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胡阿尼西·哈孜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832201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在全球都属于流行病,直接威胁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布鲁氏菌病主要传染源是牛、羊、猪,其中羊布鲁氏杆菌对人体产生的传播性非常强,致病率非常高,危害也最为严重。为保障养羊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应当加强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逐步为养殖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羊布鲁氏杆菌病临床分析,也对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阐述,提出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策略,为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羊;布鲁氏杆菌;血清学;PCR技术

羊很容易受到疫病的影响,轻则增加养殖成本,重则出现患病羊死亡,降低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羊布鲁氏杆菌病,不仅仅对羊健康生长带来影响,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1]。因此,在养羊中,养殖人员需要对布鲁氏杆菌病进行重点关注,结合病情情况和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确保羊实现健康成长。

一、羊布鲁氏杆菌病临床分析

在羊布鲁氏杆菌病临床分析中,其潜伏期呈现差异性,大部分是35天内,也有少数患病羊潜伏期长达一年[2]。一般情况下,羊布鲁氏杆菌很容易对母羊子宫侵袭,导致流产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流产主要出现在妊娠后三个月左右,病原会在母羊乳房、脾脏等位置定植,从而引发隐性乳房炎,并不会被饲养人员和兽医人员轻易发现[3]。很多流产的羊往往经过几个月可以再次受孕,但是也会造成羊群出现母畜子宫内膜炎、不孕等问题。在患病羊流产后,布鲁氏杆菌也会对乳腺、生殖道淋巴等进行持续性感染,逐步从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排出大量病菌。如果和牛布鲁氏杆菌病比较,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是乳房炎,一旦对乳腺感染后,呈现多结节性硬化,乳汁更多是水样,并且凝结成块[4]。此外,部分羊也会出现急性感染,这源于妊娠期间因乳房感染造成,并分泌乳汁排出布鲁氏杆菌,且很多都会延续到下一次妊娠期间。如果公羊出现患病,其临床症状是附睾炎或者睾丸炎等。

从羊布鲁氏杆菌病传染中,其是布鲁氏杆菌侵入机体后,只需要很短时间就可以对淋巴结入侵,并且被吞噬细胞所吞噬。但是,吞噬细胞无法对布鲁氏杆菌全部杀死,部分会残留在羊的体内,从而开展生长繁殖,以此形成原发病灶。在潜伏期结束后,布鲁氏杆菌也会进入羊的血液,逐步出现菌血症,这是患病羊的体温显著升高。一部分布鲁氏杆菌也会进入到羊的绒毛中,借助上皮细胞进行增殖,也会在子宫和绒毛区域扩散,最终出现母畜子宫内膜炎[5]。并未被消灭的布鲁氏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和内毒素会频繁进入到血液中,对羊的刺激非常强烈,原本的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影响,只能开始释放趋化因子和巨噬细胞活性因子,从而出现炎症,也会出现组织增生或者其他慢性病变等。基于这种情况下,会对羊的内脏、神经等带来严重的损伤,而且各种增生问题、炎性渗出等都会对病情带来巨大影响。

二、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

在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中,应当采取实验室诊断方法,与牛布鲁氏杆菌病诊断相同,主要使用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方法为主。但是,这些方法出现了特异性低下、操作复杂等问题,并且大部分都没有办法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导致将其用于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中产生的效果不佳。一般情况下,病原分离鉴定是分析动物是否患病的有效方式,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敏感性很低,更加适合疑似病例的鉴别。从诊断过程来说,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技术因呈现复杂性、分离培养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促使PCR技术和免疫酶组化技术成为当前诊断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方式。

三、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策略

(一)重视免疫预防,增强疾病抵抗力

现阶段免疫接种是预防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有效方式,主要使用布鲁氏杆菌S2疫苗、羊布鲁氏杆菌病活疫苗(M5株)等。在具体使用中,通过对羊布鲁氏杆菌病活疫苗(M5株)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其注射免疫产生的效果最好,灌服免疫产生的效果不好,这种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好、保护率高、免疫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也对布鲁氏杆菌S2疫苗免疫效果进行分析,肌肉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是大于阴道免疫效果的。此外,也使用灌服方式对布鲁氏杆菌S2疫苗进行应用,并且与羊布鲁氏杆菌病活疫苗(M5株)产生的免疫效果对比,发现后者产生的免疫效果更强,但是副作用超过前者。基于这种情况下,在养殖过程中,为降低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出现概率,应当结合羊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免疫效果最佳的疫苗,从而保障羊实现健康生长。

(二)加强养殖管理力度,提升疾病防控效果

布鲁氏杆菌病和原本的疫点有着很强的关系,如果原本区域养殖环境不好,并未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也将自由交配作为羊的繁殖方式,导致疫病根源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清除。基于这种情况下,应当结合疫情根源和原本疫点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布鲁氏杆菌病与饲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关系,如果使用散养方式,患病概率是大于规模化养殖的,这就需要认识到布鲁氏杆菌病和牲畜流动间的关系,不能对饲养规模随意扩大,也不能任意购买牲畜。在饲养期间中,坚持落实自繁自养原则,并且在隔离条件下对所有羊进行检疫。在日常饲养中,应当重点关注饲养环境,科学合理落实饲养标准,保障饲料营养充足,满足羊群生长需求,增强羊群的抵抗力,降低患病产生的概率。也要常态化开展消毒工作,对饲养场所周围的环境、设备等使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在母羊分娩后,应当将其产生的污染物、胎衣等,全部使用无害化方式处理。一般情况下,羊羔月龄大约5个月后,应当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如果呈现阳性,需要对所有羊进行检疫,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阳性牲畜淘汰。

(三)建立防控责任制度,保障羊群健康生长

在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中,应当强化兽医队伍建设,配置科学合理的防疫物资和设备,常态化组织兽医人员参与培训活动,增强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效果,从而把握疫病的发展趋势。也要加强养殖群体疫病防控宣传力度,通过制定符合养殖群体的宣传手册、开展宣讲会等,促使养殖人员认识到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危害等,从而主动配合兽医部门的防治工作,以此保障养羊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将羊布鲁氏杆菌病列入二类人畜共患疾病,对养羊业和人民群众健康带来重大危害。基于这种情况下,应当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并且政府部门加强主导区域的防疫工作,明确布鲁氏杆菌病的责任追究制度和监测力度,以此推动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在养羊中,羊布鲁氏杆菌病对羊的健康生长带来重大危害,很容易造成羊群患病,最终降低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基于这种情况下,为确保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有效,应当重视免疫预防,增强疾病抵抗力;加强养殖管理力度,提升疾病防控效果;建立防控责任制度,保障羊群健康生长,以此实现我国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叶丽君,朱妍妍等.绵羊布鲁氏杆菌抗性基因IRF3上游调控区克隆及其基因编辑单克隆细胞株的筛选[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3,31(08):1555-1566.

[2]张总超,李静,都占林等.2016—2021年青海省畜间布鲁氏杆菌病流行态势[J].现代畜牧兽医,2023(01):71-73.

[3]王娜.规模化肉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净化以及防控措施[J].畜禽业,2022,33(09):88-90.

[4]王磊,李涛,武军林等.绥德县2011-2020年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综合防治调研[J].畜牧兽医杂志,2022,41(05):275-278.

[5]于水发,赵晓丽,张欢等.新疆某养殖小区牛羊流产样品中布氏杆菌的分离鉴定[J].畜牧与兽医,2022,54(08):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