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质测绘中GIS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新形势下地质测绘中GIS技术的应用分析

陈明军

510781199408283575邮编:610000

摘要:地质测绘中,将GIS技术与虚拟现实结合,可构建三维模型,帮助使用者获得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方面的感官感受,实现对事物的精准判断与分析。诸如,在测绘中对位置进行实体定位,可实现对测绘实际位置情况的数据空间转换,帮助工作人员对获得的信息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决策者决策提供依据。正是由于所有数据都是实景数据,一些危险地区的实地数据也可被采集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者的操作难度。

关键词:新形势;地质测绘中;GIS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P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GI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其能够有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地质测绘源管理,为地质测绘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GIS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取准确的地质测绘数据,科学处理图形图像,以便于全面监测我国地质测绘的实际情况,为测绘准确性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徒弟利用率。

1GIS技术应用优势

GIS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保证所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应用GIS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地理状态数据,这些数据的精确度得以提升,而且有着一定的时效性,这有利于提高空间信息处理水平,确保信息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利用GIS技术可有效关联信息系统和空间数据,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空间模型,没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实时共享。可将所采集的数据统一整合,进行科学分析,以便于挖掘出数据信息中的价值;二是具有结构可视化的优势。GIS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相关人员利用用户界面来处理视图,方便技术人员对水资源的管控,同时还可为水资源管控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报表的形式来呈现所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模拟,把各项参数直观呈现出来,为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2];三是有利于降低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成本。相较于传统的水文水资源勘查工作来说,基于GIS技术的水文水资源勘查无需过多的设备支持,消耗的工作成本更低一些,其可以通过已经采集的数据信息来构建水文地形模型,然后根据分析方程式来整理相关数据,不需要太多的人才成本,能够取得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2新形势下地质测绘中GIS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数据处理与收集

地质测绘中,往往需要对测量对象实施离散和抽象操作。若是应用GIS技术,不仅能够对栅格单元中的数据进行网格宽度数据分辨率高度确定,更能够按照几何图形中的线条以及点和面等分辨出具体的对象。相比较于其他的技术而言,GIS技术可实现空间数据与其他附加数据的融合,实现对非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且确保数字信息的准确识别。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信息与全球定位系统的融合,意味着对位置坐标的合理确定,这样才能够将数据有效传递到信息系统中,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全面收集。在数据收集之后,GIS技术还能在短时间对数据进行筛选和转化处理,让所需的数据串联在一起,避免出现数据错位或者不同程度上的空白,帮助测绘工作人员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并将其交由对应的技术人员开展下一步工作。

2.2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十分重要,其关系着水资源保护、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效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保障地下水资源勘查质量,则应当充分发挥GIS技术的作用。地下水资源勘查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含水层的地质结构、边界、导水性等,同时还需要明确各个含水层之间的水利联系。通过应用GIS技术,可以采地表水资源的相关信息,了解其分布情况,知晓地下水的埋深,这更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细化模型,科学分析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和规律,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可进一步规范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而且在进行水资源勘查的时候应用GIS技术,有利于创建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全面采集地下水动态资料,掌握地下水的实际开采状况,同时还可以收集水文地质基础资料,这有利于可视化信息检索和查询,科学预测地下水动态发展,发挥空间辅助决策作用,以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效益。

2.3优化地质测绘过程

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应用GIS,可以给测绘人员提供精准且系统的数据服务,便于测绘人员深度理解和运用测绘数据,从而能够降低无效数据的干扰,显著提高地质工程建设水平。同时,在现代科技发展支持下,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更加智能化,且在工作模式方面实现了多样化操作,使其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更加便捷化,为地质工程测量提质增效赋能。与此同时,与遥感技术的结合使用,能够发挥出遥感技术中的远距离通信功能作用,实现对测量对象的精准定位与测量,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准度,满足当前地质工程测量对数据的高精度要求。在地质工程测量中,GIS技术还可以在控制网优化设计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在实践中,有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步骤是将观测参数输入信息系统中,随后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图形数据的获取操作,目的在于明确各点的误差精度,在此过程中,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旨在对方案进行深度优化,获得最优化的地质工程测量控制网设计方案。不仅如此,在地质工程测绘工作中应用GIS技术,有关人员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录入外业测量数据,并在系统绘图功能的支持下,自动完成工程地质图的绘制工作,同时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上展示观测区的地质信息。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要想获得可视化的三维数据,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三维模型的建模,据此以可视化方式来呈现地质工程测量数据。除此之外,在地质工程数据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归类整合处理,从而能够在显著提高测绘数据处理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数据误差,进而能够显著提高测绘工作质量。

2.4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要点数

字化测绘技术作为综合性高的技术,应用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可以打破传统测量工作面临的时空困境,显著提高地质工程测量效率的同时,降低外业测量的人工成本。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对测绘数据进行数字化信息处理,并创建有关测绘区域的三维数据模型。这样一来,测绘人员可以在模型支持下,可视化获取具体的测绘数据,这样能够帮助测绘人员及时掌握测量区域的具体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便于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与此同时,相比传统测绘纸质资料而言,数字化地形图具有可编辑的功能优势,在实际使用中,既可以远程调用,又可以在线编辑,为其动态更新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支持,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测绘数据的时效性和全面性。正因如此,在实际测绘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展现出诸多效能和优势,如高精度、智能化、存储便捷化等,为其在地质工程测量中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应用的价值意义显著,可减轻测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压力,保证测绘成果的精度与准度等。为此,有关测绘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时了解测绘新技术优势及应用要点,如GP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摄影和遥感测量技术的应用等,以便充分发挥测绘新技术的优势作用,高质、高效地完成地质测量工作,以推动我国地质工程建设进一步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民.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30):250-251.

[2]冯明洁.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21(9):134-135,138.

[3]李延冉,曹涛.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8):216-217.

[4]毛院林,张明.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0,40(3):106,108.