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公共服务设施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计算机辅助公共服务设施可行性分析

董瑞鑫范莹莹

山东省烟台市  烟台南山学院   265713

摘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研究主要从城市规划和运筹学的角度出发,对其提出优化配置建议,城市规划领域一般在既有公共服务设施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提出定性的优化选址建议。针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计算机辅助选址问题,旨在构造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的定量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辅助选址方法,确定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与位置。在公共服务设施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空间位置特性,结合设施的选址原则,运用聚类分析技术构建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与位置辅助选址方法,支撑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决策。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可行性;计算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基本生活的保障,与社区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上的分布与配置影响到社区获取公共服务资源的时间与成本,关系到社区获取公共服务资源的便利程度,进而影响到社区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加大投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布局有所改善,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服务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已有公共服务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社区的需求,为应对社区对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需求增长带来的压力,考虑新建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社区的需求。新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应与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相协调[2]。通过对当前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合理安排其空间位置,以及加强对其使用的管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缓解公共服务资源的短缺,这一点非常关键。

目前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评价,已有一些解决方案,但采用定性分析的手段难以定量的描述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布局上的不合理性。过去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收集渠道,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行性的研究受到限制,而现在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收集方法,比如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信息系统,我们能够更加精细地收集、分析、评估、管理、决策从而提高我们的研究成果的精准度与客观性。与传统数据相比,网络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及时性强、准确性高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相关研究的方便性和科学性[3]。结合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定量评价和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了解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为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2、公共服务设施可性分析

通过两步移动搜索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公共服务设施的匮乏区域,从而有效地评估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这种方法考虑了供需双方的规模和距离,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出可行性。然而,传统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未能充分考虑到距离衰减和竞争效应,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并借助扩展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建立了一个可行性分析模型,以便更好地评估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行性。

2.1 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

可行性是衡量一个目标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是通过努力实现的成果,也可以是从某个地方获得的服务或资源的数量[4]。此外,它还包括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行性通常指的是如何利用交通工具和道路来接近目标,并且如何获得这些服务。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行性取决于它们的起点终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而这些因素正是决定其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两步移动搜索,我们发现,当两个地点的位置相同时,我们就会同时寻找它们。这种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两步搜索的优势,而且还充分考虑了两个地区的供给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这样我们就能更准确地衡量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行性。通常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足够丰富,并且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较短,那么这些地区的可行性就会更高。然而,两步移动搜索法未能充分反映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变化和竞争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必须要拓宽两步搜索法的范围。

2.2 新增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已有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已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方法,确定一个区域内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与位置,使适当数量的设施能够分配到适当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用[5]。

3、公共服务设施可行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与新增设施选址的基础是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及居民地,这些数据可以从电子地图上运用爬虫技术获取。整个系统的基本功能应该包括电子地图数据的获取、可达性分析、新增设施选址。

3.2可行性分析模块设计

通过使用两步移动搜索方式,我们发现,在进行公共服务项目的评估时,我们需要将其划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我们将根据需要的信息,确定需要的信息在该领域的比例。第二步,我们将根据需要的信息,确定该领域的信息的比例,并将其与需要的信息进行比较。第三步,我们将根据需要的信息,确定该领域的信息的比例,并将其与需要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得出需要的信息。

3.3新增设施选址模块的设计

针对筛选出的可行性不足的需求点集,考虑其空间聚集特性,使用基于密度 的聚类算法对需求点集进行区域划分,将空间上聚集程度较为紧密的需求点集划 为一类,从而确定新增设施的数量,再以最大化覆盖需求点集,最小化新增设施 数量和居民总出行距离为目标,使用迭代重心法确定新增设施的最终选址。

4、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正确安排公共服务设施不仅能够保证公共资源的公平和有效分配,还能够提升公众获得的公共资源数量和质量。针对已有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社区需求,给原有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带来压力的问题,考虑新增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社区的需求。新增公共服务设施要与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协调发展,在选址时要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布局。因此,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针对配置不满足需求的区域,构建新增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方法,确定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位置,使适当数量的设施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分配到合适的位置,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保证社区均衡的享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军波,周春山.西方国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理论及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4): 81-90.

[2] 孙德芳,秦萧,沈山.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现代城市研究,2013,28(03):90-97.

[3] 万波.公共服务设施选址问题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李艳杰.应急服务设施选址问题研究[D]. 鞍山: 辽宁科技大学,2008.

[5] 马骥.自组织映射网络在客户分类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冶金,2014(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