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中央休闲商务区激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中央休闲商务区激活研究

刘忻宜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四川成都610500

摘 要:公园城市概念是在城市的视角之下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发展理念。南充市作为成渝经济区北部的公共交通枢纽,拥有较为宽阔广泛的城市辐射,如何把公园式城市理念融入其中,探索一种符合未来中央休闲商务区发展趋势的南充模式将会成为重要课题。在此大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面向未来的南充公园休闲商务区,探讨了在公园式城市发展理念下南充休闲商务区规划的思路,聚焦于南充公园城区规划的实践,探索了采用什么样的规划方式和手法来营造体现南充的文化氛围,兼顾工作与生活的私密性,休闲和商务的气息彼此交融,扩大连接由外至内的布局开放性,以期能为公园城市理念下中央休闲商务区的未来规划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

关键词:公园城市;中央休闲商务区;城市更新;城市激活;未来城

1 概念界定

1.1公园城市理念解析

公园城市概念首提地是成都。近年来,成都致力于探索发展未来城市形态,探索适合中国城市规划的中国道路。公园城市字面意义上就是从公园的绿地中,树立起的一栋栋建筑物,它们是以组团的形式为单位,而不是独立存在。

1.2中央休闲商务区发展现状

CBD的概念是从美国而产生出的,在其现代意义上是集中于城市商务生活新区、复合业态版图(如系统的都市骨架理念、交通流向、水平的生态公园、智能媒体应用、多元化城市、多维度生活业态融合等)、虹吸效应聚力商圈活力、划定时代坐标为一体的城市运营逻辑。

而对于中央休闲商务区而言,除了满足以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办公商务格局规划,还增加了集中城市休闲、商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概念城市综合体。起初在经济全球化对金融商务、高效工作的需求不断变化之下,CBD与RBD的融合设想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2006年,潇琦所著作的《如何建造全新生态CBD》一书,阐述了作为城市的中心所产生的吸引力;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且区域性空间广泛,为RBD的建设和两者的融合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条件。CBD与RBD相融合的中央休闲商务区(CRBD)具有几点特性:

1.2.1同为整个都市的核心、也是整个周围地区的动力中心

从巴黎的多功能性集中区域的凯旋门、艾菲尔铁塔等建筑中,功能集合政府、商业和贸易中心、博物馆、中心图书馆等为一体、东京的银座、香港新天地都是举世闻名的商务观光公共开放区。这种热闹的城区景象不仅增添了城市的活力,输出了特别的地域性文化特征,还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安全保障。

1.2.2紧闭的“圆环”内,功能的集中性体现

中央休闲商务区的的功能汇聚性在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就如伦敦、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旧金山等都是工作和居住休闲的一体化的城市。城市和商业中心散布着城市住所、公寓和咖啡店,点缀着面包店和珠宝店,以及水果、鲜花和艺术设计工作室。所有的文化旅游观光点相对集中分布,向外扩散着极其浓郁的城市氛围。

1.2.3辨识性文化空间和人流量高度汇聚性

中心区域必然是流动和互动最为广泛的汇集地域。CBD多为商务办公,所以在白天会呈现人员密集、而傍晚相对稀疏的特点;RBD则是在休息日或者旅游节假日人员集中,在工作日人流量较少。中央休闲商务区是城市中富有极强的地域性特色地段,辨识性强,CBD多以高楼建筑为主,RBD则会更体现城市风貌的地段,从点状分布的商业购物广场、现状分布的特色步行街、面状分布的城市公园广场都是符合自身休闲、旅游性质的特色空间。

1.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中央休闲商务区思考

公园城市是公共园林形式和城镇场地空间有机融合的新的发展方式,是居民、城市、生活环境、发展产业高度和谐的现代化城市,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的新模式,创造出新形态。

1.3.1发挥生态价值,构建高品质的绿色空间

贯彻“自然生态同于金银财富”的理念,将被城市包围的生态升级为被生态包围的城市,形成人类置于自然,自然覆盖大地的都市景象。

1.3.2创建诗意家园,生成气韵生动美学空间

中国自古重精神轻物质,而在科技化发展的当今时代,物质和精神同样等重。将城市融入山水之间,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联系,共同发展,就会为漫游行旅、亲密自然提供条件,衍生出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可享受的天然森林氧吧,发挥出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将山水诗画移植到城市建设中,结合早期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继续撰写钱学森留下的山水城市美学思想新篇章。

1.3.3注重以文化人,留下地域文化鲜明烙印

以人民为中心,将承载着几千年的地域文化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新一代的人中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唤起地域空间记忆来进行空间与人的交流互动。《拼贴城市》中柯林·罗阐述了关于以城市与周边地域发展的差异性来建立时空疏密的连续性,对应着有强烈文化输出的日本建筑景观风格,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1.3.4建立经济枢纽,培育高效生态经济引擎

经济发展在城市构建中是重要的“骨骼”,起到了一定的支柱性作用。在公园城市理论下,结合新时代的新技术去创造集资源循环利用、艺术文化性生态环境、高效率便捷经济为一体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形成牵动文化、社会、生态的经济引擎。

1.3.5贯彻服务人民,体验多元美好社会生活

人口、交通、建筑、自然、工业、土地、水源是构成城市的几个基本要素。 在《景观设计学》一书中提到过,人类的群居构成了社区,从小的人类团体再到城市都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而展开的。提高生活品质,优化公共设施,服务于人民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空间思考是我们必要的出发点。

2 国外案列借鉴

2.1 巴西圣保罗

在圣保罗市的中心区域,连接着许多集休闲和商务为一体的建筑体被森林绿道所串联,其中景观层次丰富,物种多样。公园景观连接了CBD和RBD两种功能,其中包括办公塔楼、会议中心、餐饮、大量休闲休憩场所。设计建设的初衷是在城市中恢复和宣传本土自然的森林魅力,公园位于城市之中,连接着两栋塔楼及其其他功能形成了城市之中的“绿道”。其中有三个特点值得借鉴和参考:

2.1.1 丰富的功能分区

公园的设计中,呈现了城市想要在世界都市中兴起所必要的多种功能;如大量的图书馆、俱乐部、酒店和为人文、艺术和学术所服务的创新性产业,同时有山有水,营造一片作为城市的绿肺。

2.1.2可持续性景观建设

丰富的植物层次有利于吸收有害物体,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排放物,为地域性变暖贡献微薄之力,为人们和自然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和栖息的生活环境。其中,丰富的观赏植物品种,如石莲子、艳红赫蕉等。水资源的利用加上植物效应共同构成了地域性的微气候,为充分的循环利用水源,将地下安置收集雨水和废水的装置,通过大自然的进化在用以灌溉

2.1.3先进的道路系统

汽车是这个地域的主要交通工具,天台的餐厅和花园,使得整个功能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环形路线的基础上,狭窄的边道供人们行走,树冠和植物交错在其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步行互动体验。花岗岩和金属步道的铺装相互交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3 结 语

借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形式,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逐步的闯入新的文化领域,落后的设备以及于时代脱轨。结合智慧城市的理念,融合公园城市创想新的现代化生活生产方式,解决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交通不便利、空间经济紧缩、环境资源大规模浪费等,运用现代技术多元化的发展地域性文化特色,开发出文化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徐远.城市的本质——有机生命体[J]产城,2020(03):83.

[2]丛晓男. 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城市文脉[N]. 中华工商时报,2021-01-28(003).

[3]韩栋.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中央商务区交通规划研究——以成都天府中心为例[J].交通与港航,2020,7(06):45-53.

[4]杨小舟. 城市艺术设计视角下的城市文脉保护与再生策略[D].天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