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关于河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

巩伦波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农村水利工作作为河长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和生活品质,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为了加强农村水利工作,实现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河长制;农村水利;工作策略

引言

河长制作为一种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机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在河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水利工作不仅涉及农田灌溉、农民生活用水等方面,也与农田生产、农村发展、社会稳定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即优化农村水资源管理,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水利意识和技术水平,以期为加强农村水利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1农村水利工作在河长制中的重要性

河长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与实施。而农村水利工作作为河长制中的一部分,承担着保护水资源、防治水灾、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农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民居住地,农村水资源的供应直接关系到农田灌溉、农产品生产以及农民的生活用水等方面。加强农村水利工作能够建立健全农村供水系统,提高供水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需水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农村水利工作对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农村自来水供应和排污处理设施建设,能够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此外,通过改善农村排水系统,减少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和居民房屋安全,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农村水利工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规划农田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科学调控农田排水量,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果,减少灌溉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能够提高农田水质和土壤肥力,推动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村水利工作在防止自然灾害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加强和改善农村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减轻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减少农田水浸、滑坡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科学调控水库、河流水位和蓄水量,有助于预防干旱和旱灾。农村水利工作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可以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高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同时,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推动农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农村水利工作在河长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和生活品质,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环,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农民共同努力,注重农村水利工作的规划、投资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农村水利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2河长制下农村水利工作的现状分析

2.1农村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灌溉、排水系统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供应。(2)水资源管理不科学:农村地区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和政策,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均衡、排放污水未经处理等问题。(3)技术和人才需求:农村地区水利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缺乏先进的农村水利工作技术和管理经验,制约了农村水利工作的发展。(4)环境保护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非法采砂、乱占乱卖水资源等环境破坏行为,严重污染水体,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河长制推动下农村水利工作的进展

(1)河长制监管机制的建立:河长制的推行,加强了对农村水利工作的监管和管理,有力地提升了农村水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增加: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增加了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资金投入,促进了农村水利工作的发展。(3)水利科技创新:水利科技不断创新,如智能灌溉系统、水资源调控技术等的应用,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用水效率和管理水平。(4)农民参与水利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河长制的推行,使得农村居民更加关注和参与农村水利工作,提高了农民的水利意识和管理能力。

3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3.1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加强农村水利工作,需要对农田灌溉设施进行改造,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等,以降低用水量。同时,还要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进行清淤疏浚河道,修复渠道漏水问题,确保排水畅通。此外,应加强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农民饮水安全和生活水质。另外,还需要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农村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3.2推进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为了实现农村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用水权与用水责任。通过水价机制和奖惩制度,调控农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农民节水用水。另外,应建立农村水资源监测体系,监测农田灌溉和农村供水的水量、质量等关键指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智能化水资源调控,提高用水效率和管理效能。

3.3加强农民水利技术培训与技术支持

为了提高农民的水利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开展农民水利技术培训课程,推广先进的灌溉、排水技术。同时,还应建立示范点和示范户,引导农民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农村水利工作经验。此外,设立农村水利技术咨询热线,为农民提供水利技术解答和指导。同时,鼓励农民组织成立水利合作社,共享农村水利设施和技术资源,提高水利工作的整体效益。

3.4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效果评估与监管

为了确保农村水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并建立定期的评估和考核机制。通过评估和考核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措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作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指定专门负责水利管理的机构,负责农村水利工作的规划、管理、监管等各项工作。此外,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农村水利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参与。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农村水利工作的进展和成果,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同时,还需要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农村水利工作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开展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提升农村水利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加强农村水利工作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关系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健康。通过各项措施的综合实施,我们可以不断提升农村水利工作的效能和质量,推动农村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造美丽富饶的乡村和谐家园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张明智.切实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J].甘肃科技,2020,36(13):92-93+3.

[2]冉三海.基层农田水利的水土保持工作分析[J].乡村科技,2020(17):123-124.

[3]王圣海.政府引导农村水利工程管护模式研究[J].吉林水利,2020(01):55-58.

[4]张之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及成效[J].江西农业,2019(16):44.

[5]付浩龙,李亚龙,余琪.河长制湖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9(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