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9
/ 2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观察

王玉全

河北省深州市医院    053800

摘要:目的 观察对急性胃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行单纯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医疗档案信息,包括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及临床治疗情况,筛选100例,依治疗术式分组,5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编为胃切组,50例行单纯修补术,编为胃补组,分析效果。结果 胃切组总有效率与胃补组无显著差异(p>0.05);胃补组手术指标优于胃补组(p<0.05);胃切组并发症率比胃补组高,复发率比胃补组低(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治疗中,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风险大、创伤大、并发症率高,但术后不易复发,单纯修补术手术指标具有优势,并发症少,但术后易复发,两者在手术效果上均比较显著,各具优势和不足,可依具体情况选择。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急性胃穿孔;单纯修补术

引言:

急性胃穿孔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类急腹症,尤其是有其他胃部疾病的患者易并发此症,发病时出现上腹剧痛、冷汗、恶心、呕吐等,病情进展快,需急诊急救,否则易导致细菌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危重症,危及生命[1]。据研究,该病的发生与暴饮暴食、胃溃疡、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胃癌等相关。对急性胃穿孔常以手术治疗,切除术、修补术是常用术式,本文探究不同术式方法及效果,为合理选择提供参考,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归纳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确诊且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资料,依据以下条件筛选样本:均行胃镜等检查,检查结果与患者症状与急性胃穿孔诊断标准相符,均为首次发病,入院前未行药物等治疗,意识清醒且能够理解研究要求,自愿参与,排除凝血障碍、精神疾病、未全程参与、配合度差、资料缺失、手术禁忌症、传染病等因素。依术式分组,胃切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25~72岁,平均(45.66±1.21)岁;胃补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6~71岁,平均(45.38±1.29)岁。胃切组基础资料对比胃补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研究

1.2方法

明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案,术前行必要检查,如肾功能、心电图、肝功能、血压等,并叮嘱患者在合理时间内禁食、禁饮,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2]。胃补组开展单纯修补术,术时摆好体位,消毒铺巾,麻醉处理后于右上腹适当位置作切口,对胃穿孔情况进行探查,如溃疡及穿孔位置、面积等,以适量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腹腔积液及病灶周围残留物等,用7号线缝合穿孔,缝合好之后以大网膜覆盖病灶处,再妥善包扎、固定,必要时留置导管引流。胃切组开展大部分胃切除术,摆放体位、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右上腹适当位置作切口、探查穿孔位置、大小、腹腔情况等,生理盐水冲洗渗液、残留物以充分暴露病灶,分离胃大弯,依据实际病情(穿孔大小、位置等)的治疗需求切除胃体远端大部分,吻合胃空肠、十二指肠等,关闭腹腔,缝合切口,必要时放置引流管。两组术后,均行必要的抗感染、抑制胃酸、胃肠减压等处理,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1.3 观察指标

总有效率:根据治疗前后腹痛、恶心等症状变化及胃镜检查结果判断疗效,若所有症状消失,胃镜观察溃疡、穿孔等病灶完全愈合,表示良好;若部分症状消失,部分症状有较大程度减轻,胃镜观察溃疡面减小,原穿孔病灶愈合,无新穿孔,表示一般;若大部分症状依旧甚至加重,胃镜观察溃疡面未改善或扩大,有新穿孔或原穿孔未愈合等,表示不佳;良好率+一般率=总有效率。手术指标:观察不同术式手术的时间、术中患者平均出血量、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并发症率及复发率:并发症如术后感染等,复发率是统计随访1年中的复发情况。

1.4统计处理

规范整理数据,用SPSS23.0统计,手术指标用(x±s)代表,t检验,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复发率等用(%)代表,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总有效率:胃补组、胃切组对比总有效率为96.00%对比98.00%,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胃补组、胃切组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n

良好

一般

不佳

总有效率

胃补组

50

22

26

2

48(96.00)

胃切组

50

24

25

1

49(98.00)

x2

0.59

p

>0.05

2.2手术指标:胃切组手术时间长于胃补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胃补组,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等时间短于胃补组(p<0.05)。见表2。

表2 胃补组、胃切组手术指标对比(x±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ml)

胃肠功能恢复(h)

下床活动(h)

胃补组

50

43.15±6.83

105.34±15.78

26.79±3.27

12.85±3.66

胃切组

50

153.73±20.49

209.12±30.15

55.33±6.56

30.61±5.74

t

19.21

18.52

10.46

10.09

p

<0.05

<0.05

<0.05

<0.05

2.3并发症率及复发率:胃切组并发症率高于胃补组,复发率低于胃补组(p<0.05)。见表3。

表3 胃补组、胃切组并发症率及复发率对比[n(%)]

组别

n

术后感染

中毒性休克

十二指肠残端瘘

并发症率

复发率

胃补组

50

1

1

0

2(4.00)

8(16.00)

胃切组

50

2

2

2

6(12.00)

3(6.00)

x2

7.25

6.84

p

<0.05

<0.05

3、讨论

以单纯的修补术对胃穿孔病灶进行缝合、修补,使胃体完整保留,对胃肠功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且手术创伤小,操作便捷,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多数患者愿意接受的一种手术方式,但修补术由于未对溃疡病灶进行切除或者处理,只修补了穿孔病灶,若术后患者不注意饮食等问题,疾病容易复发,且修补术适用范围有局限,比如出血严重、存在幽门梗阻、腹腔脓肿、穿孔时间长等情况下,不宜行修补术[3]。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优势适用范围广,对严重、复杂的急性胃穿孔同样适用,且去除了穿孔病灶、溃疡病灶等,术后复发率低,不足在于手术创伤大、无法保留胃体完整,对胃功能有一定影响,并发症多。

综上所述,急性胃穿孔在治疗时需明确其病情,结合不同术式的优势、不足及患者意愿等合理选择,保障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世杰,许达薇.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效果及临床评价[J].当代医学, 2022年第28卷第4期,第27-30页,2022.

[2]郑蕾蕾.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第30卷第25期,第4718-4721页,2021.

[3]何凡,陈新,柏锋平,等.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对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7期,第38-40页,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