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新露杨世英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脂肪酶、 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90名符合标准的患者以及90名健康体检人员。使用 SPSS软件 t检验处理数据,它们的平均值±标准差(x±s),呈现正态分布。结果:淀粉酶的灵敏性为77.06%、特异性为73.92%、准确性为74.9%,脂肪酶的灵敏性为83.29%、特异性为79.13%、准确性为80.32%,C-反应蛋白灵敏性为70.81%、特异性为78.09%、准确性为75.67%,降钙素原灵敏性为76.67%、特异性为78.56%、准确性为80.59%,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敏感性为98.8%,特异性为96.6%,准确性为95.5%,与单个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各项检测结果(P<0.05)。

关键词:胰腺炎甘油三酯C-应答蛋白降钙素原价值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炎症性疾病。然而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快,并发症高,死亡率高,是临床上比较难以治疗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胰腺部分组织水肿、出血、坏死等病理的变化而引起的,其本质是胰脏的局部的炎性反应与损害[1]。造成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有很多,在国际上比较常见的是因为长时间喝酒,而在国内则比较常见的是因为胆结石造成的胰液引流不畅。由于胆结石会堵塞胰管,造成消化酶无法排出,如果储存在胰脏内的消化酶被活化,就会对胰脏细胞造成刺激,引发胰脏的一种疾病从而引发炎症反应。一般其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急性发作期;②持续高热期;③重症恢复期。然而当再次出现急性胰腺炎时,可以出现胰腺部分的损害,进而发展为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

血清淀粉酶(Serum amylase,AMY)测定是检测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指标之一,是一种糖蛋白,它在人体内以一种酶原的形式存在,属于糖苷链水解酶,是一种可以分解多种多糖成分的酶。淀粉酶它主要在胰腺、胃肠道和肝脏中的含量比较高。当急性胰腺炎发生时,病人的血浆中淀粉酶的含量通常都比较高。脂肪酶(Lipase, LPS)是一组以胰脏为主,其次才是胃和小肠,特异性比较差的脂肪水解酶类。同时它还是一种能够降解多种含有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在循环中一般通过胰腺分泌型脂肪酶和辅助脂肪酶,但是辅助脂肪酶的分子质量很低,因此它能够被肾小球过滤掉。在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辅酶/脂酶比例降低;当胰腺组织和细胞遭受损害时,可能出现异常表达[2]。C-反应蛋白是一种相对便宜、易于获取的炎性标志物,在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3]、鉴别坏死性急性胰腺炎、间质性急性胰腺炎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一种在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脓毒症、多种脏器功能衰竭等疾病发生时,其含量都会显著增加的一种蛋白质。

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胰腺炎中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的研究比较少,并且有些研究存在入组的病例数较少,以及对照组中健康人群数量的不足或其他原因。因此,将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这四种指标结合起来,对于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来说,可以对诊断及治疗提供一些帮助,以及在我国的基层医院及医疗机构中进行广泛性的。

采集全部实验人员的清晨空腹静脉血2-5mL,应用3000 r/min的离心机进行离心5分钟,并将血清提取出来到无菌管中,之后进行与其相对应的检测。应用TBA-FX8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速率法测定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

实验总共纳入研究人员180例,其中包括正常对照组90例,实验组90例。总共有男性118例(65.5%),女性62例(34.4%)。其中49名健康对照者(占54.8%)为男性,41名(占45.2%)为女性;试验组中,69名患者为男性,占76.1%,21名患者为女性,占23.9%;总体中位数年龄为48岁,正常对照组年龄为57岁,实验组年龄为46岁;研究证明两组中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有研究人员血浆中的淀粉酶、脂肪酶、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含量(见表3-2)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所得出淀粉酶的灵敏性为77.06%、特异性的为73.92%、准确性的为74.9%,脂肪酶的灵敏性为83.29%、特异性为79.13%、准确性的为80.32%,C-反应蛋白灵敏性为70.81%、特异性为79.13%、准确性为75.67%,降钙素原灵敏性为76.67%、特异性为78.56%、准确性为80.59%,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敏感性为98.8%,特异性为96.6%,准确性为95.5%,与单个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急性胰腺炎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药物、内分泌疾病、酗酒和常见的胆管结石等。毛恩强等人是这样认为的,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也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并且提出了“复合原因”,即高脂血症伴胆结石或酒精引起的“复合原因”,并将其划分为胆-脂,脂-酒,胆-脂-酒3种类型[4]。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体内的胰腺酶会被大量的活化,从而导致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以及胰腺周围的水肿、出血或坏死等。

研究中血清淀粉酶的灵敏性77.06%、特异性73.92%、准确性74.9%,可得出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不乐观。因此,这就导致了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特异性不高,所以需要与其他参数结合起来进行判定[5]。在淀粉酶无法继续良好反映疾病病理过程时,脂肪酶将会起到作用。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产物,是在炎症状态下由正五聚体组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蛋白,可以用来做炎症和组织损害的非特异性标记和灵敏指标。正常人体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很少,但如果出现了病原菌(比如病菌)或者组织受损的时候,机体的炎性物质就会被激活,C-反应蛋白含量会明显增加,在48个小时之后达到峰值,同时也与炎性物质的强度呈正相关。

血清淀粉酶的灵敏性77.06%、特异性73.92%、准确性74.9%,可得出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不乐观。在研究中所得出脂肪酶的灵敏性83.29%、特异性79.13%、准确性80.32%。本研究中C-反应蛋白具有70.81%的敏感性、78.09%的特异性、75.67%的准确性。降钙素原灵敏性76.67%、特异性78.56%、准确性80.59%。综上,四项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各项检测结果(P<0.05)。因此,要做好四项检查,才能更快、更精确地确诊为胰腺炎,以及在我国的基层医院及医疗机构中进行广泛性的使用。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多与胆道疾病有关,其中包括胆结石、胆道蛔虫、胆道炎症等。酗酒和酒精中毒在一些西方国家为主要病因,又称为酒精性胰腺炎,而在我国较为少见,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是一些胆道疾病。本研究中收集了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选取了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四项指标作为实验指标,探讨血清淀粉酶、脂肪酶、 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诊断中的作用。将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实验人员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研究所测四项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各项检测结果(P<0.05)。因此,要做好联合检查,才能更快、更加精确地确诊为胰腺炎,以及在我国的基层医院及医疗机构中进行广泛性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共识专家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08):937-947.

[2]Theodore T. Brown and Joseph A. Prahlow. Postmortem Serum Amylase and Lipase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J]. Academic Forensic Pathology, 2018, 8(2) : 311-323.

[3]Alfonso V,Gómez F,López A,Moreno-Osset E,Del Valle R,Antón M D,Blanes F,Ripollés T,Ortiz I.[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in the detection of necrosis inacute pancreatitis][J].Gastroenterol Hepatol,2003,26(5):288-293.

[4]BANKS, P.A., BOLLEN, T.L. , etal.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 - 2012:  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s  b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J].  Gut: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2013,62(1):102-111.

[5]赖卫国,李韶今,杨栋梁.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临床分型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2680-2681.

本文系2023届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

姓名:杨世英;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出生年月:1987年7月;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