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探讨

作者:韩建会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广德公镇人民政府

邮编:024525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先进技术被研发出来,并在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农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能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重视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种植、耕种、收割等全部步骤,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良好的品质。它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而且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水分等因素,制定科学的、灵活的、可操作的的田间管理方案,以保证农作物的安全、高质量、可持续的种植。

关键词: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相关措施

引言

经过实地考察,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水平,农业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分析当前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期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应用田间管理技术时,要深入了解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充分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优化和完善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农作物种植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农作物是经过人工驯化的自然界植物,它们拥有独特的生物特征。不同的农作物需要不同的播种、生长、收获周期。因此,在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它们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此外,随着国家对无公害农业的持续推广,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及时、有效地采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作物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建立一套全面的、覆盖农资质量、管理和供应的综合性产业管理体系,以期达成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二、农作物种植技术分析

(一)科学选苗

首先,在开始种植农作物之前,种植者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以确保选用的树苗和种子能够满足最佳的播种效果。若是忽略了种苗的品质,或者没有正确的管理,将会使得后期播种的树苗携带病毒或细菌,给土壤和其它树苗造成严重的损害。在开始播种之前,应该仔细检查树苗,并采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技术,确保播种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由于部分无性繁殖种苗和种子无法通过简单的处理来完全消除病毒,因此在种植后可能会出现各种病害,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种植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无病毒种苗培养基地,以确保种植户能够获得无病毒的种苗,并且能够有效地隔离大量种植材料和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和筛选,种苗可以变得更加优良,这样农民就可以安心地将无病毒材料和种子应用到农田种植和维护工作中,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最后,为了确保农作物的安全,技术人员应该从种植的早期、中期到后期都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并确保其产量维持在可控的水平。为了确保农作物的质量,种植者必须在收割后严格管理周围的环境。例如,他们必须维护合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以便让玉米、大豆等作物能够顺利地储存。

(二)采用轮作的种植模式和建立防控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的养分会逐渐减少,这将对后期农作物的种植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如果农作物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土壤中的病原体会不断增加,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农民应该不断改进土地耕作模式,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以此来减少不同农作物轮作对土地的损害,提高种植效益。为了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种植者应该采取科学的轮作方式,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年限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也可以减少农作物的损失。为了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优化防控体系,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使其受限于一个适当的范围。为了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相关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三)科学有效的整地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种植户应该给予整地工作极大的重视,不论是播种前还是播种后,都要将整地工作落实到位,以确保后期种植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疏松性,以便农作物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在整理土地时,应确保土壤粗细均匀,以保证表面平整,促进植物萌发。经过整地后,土壤上层会变得更加疏松,下层则更加紧实,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出苗率和整齐度。种植户应该特别注意地势较低的地方,并充分利用排水和通气措施,以防止雨水过多导致积水,以此来避免农作物根部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根据实际情况,对垄进行适当的挖掘,可以有效地利用阻塞作用来减少损失。在坡地耕种时,要在沟垄附近设置种植地,以有效防止土壤中营养物质

和水土流失。

(四)合理选择播种期

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对于田园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种植户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多年来的天气变化规律,以便找到最适合种植的天气,以免受到不同时间气象条件的影响。不同播种期会对田间病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秋季,由于温度较高,小麦容易患上叶锈病,这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农民应该认真考虑温度与农作物的关系,并充分理解温度对农作物的影响。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和早晚温差,选择最适宜的农作物进行播种。通过有效控制农作物病原体和寄主植物的数量,不仅能够减轻农作物受到的损害,还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使农业田园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五)注重水肥管理

为了让农作物的生长更加顺利,种植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并且精心管理好农田的水肥。同时,他们也需要科学地控制施肥,确保施用的肥料是最佳的,从而避免由于营养不足导致的病虫害。只有通过科学的施肥,才能让农作物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最大的收益。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农作物的畸形生长和产量过剩的问题。为了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种植者必须仔细研究各个生长阶段的特殊需求,并结合多种微量元素,如氮、磷、钾,精心配制出最佳的施肥方案,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减少化学污染,并为土壤提供更多的营养。在施肥过程中,种植户需要充分了解施肥的时机和用量,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控制化肥的使用,以防止化学物质的过度积累,从而避免土壤的混合、发酵等问题的出现。此外,种植户还需要将水肥管理工作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以便为田间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提升其品质和产量

(六)合理密植

农作物的产量取决于群体数量和单株产量,因此合理的密植对于保证农作物的高产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征,如根系、枝叶等,合理规划行间距,以免播种量过大,导致植物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无法形成健壮的幼苗,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利用光照和养分,从而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为了提升我国农业的运营效率和发展水平,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落实到实践中,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提高农作物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红坡乔跃峰孙秋芳.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探讨[J].新农业, 2021, 000(015):16.

[2]杨六萍.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 2016.DOI:CNKI:SUN:GNZL.0.2016-04-020.

[3]郭志伟.浅谈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3(7):1.DOI:10.3969/j.issn.1674-0653.2013.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