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工学交替实习目标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校外工学交替实习目标管理初探

姓名:马小普

学校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邮编 221153

[摘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外实习又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实习管理的任务很不轻松。通过自己的实践,设定实习的三个目标(安全目标、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采用有效方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好的效果。这种目标管理,对工学交替实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职校  实习  管理

在当前形势下,工学交替实习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必要环节。如何设立实习目标?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本人的多年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工学交替的目标

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应从安全、工作和生活三个方面制订目标。

(一)安全目标

工学交替实习是一种实习,显然安全是第一要务。任何工作必须在安全前题下进行,任何事情只有在安全前题下才有意义,因此,安全是首要目标。这里的安全指两方面,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安全贯穿整个实习过程,不得丝毫马虎,负责前功尽弃。

(二)工作目标

学生在工学交替实习中,一定承担相应的工作,工作目标就是确保高质量完成公司工作任务,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它有两个方面,实践操作与应用知识。

(三)生活目标

在工作之余,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为自我放松心情,为工作积蓄力量。通过有益的活动,培养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有趣的个体。

二、达成目标遇到的问题

(一)达成安全目标的问题

学生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在工作生活中有相应的自主权。因此,遇到的困难,如何让他自觉设定安全目标成为自主行为,才是取胜的关键。因为每个学生都在不断变化中,这个目标实现有不确定性。为实现安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由他律变自律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二)达成工作目标的问题

学生是一个员工接受教育的身份,立刻变为一种有责任的员工身份,本身易产生压力及焦虑。如何适应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是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全面深入学习,逐步适应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三)达成生活目标的问题

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待提高,生活高质量的意识有待增强。这时,让他们去实现一个较高的生活目标,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在学校、单位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下,才能取得实效。

三、目标浅析

(一)安全目标浅析

1.易冲动 

学生主观上,容易达到共识。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有这个基础,可是由于年龄增长,好奇心增强,往往冲动大于理性,做出事情不考虑后果,最终后悔莫及。

2.考虑不全面

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比如:骑车撞人,外出突发身体不适及未按时返厂等,这些事情考虑不周到,只是考虑顺利时,未考虑意外情况,出现不安全因素。

3.求刺激心理

平淡生活总想出点花样,往往出现意外。比如:学生用手机玩真心话大冒险,而被骚扰的员工,精神受到了伤害,差一点惹出大祸。厂方最后以骚扰员工的理由,辞退了学生。

4.知识的局限性,考虑问题易走极端

个别学生遇到问题,不去解决,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往往是问题扩大化,导致心理问题,不利于解决问题。如:学生因不能接受组长的大声批评而引发激烈冲突,导致不良后果。

(二)工作目标浅析

1.主人翁意识不强

学生身份要变成员工身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由于多种原因,适应有个过程。部分学生一直没有负责的态度,因此,达到要求会十分困难。在新岗位上,由于初练,所以感到压力及焦虑,形成不良的情绪,进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2.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

学习东西一知半解,动作要领不能融会贯通,工作开展不很顺利。加之,组长把工作任务的压力传导给学生,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3.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喜欢手机,形成人机对话的习惯,但与人交流的能力减弱。这样,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不是积极面对,寻找方法,而是冷战,采用逃避的方式,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样,会使误解加深,不利于工作。现实工作中,前后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学生必须理解并付诸实践,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生活目标分析

在上班之余,除休息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活安排。由于学生实习前一直在学校生活,从早到晚,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进了工厂进行工学交替实习,自由时间变多,此时,会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追求高消费,讲吃讲穿,走到了生活的反面,成为一个非健康个体。有的学生进入成人娱乐场所,更是放飞自我,与实习要求格格不入。如何成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个体?每个人必须回答的问题。

四、达成目标对策

(一)安全目标实现对策

由于安全问题随机性很大,风险时刻存在。第一,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遵守校纪校规和厂纪厂规,成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第二,形成一个网格化管理。指导老师是管理者,学生时刻在管理状态,以便及时知晓和处理紧急情况。第三,发挥班干部作用。他们与学生一起生活,了解情况,及时反馈老师,为及时处理提供可能。第四,班主任是主要管理者,发挥管理优势,指导学生安全防线形成。第五,学生家长需经常提醒。在与学生沟通时,不断提醒安全问题,形成学生的自主行为。

(二)工作目标实现对策

在工厂实习,工作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是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个人长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应该从技能和知识两方面入手,会做会讲,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

在实践环节,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掌握所有操作细节,适应工作,创造财富,尽快成为合格员工,进而成为优秀员工,为个人发展打开上升空间。对与所涉及的知识,有必要全面了解。从产品入手,逐渐深入,找到自己岗位的价值,深刻理解所涵盖的知识,让理性思考的活知识印在大脑中,为更好举一反三创造条件。只有这样,认知水平提升,利于知识的迁移,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

(三)生活目标实现对策

在生活中,基本要求满足后(吃、穿、住),主要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培养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在爱好方面,从个人实际出发,形成自己的兴趣。例如:运动、音乐、绘画和旅游等。喜好运动的,可以考虑跑步和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台球等)运动;喜欢音乐的,可以从经典音乐中,获得营养,发展自己的能力,可以是欣赏,也可以是演唱;喜欢绘画的,寻找自己切入点,由浅入深,若能市场化,更好;喜欢旅游的,出发前做足功课,做到文化游,领会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文化。总之,选择一、两种爱好,重点发展,形成个人兴趣。在休息时,不断提高个人品味,成为一个有趣的个体。这个过程中,工厂有相应的团建活动,班级有一些集体活动,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五、总结

在实习阶段,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发掘自己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在生活中,不断努力,不断提升生活品味,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高尚个体。这样,一个鲜活的个体活灵活现,用现在的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谷振伟,李红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5.

[2]张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12):79- -80.

马小普 1966年8月 男 江苏徐州 高讲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