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与服务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与服务创新

周慧

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员会党校 017010

摘要: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带动下,图书馆工作在具体开展中也重视起了新颖、多样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作为党校信息的重要传播场所,党校系统图书馆承担着为党校各阶段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新更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任务,为此,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创新探索,不断提升自我。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与服务创新做出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服务创新

前言:网络背景下,各图书馆应把握各种契机,注重服务理念、内容的及时更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此来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对于党校图书馆来讲,其作为党校文献信息的中心,以更新颖的模式来为读者提供服务,既可以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将党校图书馆在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能够为党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的创新探索应给予足够重视。

一、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

一是,从封闭转变为开放。以往的图书馆大多都在藏书建设上有自我发展这一格局,且不同行业的专业也不同,一般都会在对外服务上对服务对象、范围做出一些限定。而在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种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开始突破围墙,尝试着以更新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选择、控制和传播,构建开放型的服务系统[1]

二是,由被动转变成主动。以往的党校图书馆其服务对象大多都是固定的读者,所以,一直都是围绕图书馆馆舍来开展的一系列服务,也就是书刊的借还。但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需求的增加和变化,党校图书馆服务也逐渐突破了图书馆的束缚,主动的面向社会和需求,除了完善阵地服务,还积极主动联系用户,全面了解需求,以更新的方式来服务读者。

三是,开始提供有偿服务。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党校图书馆为了能够给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好的适应读者提出的信息需求,除了围绕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专题来进行相应服务的设置外,还做到了对社会公众开放。同时还以专题数据库的建立来开展有偿的信息服务,通过及时共建、共享来为图书馆的自我生存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是,从单纯型转变为针对型。传统的党校图书馆一般都是为本单位的教师、学员,还有本区域的读者提供服务,信息的获取路径与方式相对单一,图书馆能够为各方提供的服务方式也相对单纯。尤其是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与信息社会的建立,都能够为图书馆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创造理想条件,积极提供设计专题、馆员制度等特色服务,体现出为教学、科研服务上的针对性、科学性[2]

二、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第一,优化组织与协调图书馆网络。在网络环境影响下,电子信息资源逐渐法发展成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关键组成,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链接的设置规则做出了进一步优化,以此来做到对法律风险的有效规避。除此之外,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方面的利益平衡机制也要到位落实与不断完善。

第二,注重完善服务体系与便捷信息平台的构建。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检索数据库,能够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在网络支持下做到对所需资料的随时查阅。还有中央远程教学网、互联网,以及校园剧网等多网合一这一局面,能够确保党校教工可以实现在家对图书馆信息、库存量,还有借阅册数等一系列资料的查阅;完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在具体落实中,用户需求的增加与改变能够为服务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用户需求的分析引工作到在整个服务流程的有效贯彻。在网络环境下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通过各类资源与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来高效获取、整合资源,完善信息的分析和提供,保证网络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性,通过二次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以及综合信息服务来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增值服务;注重图书馆网页与电子邮件作用的有效发挥。在网络资源与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持下,可以将各类信息便捷的传递到读者的桌面上,同时还可为读者提供网页上的愉悦借书、文献扫描或复印等诸多服务,使得原本的文本服务可以尽可能的实现网络化。借助电子邮件可以基于不同渠道来向读者提供信息资料,和读者一直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更好的把握读者不同时期的需求,尽可能的适应读者的实际需求;重视服务延伸[3]。图书馆不仅要将常规性服务做好,还要将图书馆的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注重图书馆服务触角的延伸,进而使得文献资源、方便快捷进行信息传递等优势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能够为馆藏资源网络化,以及网络资源馆藏化的开发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重视特色化信息服务。注重本馆特色的有效发挥,从用户需求入手,在某个或者是几个专业领域和国际层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图书服务机构构建更完善的网上合作关系,在远程查询支持下,通过超文本这一方式来将链接点及时提供给用户;完善学科馆员服务。学科馆员服务主要指的是以教研室为单位来进行馆员分配,从而提供服务的一种形式,合理扩展图书馆职责,通过引用更宽泛、多元的服务方式来将更优质的图书馆服务提供给每个教师,将其具有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提供的主要服务涉及到: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动态,以更高的查准查全率来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4]。通过对学科馆员制的大力推行,可以为党校图书馆深化服务的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通过名人讲座的组织,或者是佳片欣赏来进行读者服务品牌的创建。为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使得广大教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更好的发展综合素质修养,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可以整合现有资源条件来开展“名家讲堂佳片欣赏”这类服务,基于校园网来进行讲堂内容的发布,通过菜单式预约服务的有效实施来让教工、学员有更多选择。且通过良好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也可以培养更多教工、学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三, 图书资源联盟的组建。可以加强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方面的业务合作,通过优化重组馆间业务资源来不断丰富区域资源内容,让读者获得更多索取信息的渠道。

第四,重视高素质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也离不开高素质馆员的参与。对此,各图书馆应把握契机,有机整合信息发掘技术、信息推送技术,以及计算机检索技术等技术手段,构建更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更高的新型信息服务人才,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党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要求。

结语:总而言之,图书馆价值的实现往往都离不开服务的有力支持,服务也一直都是图书馆的主题,不论是以往的基础服务,还是现在的网络服务,都是为了能够将图书馆具有的价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下,用户信息需求量也随之不断提升,信息需求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也为党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促使其结合网络环境,从信息服务、管理等方面来进行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郭保伟. 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与服务创新探讨[J]. 情报探索,2011(3):107-108.

[2]张勇枝. 论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路径选择[J]. 商业经济,2010(15):108-109.

[3]张璇.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 黑河学刊,2012(9):177-177.

[4]何红伟. 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 卷宗,2017,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