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老年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老年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芳英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药剂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老年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瘙痒评分及免疫炎症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IL-17、IL-23、EOS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瘙痒评分、IL-17、IL-23、EO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可显著减轻瘙痒程度、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湿疹;老年;复方甘草酸苷片;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免疫炎症指标

慢性湿疹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通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皮肤表面还会产生红斑,如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局部红斑、丘疹等,加重感染症状,甚至引起全身性炎症[1]。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特别的生理状态和生活习性,在临床上其慢性湿疹具有相对更高的发病率,且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主要是通过糖皮质激素、止痒洗剂等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3]。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是皮肤科常用皮质激素类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等皮肤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在治疗后易出现复发情况,因此需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措施[4]。复方甘草酸苷用于多种皮肤病治疗,其疗效确切。本研究将盆底生物反馈配合腹直肌分离电刺激应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湿疹诊疗指南(2011)》中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超过60岁;(3)在治疗前两周内未内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类药物。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患有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者;(3)精神障碍者。两组患者的年龄、年龄、病程、BMI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临床检查,确定湿疹病灶的类型、位置、程度等,对于已经出现渗液、糜烂者,可先行常规清创干预。对照组予以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01,规格:0.05%)治疗,取适量的乳膏涂抹在病灶处,并配合按揉方式促进皮肤吸收,但需控制力度,对已经出现破溃的病灶不可随意按揉;乳膏需完全覆盖病灶,并需超过病灶边缘,2次/d,乳膏涂抹后叮嘱患者不得随意碰触或搔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湖南明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06,规格25mg),50mg∕次3次∕d。

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其中临床症状如瘙痒等均消失,症状总积分下降>95%为痊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症状积分下降在61%~95%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总症状积分下降20%~60%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病情加重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瘙痒评分:采用欧洲特应性皮炎评分系统,其中无瘙痒为0分,偶尔瘙痒为1分,持续间断瘙痒,存在抓痕为2分,重度瘙痒影响睡眠为3分。免疫炎症指标: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4ml,于离心机中常规离心,取上清液,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水平,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粒细胞(EOS)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50

14

12

14

10

40(80.00)

观察组

50

21

16

12

2

48(96.00)

2

5.937

p

0.001

2.2两组瘙痒评分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瘙痒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瘙痒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0

2.29±0.36

1.63±0.29

观察组

50

2.31±0.38

1.12±0.18

t

0.196

8.712

p

0.753

0.000

2.3两组免疫炎症指标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的IL-17、IL-23、EO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免疫炎症指标的比较(x±s)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IL-17

205.49±20.83

148.79±15.16a

205.41±20.91

97.63±10.20ab

IL-23

236.01±24.08

177.91±18.05a

236.34±24.52

127.12±13.16ab

EOS

0.61±0.12

0.34±0.03a

0.67±0.15

0.25±0.01ab

注 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湿疹患者发病后免疫功能下降,老年患者因自身免疫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创面,需要药物治疗的介入,但也由于该病症存在反复感染的问题,会使得治疗周期相对较长,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5]。本研究将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应用于老年慢性湿疹患者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瘙痒评分、IL-17、IL-23、EO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可显著减轻瘙痒程度、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伟,王焕玲,韦艳芹.枸地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15):52-54.

[2]邵成明,陈婷婷,闫婷,等.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老年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03):294-297.

[3]郝利芳,赵立新,王鹏瑞,等.铺棉灸治疗慢性湿疹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1,41(9):1017-1020.

[4]罗方力.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8):42-43.

[5]李佳凤,吴凡伟,毛妮.渗湿和里汤内服结合外洗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5):113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