评比纳入考核,增强施工队伍积极性,减少项目的安全隐患。针对不同岗位和层次的劳务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方式,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同时,建立有效的培训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培训内容的质量和培训效果的实际应用。另外,施工单位要严格筛查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50周岁以上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有条件的项目鼓励全员体检,个人健康档案应包括日常健康检查记录以及个人健康承诺,健康体检报告有效期为一年时间,超过有效期应重新组织体检。

总结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建筑背景下,安全管理模式正处于一个由老式到新式的过渡时期;在社会背景下,也是国家的过渡时期,非专业人员务工是造成建筑安全管理不合理的一方面,投资方或企业在出资时不应只顾工期进程,注重利益,要在建筑中的安全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实现全过程安全跟踪。切实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落实到施工第一线,全面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杜绝较大事故、遏制一般事故,争创“零伤亡”工程。

参考文献

[1]刘建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C]//2018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20.

[2]李晓阳.浅谈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控制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7(2).

[3]吴荻.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0).

[4]伍帆.渝利铁路隧道工程安全风险控制研究与应用[J].隧道建设,2015,35(7):658-664.

[5]赵挺生,刘文,张亚静,etal.基于施工流程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