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2个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3

(排2个版)

文化生态视域下温州古琴今昔考

张潇潇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温州在中国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第一个产生并影响深远的琴派“浙派”便诞生于此。自古以来,温州的琴乐文脉绵绵不息,至今不衰。本文以文化生态视域为切入点,对古琴艺术在温州的兴起、传播与发展进行考证,以期客观呈现其整体样貌,为温州琴学研究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古琴;温州;浙派;琴社;

温州是中国第一个古琴流派——南宋浙派的诞生地,在中国琴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自创立以来,浙派在制曲、演奏、传谱、斫琴、乐律等方面不断完善,至明代形成以刘基、张璁等官吏、文人为代表的琴学群体,迎来发展的高峰时期,抚琴制琴之风犹盛。时至今日,温州古琴艺术同样蓬勃兴盛。自2008年温州市古琴协会成立以来,以黄德源、林海燕、吴映雪为代表的老中青年琴家,致力于古琴艺术在温州的传播与发展。各县市亦陆续开办琴社(琴馆),为古琴艺术走入大众视野做出重要贡献。如今,温州的琴乐氛围极为浓厚,雅集、展演、讲座已成为常态。一种艺术形式的兴起、流播与发展,既不能割断历史,又需要关照当下。基于此,对温州琴人群体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身份、社会角色以及当下琴社的运行机制进行追溯与考察,可以全面呈现温州古琴艺术的历史积淀、人文环境、地域特征等,这对于推动今日温州琴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温州古琴的历史溯源

古琴作为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文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在历经两汉三国之际的形制定型、魏晋时期的琴曲积累、南北朝时期的文字谱初成、再至隋唐时期的减字谱改进等几个关键时期之后,终于在南宋兴起了第一个形成系统的古琴流派——由琴家郭沔所创立的浙派。郭沔(约1190-1260),字楚望,永嘉人。永嘉,即温州的古郡名,其地山水秀美,人文鼎盛,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传统。郭楚望创作并传世的琴曲众多,且影响深远,历元、明、清直至现时,其《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等几乎无人不爱、无谱不载。其中,尤以《潇湘水云》最为知名。近代琴学泰斗査阜西先生对这首琴曲赞誉有加,认为:“在古琴曲中,最流美而又动情的,要数《潇湘水云》这一曲了。”[1]除上述三首作品外,袁桷《清容居士集》中有诗《述郭楚望〈步月〉、〈秋雨〉琴调二首》[2],描绘了郭楚望创作《步月》《秋雨》这两首琴曲的意境、心境,有归隐、思乡、伤逝等情怀。但遗憾的是,二曲久已失传。对于郭楚望的创作能力,査阜西先生在《郭楚望小传》中又进一步予以肯定:“他的创作是很丰富的。我们虽然没有发现到他的谱集刻本或稿本,但能推定明代中叶以前各谱集中刻传的琴曲有很大一部分是他整理和创制的。”[3]

流派的产生除了有统一的群体风格外,还必须具备琴人传承、琴谱传播等方面的内容。郭楚望传艺于刘志方(1171-1240),刘志方承其衣钵,又将郭楚望的琴风授予毛敏仲与徐天民。二人在杨瓒的资助下,将郭楚望传谱整理成册,定名为《紫霞洞谱》(或称《紫霞洞琴谱》)。此谱收曲468首,是浙派古琴的一部重要谱集,也是后世很多琴谱之源头,它不仅受到当时琴家的重视,超过了官方推崇的阁谱,也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如元代金汝砺之《霞外琴谱》、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之中下卷《霞外神品》等,都是由此谱的命名演化而来。浙谱的崛起,迅速使“阁谱”和风靡一时的“江西谱”相形见绌,为浙派的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紫霞洞谱》后因战乱而失传,是为琴史之大憾。浙派的历史可谓漫长,在南宋兴起后,称雄元、明两代,史载:“近世所习琴操有三:曰江、曰浙、曰闽……习浙操者十或六七。”[4]徐天民门下传承四代,将浙派古琴推向顶峰,居于明代琴界至尊之位,一时有“浙操徐门”、“徐门正传”之目。由此,以徐门琴风为主线生发而成的浙派琴脉,引领着明代古琴艺术的风向,也使得浙地琴乐文化传统之流更加洋洋洒洒。明代中叶,随着虞山派和广陵派的粉墨登场,浙派的显赫地位被逐渐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浙派的消亡,而是其审美取向由琴曲渐渐转向琴歌。直至入清以后,浙派渐趋衰微。20世纪30年代,琴家徐元白(1893-1957)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和理论贡献推动了浙派古琴艺术的复苏和繁荣。徐元白曾师从浙派琴家大休上人习琴,后走访各地名师,使其尽得浙派技艺,又有所创新,最终形成现代浙派演奏风格。而浙派徐门,也在徐元白、徐匡华(1917-2007)和徐君胜、徐君跃兄弟的三代接力中,留下百年的传承。

而在温州本土,浙派的影响亦在开枝散叶。自宋兴以来,永嘉滋养了逾百位琴人,其中多为永嘉郡籍,亦有少数在永嘉为官或游历至此的琴人,“他们之中固然甚少有如郭楚望等以琴名世者,但绝大多数都是名震一时的政客、诗画大家。”[5]遗憾的是,因缺少史料记载,纵使得以明确这些名家的琴人身份,但他们的师徒关系、传承谱系却无迹可寻。到了晚清至近现代,马氏家族是温州著名的书香之家,世代以诗书画琴和医药相传,其家族“琴画传家二百年”[6]

,尤以马昱中、马元熙、马寿洛三人精于古琴。马昱中,字蔚霞,“善鼓琴,工书及篆刻,尤擅花卉。”[7]马昱中后传艺于徐茝生、林鹗等人。马元熙(1834-1909),字兰笙,号琴叟,别号娱琴子,著有《友石山房琴谱》《友石山房印存》。马元熙习琴先师承其祖父马昱中的弟子徐茝生,后又拜释开霁为师。据《友石山房琴谱》记载:“在辛酉岁,余设帐于其家,聆其所弹之曲,音节入古,均非俗耳之筝琵可比。余酷嗜之,而求其教,茝生先生不以余之愚拙而不屑,不数月而颇得琴趣。”[8]马元熙不仅能弹琴,亦能制琴,《友石山房琴谱》中对其取材斫琴之事亦有详细记载。《友石山房琴谱》成书于1887年,收录《潇湘水云》《客窗夜话》等11首琴曲,曲后多有后记,记录闽浙间琴事。马寿洛(1869—1962),字祝眉,谱名隽诜,晚号菊叟,为马元熙次子。马寿洛著有《春晖堂琴谱》《桐君录》,习琴师承其父马元熙。《春晖堂琴谱》以“古淡和雅”为标准,收录各家琴曲。《桐君录》辑录历代琴学著述,包含集论、琴律述、历代琴谱序言,合十余万字。综合以上,马氏家族的琴学传承,对于晚清至近现代温州琴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下琴社的发展样态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入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至此之后,各地琴社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古琴在温州的传播与发展,极大程度上就依托于琴社。目前温州琴社分布均衡,覆盖各县市区,尤以城区、瑞安市、乐清市最为活跃,传承派系则以浙派、虞山派、泛川派为主。通过前期走访和调查,笔者选择三个琴派中较具代表性的琴社,对其运行机制、培训模式、传播途径、交流活动、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厘清各古琴流派在温州的传承脉络、发展轨迹。

(一)以三个琴派为主线

亦如前述,在徐元白的推动下,浙派古琴于20世纪30年代重焕生机,并以新的面貌繁荣壮大。浙派古琴在温州的传播以黄德源、林庆君、李乐园老中青三代琴人为代表。黄德源,1944年生人,于1955年拜徐元白及夫人黄雪辉为师学习古琴,现为温州话吟诵和浙派古琴的双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黄德源牵头成立了温州市古琴协会并任首届会长,长期以来广泛传学授艺、大力普及古琴,以他名字命名的“黄德源艺术馆”是集“琴吟书画”展示、交流、教学于一体的民间公益文化场馆,为浙派古琴在温州的传播发挥着引领作用。浙楠琴社的创办者林庆君先后师从琴家林友仁和浙派古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晓英,他研习琴学三十年如一日,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思考与探索。琴社自成立以来,广泛请益各地琴家,以音乐会、名家分享会、禅学活动、公益课以及琴展、雅集等多种形式,推动古琴文化的普及,现有上海、温州等地区七个分社教学点,学员多达七百余人。李乐园,2000年就读于杭师大音乐系,并开始学习古琴,先后师从徐晓英、徐君跃,现为温州市鹿城区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她创办如一琴庐,选“如一”为名,表达了对古琴的执着和热爱始终如一。目前李乐园坚持一对一的授课形式,注重对学员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她积极探寻古琴在表演中的参与感,以琴箫、琴筝以及古琴与温州地方戏曲瓯剧的合作,打破既往对古琴只适合独奏的认知,培养学员对古琴的兴趣和爱好。

虞山琴派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发源于江苏常熟,由严天池创立于明末清初,影响遍及全国各地。鹿鸣琴社为温州市虞山琴派非遗传承保护单位,成立于2009年。创办者吴映雪先后师从赵家珍、龚一、朱晞三位古琴大家,现为中国琴会理事、中国民族器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十余年间鹿鸣琴社为温州古琴艺术的普及做出大量努力,举办公益讲座、演出逾百场,广泛邀请各琴派代表性传承人赴温举办各类雅集和交流活动,并在温州大剧院举办多场古琴展演。同时,为温州古琴师资的培养做出重要贡献。琴社兼顾普及性与专业性,不但培养了大批爱好者,扩大了古琴在温州的影响力;而且输送专业人才,有多位学子考入音乐院校古琴专业。吴映雪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在各类古琴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斩获琴界重磅奖项,为温州古琴发展积蓄了后备力量,现如今活跃在各县市的中青年琴人多受教于她,其中亦有多位开办了自己的琴社,如龙港市溪云琴社的孔祥转、瑞安市樗山琴馆的何旭峰、永嘉县弦风古琴工作室的潘可白等。现如今,鹿鸣琴社已经成为温州众多古琴爱好者的根据地。

泛川派古琴产生于清代中叶传统琴学渐行衰微之际,在审美上突破了传统琴乐清微淡远、虚静和雅的主流琴风,以激越奔放、刚健雄浑见长。焦桐琴馆的“焦桐”二字,取自蔡邕的焦尾琴。琴馆的创办者林海燕从1989年开始接触古琴,先师从徐晓英,后拜师于泛川派古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近年来,林海燕在乐清组织了近百场公益课堂,推广古琴文化。她策划举办的“琴动凤凰山”活动,首次将琴与箫、筝、吟唱、太极、中阮等元素结合,让大众感受到古琴之美。在她的努力下,古琴在乐清普及度越来越广,而她培养的数名学生也以古琴特长被名校提前录取。

运行机制与培训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调整,温州琴社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培训模式,无论管理理念、教学品质,亦或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均保障有力、井然有序,大部分琴社能跟随琴友的需求,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理念、创新授课形式,除了日常教学、举办雅集活动外,还不定期组织琴学讲座,在向社会大众传播古琴文化的同时,注重锻炼学员的公开演奏能力。例如鹿鸣琴社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温州,广泛邀请龚一、朱晞、赵家珍、刘善教、徐君跃等琴家,以及倪诗韵、马维衡等斫琴家莅临琴社,为琴友们传经送宝。同时,不定期开展研学活动以及参加非遗传承人大师班,提升琴社的师资水平。但与此同时,市面上的古琴培训班也出现了一些现象:一些培训班采用密集式训练、大班授课的形式,学员的学习效率难以保证;一些培训班则单纯注重古琴技法,学习者缺少必备的乐理基础和琴学素养。针对这种情况,鹿鸣琴社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将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增设乐理基础课、视唱练耳课、琴学入门课等,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一对一授课,四人小组课,单首琴曲的精讲课以及针对中小学生的暑期班等。学员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对应课程。此外,还安排了特定琴社开放日,琴友在指定时间可随时登门练琴,并由吴映雪驻场解答疑惑。此外,鹿鸣琴社为全国社会艺术考级温州古琴指定考点,随着古琴热度的持续提升,每年参加考级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

传播途径与交流渠道

随着国潮、新中式风格的渐趋流行,古琴、书法、茶道、香道、汉服等传统文化形式在年轻群体中愈发流行,而集教学、传播和交流为一体的琴社在其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温州琴社在雅集活动中,除了演奏琴曲外,常把古琴与品茗、品香、花艺等文化活动相融合,极大程度得吸引了不同圈子的爱好者加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除了举办琴社内部的雅集之外,还会组织与不同琴社以及外地琴家、琴社的互动,这类活动通常以主题沙龙、音乐会或名家讲座的形式进行,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从而使古琴文化渗透到各个年龄阶层,受众群体越来越广。同时,琴社的雅集活动常与传统节日相契合,如选择在元宵、端午、中秋及岁末等时节以琴会友,一方面体现出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寻,另一方面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传递出琴友期望达到如亲人般情感交流的美好愿望。现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古琴艺术亦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众多琴社纷纷利用视频号、抖音等自媒体,实时更新演奏视频,宣传琴社活动以及分享与古琴有关的文化知识等。无论身在何处,通过互联网便可第一时间获取与古琴有关的信息以及琴界的动态。综合上述,温州琴社对于古琴文化的传播充分展现了广泛性、丰富性和创新性。

三、结语

   “声无形而乐有器”,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文化负载最丰厚的乐器和艺术,古琴反映了温州的地域特征和人文品格。从历史发展来看,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惧时代的摧残与湮没,在战乱年代,它积蓄力量,待势而生,在和平时期,它力求传承与发展。通过上文对自古至今温州琴人群体、琴乐传播、琴派发展的整体考察,可以明确古琴在这方水土始终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并依托一代代琴人的力量,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的方式不断得到发展。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古琴艺术的生存土壤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传承方式也有了一定变化,但应和时代需求的琴社一跃而为传承琴技、传播琴艺的场所,也成为琴人交流艺术思想的平台。有赖于众多琴社的共同努力,温州古琴艺术发展态势良好,散发着璀璨的瓯越文化光芒。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古琴在温州的传播与发展”(21wsk246)、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刘伯温琴乐活动梳理与研究”(22jd7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潇潇,博士,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1] 黄旭东、伊鸿书、程源敏、查克承《査阜西琴学文萃》,中国美术院出版社,1995年,第431页。

[2]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4》,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33-1134页。

[3] 同①,第135-136页。

[4] 许健《琴史初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第123页。

[5] 王乒乒《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考析》,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7年,第1页。

[6] 章华英《浙江永嘉马氏家族琴事述考》,《中国音乐》,2020 年第 6 期。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艺苑寻踪》,1992年,第80页。

[8] [清]马元熙《友石山房琴谱》,《琴曲集成》第27册,中华书局,2010年,第4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