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重点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松材线虫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重点探寻

陈志勇

古蔺县国有林场,646500

摘要:松材线虫病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危险性森林病害,其还有着寄主范围广、种类多、传播途径多以及松树致死率高的特点。在松材线虫病爆发之后,不仅会影响到松树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我国相关林业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害的重视力度,通过综合防治技术手段将该病害所造成的危害进行有效控制,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松材线虫为害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松材线虫;为害特点;综合防治

松材线虫病也被称作是松树枯萎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1982年我国南京首次出现了松材线虫病之后,随后该病害不断蔓延,在我国18个省市均有一定的分布。在松材线虫病发生之后,会对我国的森林生态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林业的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重视力度,做好该类森林病害的综合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落实也有着积极意义。

1 松材线虫为害方式

松材线虫作为一种体型比较细小的线虫,其会直接钻入到松树的内部,对松树正常生长造成比较大的危害。松材线虫是无法直接传播的,其主要是通过松墨天牛来进行传播。松材线虫会通过天牛气孔进入到其呼吸系统中,相关研究发现,在1头松墨天牛身上最多可能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能够达到20万余头,在松墨天牛飞到健康松树上进食时,松材线虫会从伤口进入到树干或者树枝的内部,并且迅速进行繁殖。

在松树受到了松材线虫的为害之后,首先会对树木的木质组织细胞造成破坏,影响到树木主体中水分的正常输送,导致松树出现全株缺水的情况。此外松树在蒸腾作用下自身的松脂分泌功能减弱或者停止,针叶逐渐变黄之后在变红,在枯萎之后也会导致松树迅速死亡。除了松墨天牛之外,人为活动也是导致松材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比如疫木以及加工品的外运,均是诱发松材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

2 松材线虫为害特点

2.1 寄主范围广

   松材线虫病有着寄主范围广以及种类多的特点,其寄生树木主要是以松树为主,目前我国绝大数的松树植物均有可能受到该疾病的影响。此外松材线虫病不仅会在人工纯林的种植中出现,目前也呈现出朝着针阔混交林的趋势扩散。

2.2 繁殖速度快

松材线虫还有着法治速度比加快的特点,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一对线虫就可以在半个月左右繁殖20万条松材线虫左右,其繁殖速度非常快,在寄生到松树上之后会大量繁殖,对松树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

2.3 松树致死率高

目前一些林业人员还将松材线虫称作是松树的癌症与瘟疫,这主要是因为松树一旦感染了松材线虫病后,如果放任不管致死率甚至达到了100%,松树最快会在40天内完全枯死。对成片松树林而言,如果在感染松材线虫之后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理,在5年内整片松树林均会出现枯死的情况。

3 松材线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3.1 做好松墨天牛的防治

松墨天牛是导致松材线虫传播爆发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林业生产期间,还可以通过做好松墨天牛防治的方式,对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进行控制。目前在松墨天牛防治时,主要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或者物理防治等手段来进行。在化学防治方法中,可以通过在林区适当的释放松墨天牛的天敌,比如通过适当放养日本肿腿蜂或者花绒寄甲等方式,能够对松墨天牛的起到良好的杀灭效果。在物理防治方法中,可以根据松墨天牛成虫弱趋光性的特点,在每年5~8月的成虫活跃期间,在林间设置专用的黑光灯进行成虫的诱杀。该阶段也可以通过引诱松墨天牛定向产量的方式,对林间松墨天牛的数量进行控制。在每年冬季还要进行虫害木以及衰弱木的定期清理,减少松墨天牛的密度。在化学防治方法中,主要是通过化学农药的方式来进行防治。在松墨天牛大量繁殖之前,可以通过内吸性杀虫剂通过注射的方式注入到松树根部的周围土壤之中,药物可以选择乙伴磷、治线磷等等,对松墨天牛的基数进行控制。在松墨天牛的危害进一步加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喷洒绿色威雷或者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200倍液等方式,起到良好的化学防治效果。

3.2 做好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工作

在松树林区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林区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工作,在发现有传播苗头时及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松树林区正常生长所造成的影响。目前在松材线虫病的日常监测过程中,监测方法主要包含有专项调查与日常普查两部分的内容。专项调查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9~11月或者3~4月期间,要对林区内的松树数量与松材线虫发生面积等信息进行详细调查,为后续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在日常普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常态化的巡查手段,一般需要每隔2~3个月进行1次巡查,对松材线虫病的高危发生区域要适当的增加巡查频次,观察林区是否出现了松针变色或者枯死的情况,对出现了异常的松树要及时进行取样处理,鉴定是否出现了松材线虫病。只有做好了日常普查工作,才能够对松林资源的管理情况进行明确,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全面保护松林资源的安全。

3.3 培育抗病树种

在进行松材线虫的预防过程中,可以通过选育抗冲品种的方式,让松树品种对该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后期生长期间松材线虫的发生几率,在最大限度的保障松材线虫预防效果基础上,促进松树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松材线虫作为松树林区发展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松材线虫爆发之后不仅会导致林区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松树林区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对松材线虫的危害途径与特点进行明确,并且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措施的合理应用,将松材线虫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为松林要营造出安全可靠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赖青霞.贵港平天山林场松材线虫防治现状及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2023(8):39-41.

[2]董宝旭.松材线虫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23,46(16):73-75.

[3]何卫忠.九连山林场松材线虫为害与防治技术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7):4-6.

[4]崔玉果.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及措施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