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建设的进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社区医院建设的进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肖建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邮编:4054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医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我国自2002年实行医疗改革以来党和政府为缓解人民群众看病的压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大力提倡和建立的。但是让社区卫生中心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没有想到的是政府这样顺应民意的利好之举市民们却并没有“领情”大医院仍旧“门庭若市”、小医院依旧“门可罗雀”。在作者看来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市民不愿意节省医药费或不愿相信社区医院低价看病的承诺而在于到这样的社区医院就治至少有几配套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区医院建设;进展;可持续性发展

引言

自2019年2月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9〕210号)和《关于印发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18号),在20个省份启动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并从试点意义、原则、范围、遴选条件、主要建设任务及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核心制度要求等方面对试点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试点,有利于合理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有利于提升广大基层卫生人员的职业自信和归属感,有利于提升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和利用率。各试点省份积极部署、重点推动,截至2019年底,6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社区医院建设试点评估。本研究分析了社区医院建设相关指标数据,如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实际开放床位数、病床使用率、科室设置、服务量等,来反映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效,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的政策建议。

1社区医院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卫生部门伸出援助之手

社区医院的建立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把我国的公立医院逐步转变成公益医院所必经的经验积累过程。而且建立社区医院的好处显而益见不但方便便宜还可在现阶段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因此政府和卫生部门对社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将社区医院真正建设好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配套问题。第一、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建立对社区医院稳定的投入机制包括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从客观上来讲在“高价医疗”上至今仍然“稳坐钓鱼台”的公立医院其优良的医务人员队伍、精良的医疗设备无不是政府长期投入的结果像社区医院这样既方便又便宜的利民医院政府当然也有责任为他们提供能够撑持下去、并很快兴旺起来的财政支持。使其成为挑战“高价医疗”的强劲对手逼迫公立医院把臭架子放下来把黑手收起来最终使整体的医疗价格降下来从而实现“所有人都看得起病”的社会期待。不然缺乏“政府关照”的社区医院就又将陷入“朝开夕关”的尴尬。第二、政府等有关部门应明确提出了社区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扩大了社区医疗服务用药的种类同时还要打破公立医院“医保”人群“吃独食”的垄断格局使社区医院也平等享受“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的政策待遇。否则随“全民医保”的逐步实现社区医院就将彻底失去患者群而无奈的患者们为能享受“医保报销”也就只好继续到公立医院去继续遭受高价盘剥。第三、卫生部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定建立社区医院“首诊”制度引导参保人员首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实行首诊制是社区医疗发展的关键。首诊制就是除急诊外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到社区卫生中心进行诊断社区卫生中心根据病情再将病人向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医院转诊这样既可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也能让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第四、卫生部要进一步推广社区医院与附近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为双向转诊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且还要增加双向转诊的合作医院形成真正的社区门诊和各大医院转诊的网络。因为这种制度可以实现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居民在社区看小病发现大病症状向邻近大医院转诊减少患者辗转求医的环节和花费。第五、卫生部门应该加紧制定“按需就诊”的制度。在香港就有这样的医疗制度制约大家必须“按需就诊”小病到社区看大病才到大医院否则就无权享受公费医疗等医疗待遇。因此大陆的卫生部门也该对次表示关注加紧建章立制。第六、地方卫生部门制定一个该地区社区医院能够达到的统一标准对用药标准进药渠道都要严格规定。与此同时还要健全对社区医院的监管体系定期对社区医院进行检查评比并请周边居民进行评议。如果发生患者投诉事件就要下来全面审查。

2结合实际,提升社区医院服务能力 

各试点省份,尤其是社区医院服务能力稍弱的省份,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借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良好时机,发挥综合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等对社区医院的技术支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着力提升社区医院服务能力。第一,突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完善内科、外科、妇科等临床专业科室和医技科室设置,提高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社区医院根据原有的专科基础、区域医疗资源、服务人群的特点及医疗服务需求设立特色专科;加强住院病房建设,根据区域医疗资源合理设置床位,并提高病床使用效率。第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防治能力。继续做实、做好社区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探索推进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水平。第三,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借鉴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教训,提高社区医院在居民健康体检和日常诊疗过程中对传染病的识别能力,以及对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轻症患者的治疗能力。

3加强相关部门政策协同,促进社区医院可持续发展

3.1.1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家庭医生签约式的服务模式与医院不同,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既不符合基层的发展定位又不符合评审注册制度,因而需要建立适合基层卫生特点的、引领基层卫生发展方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体系。

3.1.2鼓励各地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社区医院依然是公益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级财政对社区医院的补偿水平和优惠政策不仅不能降低,而且应该增加。社区医院的业务用房建设、设施设备配置、信息化完善、人才招聘和使用都离不开投入保障,如果单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难以建成社区医院。

3.1.3适当放宽技术准入和用药目录

随着社区医院服务能力的提高和诊疗服务量的增加,医保部门应该放宽社区医院技术准入和扩大医保用药目录,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总额和比例,使得医保基金支付的比例与参保人员就诊的比例保持一致。

结语

我们一般不会斥责孩童蹒跚学步时的频繁摔倒。同样对于仍处在发展阶段的社区医院同样应该报以支持与理解的态度。既然社区医院是新生事物就要遵循新事物的发展轨迹虽然它初期的发展遭到阻挠但是总体趋势是前进的是曲折中的前进。作为医疗改革的亮点它实实在在地方便了百姓过去在大医院需要花几十元、上百元的小病现在在社区可能花十几元几十元就治好了所以老百姓当然会看好社区医疗。社会各界应该对社区医院的发展充满信心随着社会对社区医疗的日益重视相信社区医院的春天不久就会来临。

参考文献

[1]谭颖.打造社区医院全国样板[J].群众,2019(12):50-52

[2]张丽芳,李欣芳,秦江梅,等.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进展与发展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1):5.

[3]林春梅,秦江梅,张丽芳,等.2020年全国社区医院建设追踪监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