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7
/ 2

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与控制措施

李学芳

532331199306174028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宝峰工业园区百威(昆明)啤酒有限公司

摘要:标准化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农业转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标准化绿色食品及食品质量安全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了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要点,探讨了相关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控制措施

引言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标准化绿色食品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打造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农业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确保标准化绿色食品产业的良好发展,应当持续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管机制,确保标准化绿色食品的安全控制取得更好的成效,能够从食品的产地环境、管理制度以及投入品管控和证后监管等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全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建设。

1标准化绿色食品与质量安全概述

1.1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概念

所谓标准化绿色食品,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过专业机构认证,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优质、无污染、安全的食品。按照标准等级,可分为AA级、A级绿色食品,其中AA级绿色食品和国际完全接轨,各标准都达到或超过国际上的同类食品,但就我国目前的条件而言,想要大量开发AA级绿色食品尚有难度,可以暂时将A级作为AA级的过渡产品,其在国内市场、国外食品市场也有较强的竞争力。

1.2食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在卫生、营养等方面满足及保障人们的需求,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是否有毒或被污染、添加剂是否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食品污染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②食品工业技术发展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等;③滥用食品标识,如缺少中文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伪造食品标识等。

2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要点

2.1有效管理产地环境

针对标准化绿色食品而言,要求对食品的原生产地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对环境方面要求极高。对于产地而言,要综合实际环境情况,确保环境安全,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更加强调对原产地环境的有效监管,全面保证食品生产者自身的主体意识,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感,积极做好原产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而生产出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绿色产品,为绿色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实现绿色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和系统化管理,全面保证产品质量问题。

2.2管理制度的建设

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具体而言,是要持续强化“四个一”的制度建设,在生产安全过程中,需要确保绿色产品具备“一个内检员”“一个生产技术规程”“一个生产管理制度”以及生产基地上需要树立“一块绿色食品的标牌”。同时,在食品标牌上要明确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名称、生产规模、具体产量以及生产技术的规程要点等等,明确指出禁用的农业投入品,落实质量监管的责任人,确保绿色食品(植物类农产品、动物类农产品)的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符合绿色管理的需求。

2.3有效管理食品投入品监管

在整个标准化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求相关企业对各种肥料、饲料等情况进行合理把控,尤其是对添加剂方面要进行合理设置,积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整体食品安全。不仅要求相关工厂的器械必须符合相应标准,而且要求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产品从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防止环节中出现产后污染的情况。另外,对于化学投入品,要减少依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打造不一样的新型管理模式,积极做好食品投入品有效监管工作。

2.4绿色食品证后监管机制的建设

对于已经获取绿色食品标志的标准化绿色食品,还应持续加强监管。在此过程中,积极培育和建立绿色食品农技推广站,加强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加强对施肥以及运输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育,进而使绿色食品的管理制度能够贯穿于产前、产中和产后,构建全方位低成本的生产经营新模式,推进绿色食品产业的有效发展。

3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3.1树立大食品安全理念,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大食品安全理念的树立,突破了狭义的认知水平。这里的“大食品”,是指除药品外的,进入人们口腔且满足需要的物品,如饮料、食物等。大食品安全观的核心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保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人们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新理念宣传力度不足等。对此,要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促使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应从正规商家购买食品,并检查食品的法定证明,不要买无生产日期、厂址、电话的产品;对于所购买的蔬果、蔬菜,要在清水中浸泡10min以上,以便清除表层的有害残留物;对于发现的假冒、伪劣食品,要及时举报和投诉。

3.2严格按照生产要求,实现产品投入管理

为真正实现标准化绿色产品有效生产,需要严格按照相应规定和流程,保证生产工作的规范处理。对此,生产企业要积极做好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应的绿色食品实际要求,规范化学投入品、生物投入品以及各种设备的有效使用,通过更多的物理手段,可有效避免食品受到农药的破坏,全面保证食品的自身安全性,为食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在整个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咨询相关种植专家以及专业人士,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行重点分析,并严格按照相应要求进行间隔期效应管理。另外,还要有效把控肥料方面,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开展整个肥料添加工作,坚持减量监控原则,防止过量对整个绿色食品生长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肥料方面,要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使用,应以农家肥为主,有机肥料相结合,促进绿色产品的健康成长,以有效减少绿色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真正实现种植过程的无污染,为全面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在饲料使用过程中,应以天然原料为主,减少对农药饲料的添加,防止各种其他药物在饲料中发挥相应副作用,对整个产品造成严重影响。

3.3建设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档案

在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期间,要严格按规定和要求建立生产档案,在档案中完整记录每个生产环节,包括投入品的采购、使用、农事记录等。比如,及时登记肥料的采购情况,内容为肥料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数量等;对于肥料的使用情况,也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如使用面积、方法、用量等。在农事记录中,需记录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整个过程,包括生产、收获、捕捞等每个环节的关键点,确保各环节都符合标准化绿色食品的要求。生产档案的建立是控制标准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方式,可促进农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保障标准化绿色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3.4着力做好绿色食品的证后监管

在绿色食品的监管体系中,针对已经通过鉴定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还需要持续加强证后监管,构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食品商标应用的核查。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年检的方式检查企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质控体系是否符合标准。在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审查过程中,要重点检查机构的设置与运行情况,同时,还要增强对产品的抽样检测,确认食品是否安全。

结语

总之,为真正实现绿色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生产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做好绿色产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的各个流程,不断完善内部绿色产品生产档案,以更好地实现绿色产品产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建宇.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要求[J].河南农业,2022(1):31.

[2]刘仁林,罗启萍,陈诗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1(2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