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能源+”分析综合智慧能源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基于“新能源+”分析综合智慧能源实现

鹿畅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配套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行,使传统能源逐渐被新能源代替,并在重要行业中不断普及应用。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被开发、利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人们日常生活能源应用的稳定性,更为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进步,能源应用逐步向着智能、综合化方向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应运而生,“新能源+”概念开始推广,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更为新能源的开采、应用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实用价值与效率,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调配。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意义;智慧能源系统;“新能源+”

引言

经济发展推动能源消耗,传统能源基于其高能耗、高污染特点,已经不能符合时代需求,更无法创造更新的价值。而新型能源的出现、开采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能源的缺点,有效减少环境、大气污染的同时,以其可持续性、绿色性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可,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新型能源的利用中,创造更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新能源+”是对互联网计算机时代智慧能源的直接表达,应用智能化系统,可以综合掌握、科学调配新型能源的开采及利用,为保障国家能源需求、发展经济提供坚实基础。

一、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的意义

(一)服务方式改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或平台的应用,需要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例如常见的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等,在能源调配与开发中起到积极作用。传统的能源服务模式已经过于落后或陈旧,大量人力资源的消耗并不能高效完成服务,提升价值;在这些科学技术的运行中,能源运行模式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化操作实现,人们日常使用能源不必再出门办理或耗费时间办理等,仅仅在智能终端就可以直接进行线上操作,完成整个申请、购买服务,不仅提高效率,整体服务水平也得到提升,便捷人们的生活、工作。另外,这些服务还设定了非常个性化的内容,不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最终实现个性化服务。

(二)能源供应改变

能源种类与其应用有必然联系,不同能源在使用性、替代性、供应性之间存在相互关联,通过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可以提升不同能源之间的智能控制,及时转变热能、电能、水力、风能等不同能源的连接、对应,从而协同操作,形成全新能源供应系统,在必要的时候起到互补作用,构建综合输送体系,这对于能源调配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通过这种智能化管控、调配,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产生的价值大大增加,更突出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赢。

(三)消费方式改变

从不同角度上进行分析,综合智慧能源同样是具备开放特点的共享式能源平台。通过对该方式的合理使用,不仅能推动电力改革顺利开展,还能良好控制目前市场中的情况,为供应商家提供更大价值空间,促使消费、生产之间的深层、均衡结合,降低该方面的成本投入数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二、“新能源+”下综合智慧能源的实现策略

(一)体系框架

传统能源体系框架,主要包含开采、输送、应用服务、技术质保服务等内容。其中,大量的工作主要在能源开采运输过程中,特别涉及电力、冷热能源的生产和输送,都需要进行独立、重要的工程、管道配套等进行保障,才能促进后续终端用户的使用,销售服务的开展,最终实现系统控制和技术服务。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这个运行体系更为流畅和优化,相应的能源生产应用的设备、产成品等都更为专业,配套智能操控技术和多种形式的组合生产,可有效提升能源生产效率与质量,还可将多类能源最终以电能、热能形式进行运输、传输,根据完备的电力系统传输路线,节省其他配套建设费用,实现终端客户的最终应用。在能源输送环节中,综合智能能源系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配电网、供热网、水网等综合高效的管道设置,在信息技术的调控下实现协同配送,满足不同方式、不同单位和用户的需求,更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强调各种信息数据算法,提升综合能源全程控制,提升运行效率。这其中,所有生产、运输都采用精细化管理,确保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增加,实现能源精准供应、多能源类型优化供应的目标。在服务环节,系统平台可以搜集各项保修、服务信息数据,根据位置、服务类型不同,智能化安排各种增值服务,实现能源企业、用户、专管单位的信息共享与联动。

另外,本系统中的能源存储也与传统不同,以机械、电磁、电化三种类型为主。首先,机械能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储能方式,但基于机械能技术需要的空间位置相对固定且广阔,可能会因为地区差异受到限制,总的应用效率并不是很高,技术要求更为专业,广泛性差。其次,电磁储能技术以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为主要方式,是当前正在研发、试验的重要方式,期待应用前景。再次,电化学储能以锂离子、钠硫、铅酸、液流电池技术为主,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行业中,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推崇。与此同时,热能、冷能、氢能源的应用与保存也得到长足房展,主要涉及太阳能相关系统的运用,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普及的可再生新能源。

(二)应用实践

科学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是提升新能源采集、应用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广泛普及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大量能源公司正在逐步转型升级,更新自身能源系统发展的同时,强化智慧能源、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结合与互补,促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全面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基于此,地方政府在开发大量智慧能源区域的同时,应用新能源系统开展产业发展和城市居民区发展,为智慧城市奠定良好基础。已经具备综合智慧能源建设水平的城市,在系统中加入个性化服务,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制定良好的政策,开发各种只能供应服务和维护服务,确保能源利用价值的不断提升。例如国家电网,正在建设开发多种类办公园区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在国家政策、能源市场、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使综合能源服务正在从概念导入、逐步发展到市场验证环节中。

(三)实现路径

综合智慧能源的本质便是绿色、低碳的能源系统,其通过深层次的发掘、使用全新的清洁能源,然后在该基础上达到小规模水电、电热能、海洋能等相应的就地生产效果,改善当前能源供应的结构,形成低碳排放的环保、清洁高效率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减少内部产生的资源损耗。同时,全球范围来看,各国都在为世界环保工作做出努力,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积极引进和应用绿色可再生能源,促进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世界市场经济运行稳定。近年来,我国在环保工作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不仅按照协议完成国内碳排放量的缩减,更是提前时间完善国内能源布局与应用,提高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使用,促进综合智慧能源逐步普及,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除此之外,在综合智慧能源建设时,还要让其与未来的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并将市场化能源价格机制自身具备的效用进行展现,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解决内部存在的失衡问题,大幅提升综合效率情况。在综合智能能源应用时,政府还要对专业机构进行干预、评估其项目建设完成后的可行性,再使用市场化的招标方式进行投资主体挑选,然后在源头上保障项目产品、服务价值上的体现。

三、总结

综上所述,能源行业的发展进步,推动新型能源、可再生绿色能源的研究与应用,在不断提升其生产、运输、应用效率的同时,结合网络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构建综合智能能源系统,可更为高效提升能源价值,完善能源的合理调配,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贡献更大能量。未来,能源也会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智能能源的全面管控,将助力我国在世界竞争中获得优势,为保障国家利益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任戈,张欣,沈旺旺. 建筑综合智慧能源柔性系统研究与应用[J]. 建设科技,2023,(15):56-58.

[2]汤翔. 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J]. 节能,2022,41(10):60-62.

[3]焦旸. 综合智慧能源与能源低碳发展分析[J]. 电子技术,2022,51(09):256-257.

[4]龙贻东,余兴奎,吴迪. 双碳目标下的综合智慧能源关键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科技,2022,(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