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3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陆佳佳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1+x”证书制度,即在拥有学历证书的前提下,考核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应用型本科学生获得多项证书。随着国家建筑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改革,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需重点培养学生思维、专业和创新能力。该证书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综合素质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创新合作,拓展建筑工程管理社会服务,有望为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在“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引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X”建筑信息模型 BIM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手册》共四册,其中,本文评述的为第二册,涵盖结构工程类内容。这套书是“1+X”建筑信息模型 BIM 专业技能等级考试的教材,重点围绕建筑结构工程类BIM建模工作流程展开。全书共有十个学习模块,包括考核要求、基础知识、BIM建模知识、结构设计、可视化交底、模板工程设计、脚手架工程设计、工程量明细表、塔式起重机基础验算等内容。通过研读本书,有望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一、“1+X”证书制度教育改革概述

“1+X”证书制度是一种教育改革模式,近年来由教育部提出并逐渐推广。其核心思想是在拥有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获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形成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双重认证体系。这种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在“1+X”模式中,数字“1”代表学历证书,而“X”则代表附加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获取多个职业技能证书,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这一模式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是如何确保职业技能证书的质量和权威性。不同证书机构的认证标准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确保证书的价值和可靠性。其次是如何平衡学术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追求职业技能证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术知识的积累。因此,高校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实现学术和职业技能的有机融合。

二、“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管理教学思路

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建筑工程管理涉及项目规划、组织协调、质量控制、成本管理等多个领域,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1+X”证书制度下,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包括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质量安全控制、成本效益分析等。通过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实际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的能力。因此,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地实习、模拟项目管理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学生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因此,教学应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合作和协调,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让他们了解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并通过团队项目、合作演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丰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资源

首先,要积极开发和更新教材。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教材也应与时俱进。教师可以通过参考行业标准、最新的技术手册以及实际案例,编写或选择相关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契合。此外,还可以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材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要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建筑工程管理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建立配备先进设备的实验室,让学生在模拟的项目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提供实地实习机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实际工作。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此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筑工程管理领域有很多专业软件和工具,可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通过虚拟环境进行实际项目管理的模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管理教学对策

1、构建“1+X”证书教学方式。

首先,要明确“1+X”的教学模式和目标。学校需要明确“1+X”的核心思想,即在学历证书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多项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要确定每个学年或学期内的“X”部分,即具体的证书考核内容,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并参与考核。其次,要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设计具有灵活性的教学计划。对于“1”部分,即学历课程,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传授和思维培养。而对于“X”部分,即证书考核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实践项目等,以帮助学生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第三,要强化实践环节。建筑工程管理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因此“1+X”教学方式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提供实地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锻炼技能。同时,可以开设仿真实验课程,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前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技巧。此外,要强化“X”部分的培训和考核。针对不同的证书考核内容,学校可以组织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准备考核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学生在考核中能够真实展示所学的技能水平。考核可以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考核、项目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教师是“1+X”证书教学方式的重要执行者,需要具备相关的教学和考核知识。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培训,让他们了解“1+X”教学模式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同时,还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2、丰富多元化考核方式

首先,引入综合性项目考核。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践考核外,学校可以设计综合性项目,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实际工程或模拟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如工程规划、项目管理、施工图设计等,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展示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其次,采用开放性问题解答。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复杂的问题和决策,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答。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测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注重实际操作考核。建筑工程管理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因此实际操作考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在实际工地或模拟工程中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实际工程任务,如施工现场管理、材料选用等。这种考核方式能够直接测试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加强实训课程。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实际操作训练课程,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这些实训课程可以涵盖建筑项目管理、施工技术、BIM应用等多个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考核可以采用现场考核、项目报告、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最后,注重团队合作和实际案例分析。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方协作,学校可以设计团队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工程任务。同时,引入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和解决真实工程中的问题,考察他们的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

3、强化师资团队教学能力

首先,提供专业培训和研修。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和研修活动,邀请行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最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知识和技术。这有助于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其次,鼓励教师参与实际项目。建筑工程管理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际项目,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行业实际情况,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增加教学的实际性和针对性。第三,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学校可以与建筑工程管理行业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行业需求,将实际操作经验融入教学中,使教学更具实用性。此外,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创新。教师可以开展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助于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还可以为教学提供更新的理论支持。教师还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建立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学校可以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将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建筑工程管理教学的最佳实践。教学团队可以相互协作,分享经验,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四、“1+X”证书制度下建筑实训课程改革路径

在进行建筑实训课程改革时,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首先,需要明确核心技能和专业技能证书的目标,以确保课程设置与证书要求紧密契合。其次,将这些目标融入课程内容中,使课程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所需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引入真实的建筑案例作为学习材料,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际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操作体验。

为了使课程更贴近行业实际,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作为导师,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融入创新元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项目设计和解决方案提出,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

为了确保改革的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能够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综合考虑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实现建筑实训课程的全面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具实用性和职业竞争力的培养。

结语

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和行业共同合作,共同努力,确保学生能够在“1+X”证书制度下充分获得学术和实践双重认可,从而更好地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坚信通过这一改革举措,将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未来培养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邓琪,王昌运,王常林.“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建筑结构,2023,53(10):176-178.

[2]党斌.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2(22):88-91.

[3]张美娟.“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23):118-120.

[4]谢艳华.产教融合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估价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47):86-90.

[5]杨谦,张喆.“1+X”证书制度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校企融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文化,2021(05):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